第一百零二章 卜卦
作者:晶蓝玉坠      更新:2022-05-25 05:53      字数:2978
  (求推荐,求收藏)

  翎羽镇,位于燕国南部,是临海重镇,南邻临海山,三条官道,分别通向燕国各地,交通便利,加上环境优美,宁静,远离战乱,倒是引得许多商人来往,以及官富人家居住。

  孟尚,是一个书生,说他好吧,早年父母死亡,好在临死之前,他与刘知府千金倒是有一桩婚约,刘知府算是一个守信之人,并没有因为其父母死亡,而将婚约摒弃。

  说他不好吧,年纪轻轻却是满腹经纶,十三岁,便有秀才之称,堪称神童,而刘知府千金却是有倾国倾城之姿,由此,孟尚走在路上,难免会被一些嫉妒其运气的富家少爷拦住,少不了让他丢丢人。

  好在刘知府千金却是不好文好武,对孟尚也是颇为欣赏,也只是颇为欣赏,当孟尚被欺负之时,少不了帮他出出气。

  这一日,孟尚在花园亭台之中,手握书本,专心致志看书,身后一个侍女,约有十三四岁,不时帮孟尚倒杯茶水,这个侍女虽然算不上倾国倾城,也算是小家碧玉,站在孟尚身后,见孟尚专心看书,丝毫没有和她说话,不由心中有点小脾气。

  这不,孟尚饮下一杯茶水之后,隔了很长时间,当再次举起茶水,放到嘴边之时,发现茶碗之中是空的。而看到孟尚吃瘪,他身后侍女宛若银铃一般咯咯一笑。

  “小秋,你又胡闹”,孟尚无奈感叹一声,自从八岁父亲病死之后,他住入刘府之中已然有五年了,这五年之中,这种事情已然发生不只只一次。

  “姑爷,你说小姐到底是什么意思,平日对你不理不睬,但是当你受欺负之时,又帮你”小秋刻意将话题转移,每当这个时候,这一招百试不爽,而提起他们家小姐,孟尚自然而然陷入感伤之中。

  果然如此,孟尚仰头感慨一声,道:“唉,刘小姐想法,孟某却是猜不透,想不透,百无一用是书生,古人诚不欺我,连人浅浅想法都猜不透,也就只能看看书,写写字罢了”。

  而趁着孟尚忧伤之际,小秋急忙将茶水倒上,孟尚习惯性端起茶水,轻轻抿上一口,拿起书本继续刚刚看到位置,向下看去。

  “姑爷,听说城外有古墓出现,大量武林人士前往古墓寻宝,你说小姐会不会心动?”小秋显然不想让孟尚接着把书看下去,没等孟尚注意力集中之时,急忙问道。

  “以刘小姐性格,定然会对此感兴趣,不过,她不会去”。孟尚知道今日这书是看不下去了,干脆将书放在面前石桌上,将目光落在庭外郁郁青青各式各样花朵,树木,小草之上。

  “这是为何?”

  “因为刘叔不同意”。孟尚站起身子,年少脸上,有着十三岁少年没有的成熟,或许是家庭原因,他双目之间,常常带着忧愁,“刘小姐,既然来了,就不必躲着了”。

  小秋被孟尚这一句话吓到了,他家小姐竟然在这里,果然当孟尚话语一落,她便从一方墙角中走出,吸引孟尚与小秋注意力。

  刘知府之女,刘箐传闻是翎羽镇第一美少女,年纪轻轻,却有个众多男子难以转移目光美貌,她一身粉红衣衫,将正在发育之中,幼嫩身躯包裹严严实实,仿佛落在人间仙女一般,脸上带着委屈神色,双眼红红显然是刚刚哭过。

  “我爹让你马上去他书房,说是有事要交代”,刘箐话语之中没有任何情感,话语说完,都没有真正看孟尚一眼,话语说完,转身便离开,没有任何停留。

  孟尚感慨一声,他拿起桌上没有看完的书,感慨一句,道:“刘叔有事,我先过去,你若是没事,便回去休息吧”。

  “哦”小秋小声嘀咕一声,也不知是不是让孟尚听到,转身离开。

  望着小秋逐渐离开的倩影,孟尚摇摇头,直接前往刘知府书房之中。

  刘知府焦急的在书房之中踱步,走来走去,满面愁容,如今古墓出世,翎羽镇之中多出众多武林人士,所谓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由此,翎羽镇这几日乱成一团。

  乍一看,这里不仅仅只有刘知府一人,在一旁客座之上,还坐着一道人,身穿破旧道袍,面色红润,却长着白发白须,一只手不断捋着胡须,另一只手拄着手中招牌旗子,“卜卦”。

  刘知府停下脚步,望着这个卜卦老道士,问道:“道长,你定要解我翎羽之威,事后必然百两银子拱手奉上”。刘知府仍然记得,刚刚在书房之中处理大量武林人士在翎羽镇之中所犯之事。

  而这个穿着破旧道袍老道士,悄无声息出现在房间之中,当刘知府发现这个道人之时,心中大惊,但是他并没有将侍卫叫入书房之中,既然此人能悄然出现,那么他的那些侍卫,就算来到此地,也毫无作用。

  “这位道长,不知来我刘某书房可有何事?”尽管刘知府心中已经极为惊恐,但是面色却是丝毫不便,仿佛与普通人交流一般。

  “老道来此,不过是想要告知刘大人,此次北陵之上,宁南王古墓出世,将是翎羽镇一场灾难,若是不加处理,三日之后,翎羽镇必然沦为地狱”,老道侃侃而谈,本来极为严重一事,却是在他话语之中,却是一件极为平常之事。

  听闻老道之言,平常之人定然认为此人来此地是为骗钱,但是此人出场方式极为诡异,倒是让刘知府不由信了三分,他面色突变,眉头紧锁,“不知道长有何法,解我翎羽镇之难?”

  “不急不急,刘大人,不如先让老道帮令千金与孟神童卜上一卦”,老道仿佛是在随意一说,开开玩笑。但是刘知府知道,若是想要解开翎羽镇之难,估计就在刘箐与孟尚身上,急忙走出书房,让门口看守侍卫,将孟尚与刘箐找来。

  于是乎,便出现先前一幕。

  时间回来,老道哈哈一笑,高深莫测道:“解翎羽之危着,非老道也”。

  “啊!道长此言何意?”听闻老道之言,刘知府顿时心中乱成一团,非他,那么会是谁?

  “天机不可泄露”老道摇摇头,没有回答,而在此事,刘箐走进书房之中,看到客座之上坐着一个老道,略作惊异,便坐在一旁座位之上,一言不发。

  没有过多久,孟尚缓步踏入书房之中,看到客座之上的道士,便知道,他与刘箐二人来到此地,定然与其有关,“刘叔,不知找小侄而来,所谓何事”。孟尚拱手一拜。

  刘知府看了一眼一旁睁眼打量孟尚与刘箐的老道,道:“道长,小女与小侄已经到了,不知如何占卜”。

  刘知府一言,孟尚与刘箐二人将目光转移在客座的老道身上。

  老道站起身,手掌一翻,二只毛笔,二张白纸凭空出现在众人面前,不管他们惊异眼神,便说道:“孟公子,刘小姐,麻烦二人在这两张白纸之上写下你们想要写之字”。话语一落,毛笔与白纸飘然飞到孟尚与刘箐面前。白纸与毛笔静悄悄浮在二人面前。

  二人对视一眼,皆能看到对方眼中惊异之色,不由对老道非凡人身份确信一分,两个人拿起手中毛笔,在白纸之上写下一字。

  笔落,他们手中毛笔凭空消失,白纸也缓缓飘回老道手中。

  刘知府伸头望去,竟然发现白纸之上一字没写,不对,刚刚明明看到他们二人将写下字迹,这是怎么回事,刘知府在心中暗自询问。

  古怪的是,孟尚与刘箐二人凭心将自己想写之字写在白纸之上,事后竟然忘记自己写了什么,不断回忆,白纸之上自己到底写了什么。

  老道对着白纸点点头,哈哈一笑,道:“孟神童不亏有秀才之名,此字好,谨记,此日,你必有改变命运之事发生,刘小姐,你亦是如此,若是你二人能把握机会,定然解翎羽之危,切记,天权之命,开阳之气,双曲天星也好,算是我给那人一件礼物吧”。前面一句是对孟尚与刘箐说,但是最后一句,仿佛是在自言自语一般。

  “报,风落山羽上仙前来拜访”。一名侍卫急急忙忙冲进书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