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拐弯抹角的骂人
作者:大辣椒      更新:2022-05-25 04:32      字数:2911
  肤施城内只有不到三万守军,守将在看到晋军那一刻起,就已经告危了,立即派人去平阳求援。

  守将也不知道,在晋军的箭雨加炮石之中,能守到几时。

  能不能撑到援军来。

  李信也知道,他这边一开打,赵魏韩三国马上会反应过来,一点不敢拖沓,但又不想让部下用命堆。

  当即下令!

  “停止攻击,准备火器,该用火攻!”

  战斗停息了一小会,换而之,晋军开始使用火箭,投石机开始投放浸油的实木。

  肤施守城将士顿时苦不堪言,城内四处失火,扑都扑不灭,反倒火势越来越大。

  李信见时机成熟,城墙上大半守军都自顾不暇了,便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围住北门和南门,放开东面,强攻西城,最简单的围二打一放一战法。

  不到半日。

  肤施城破,守将带着残部从东门灰溜溜的跑掉,自此,晋军占据了肤施,踏出了东出的第一步!

  此刻!

  赵魏韩三国联军已经集结在汉中,因为路途遥远,他们未能第一时间得知李信的动向,按照原计划,他们朝着剑阁进军!

  反倒是三国之都城,先一步收到了消息。

  “什么,李信在打肤施!”大魏王惊叫一声,从桌椅上起身,来到地图旁。

  找到了肤施的位置,处于长安之北,虽然距离有数百里,但中间就只隔着铜川。

  铜川距离长安那就近了,不到一百里!

  渭水陈仓在长安的西面。

  完全两个方向!

  “快传公子非!”大魏王吼声道,这个家伙出的好主意,现在李信出现在了长安北方。

  他若不给一个完整的解释,砍他的头!

  赵国!

  赵王听闻肤施失守,也是一脸的震惊,真被司马言说中了,晋国真不按套路出牌。

  晋国怎么会想着去攻打韩国的!

  想不通!

  “快传司马言!”赵王下令道。

  韩国,平阳。

  韩王得知肤施失守,脸色变得煞白,连忙询问李信的动静,得知李信没有继续东进,他才稍微松了口气。

  但是,迟早李信会来的。

  “立即召回我韩国军队,向晋国乞和,只要我平阳不丢,只要我韩国还在,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

  “快去!”

  此刻的蜀地。

  西楚已经开始攻打庆州,不过攻势并不猛烈,像是在试探庆州的守军力量,同时也是等着剑阁这边的反应。

  白湘也就不慌不忙,西楚来打,他就守一下,西楚一走,他就修固城墙。

  城墙是一天比一天高。

  当日黄昏之时。

  余晖照耀着空旷的剑阁小镇,落叶随处飘飞,偶有一些惊鸟飞过。

  大地一片凄凉!

  沿着剑阁小镇中间的小路,向上延伸,是空无一人的剑门学堂,学堂后有一座剑山。

  剑山再往北数里,有一个谷口,则是进入剑阁的唯一入口,也是剑阁之谷的起点,全长二十余里,整个地形像极了一种乐器,倒着的葫芦丝!

  前端一个口,然后两边宽,中间乃至后面都窄。

  “来了!”

  君桐站在剑山之上,眺望着北方,赵魏韩三国之联军,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视线之中。

  他顿时捏紧了拳头,额头上也出现细密的汗水。

  无人知之境不能参与国战,这是牛大力定下的规矩,他不能违背。

  剑山之上还有两个人,一个是牛大力,另人则是玄天缺。

  玄天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景象,宗师境的实力原本让他信心满满。

  此刻,忽然明白了人力之渺小。

  这能守的住吗?

  轰隆!

  三国联军于谷口前方两百米处停下,领头的乃是魏国的信阳君,是一位快七十的老将。

  经历过无数大战小战,最终被封侯!

  信阳君看着前方,逐渐皱着眉头,蜀地未免也太托大了,竟然只让十个人镇守谷口!

  怕是痴人说梦!

  这十人正是牛大力座下,除了君桐之外的所有的学生。

  未见后方有烟尘,那也就是说,连后备军都没有。

  信阳君最终把目光落在姜平身上,他看过姜平的画像,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个搅动天下的风云暴君,他早就想见识一番。

  一挥手。

  传令官催马上前,到谷口三十米外。

  “对面的可是晋国废帝君姜逸风,我家主公信阳君,邀姜先生饮酒,阁下可敢奉陪?”

  喝酒?

  都什么时候,两军对垒,竟然还有闲情雅致喝酒,姜平向前看去,他们还真在中间摆上了一张小几。

  这些老前辈就是好这一口,还没忘记过去的记忆,他们这什么君的,别看现在老了,年轻的时候,那个个都是玉面小伙,出身非富即贵,并有名师辅导。

  那个时候,衡量一个人才华,首先就是看礼教学的怎么样,君子六艺,其中礼排在首位。

  打仗如同儿戏!

  他们所谓胜,就是单纯的表象胜利。

  就像小孩子打架,把对方的后背按在地上,就算是赢了,对方也不能再还手。

  他们并不追求要造成多大的伤亡,歼敌多少。

  现在的人渐渐清醒过来了,要想赢,就得打破常规,行常人不能想,才能打胜仗!

  倒在地上,亦可捡起一块石头,砸对方脑门上!

  故而诞生一句话,兵者,诡道也!

  如今,姜平这一方势弱,巴不得对方讲规矩,既然酒桌都摆好了,他有什么不敢的。

  姜平刚踏出一步,发现衣袖被人拽着,回头看一眼,轩辕千千一脸紧张的看着他,不想让他去,毕竟这个天下想要杀他的人太多了。

  万一这是一个阴谋,他们不一定能及时营救,也不能营救,否则,谷口将无人镇守。

  姜平抬头摸了摸她的头顶,笑着说道:“放心吧,我有分寸,人家信阳君也不想自己行将就木前,给人生留下污点。”

  轩辕千千才缓缓松开了手。

  姜平带刀单骑走出。

  另一边,信阳君也下马,整顿衣裳,腰上悬着一柄镶玉的配剑,单手扶着,身穿红黑色的官服,带着一顶高帽,留有两条流苏,脚上是厚底翘尖的布靴,阴面而来。

  酒桌置于正中间,信阳君坐东,姜平坐西。

  “请!”

  两人同时扬手,然后一同落座,一名随军的侍从,立即过来斟酒。

  姜平把刀靠在桌子上,转头看向信阳君,笑道:“你请我来,不是单纯的只为喝酒吧?”

  信阳君抬起双手捧起酒觞,微微拱手,“请!”

  真麻烦!

  姜平也只好端起酒杯,先陪他喝了一个。

  放下酒杯之后。

  “姜先生乃是齐人,入晋为帝君,废君之后,君入蜀地,于剑门求学,拜师牛大力。”信阳君开始娓娓道来,语速非常慢。

  姜平是齐人这并非是什么秘密,毕竟天下唯一的女帝招君,还是引人注目的。

  但是没有几个人知道姜平原本是先齐的皇子,和东齐皇帝姜小白,乃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信阳君也不知道。

  姜平不明白了,他说这些干嘛?

  “姜先生入蜀,以是一介庶民,剑门不弃先生之恶名,收入学堂,此非恩又为何?牛大力又收姜先生为十一先生,教学武术,此应是大恩!”

  信阳君依旧用他那不紧不慢的语气,继续说了下去,忽然语气一变。

  有几分严厉。

  “然姜先生不知恩图报,反催动蜀国内战,死伤无数,再又窃取益州,此行对的起天地良心呼!”

  噗呲!

  姜平实在没忍住,噗呲一声笑了,搞了半天,他是在拐弯抹角的骂人。

  他这突然发笑,更是让信阳君吹胡子瞪眼,暗怪这厮好不知礼数,形如流氓!

  便是之乎者也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