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论战
作者:大辣椒      更新:2022-05-25 04:32      字数:3035
  东方诸侯列国中,蜀地归顺晋国的消息已经传开了,各方听闻后,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

  再调查一番,知道具体细节后,更是瞠目结舌!

  实际上,他们早就知道姜平在蜀国搅动风云,只是他们并没有太在意。

  毕竟,谁敢想他不费吹飞之力,就真的把益州给收了。

  这太过于突然。

  各国朝廷都开了紧急会议。

  东齐和燕国以及金国距离太远,就不说了。

  赵国。

  司马言都有点懵逼,没有转过神来,复盘了几次之后,才稍微弄懂了姜平布局之意。

  “此人真乃妖孽!”

  司马言忽然在心里发问,如果是他来做这件事,会有几成的把握?

  恐怕不到三成。

  姜平却是十成,因为这已经是定局了!

  不!

  还来得及!

  “司马先生,以为如何?”赵王反问道。

  司马言猛的回过神来,刚刚赵王和堂下臣子说什么,他根本就没有注意。

  哪里知道如何?

  “陛下,臣以为,决不能让益州落入晋国手里,我们必须要阻止!”司马言捏着拳头说道。

  完美的含糊了过去!

  赵王深以为意的点头,便道:“寡人欲与魏楚联合,共同讨伐益州,而后瓜分,司马先生以为如何?”

  司马言想了想,摇头,“不妥!”

  “道来。”赵王扬手。

  司马言看了看四周,说道:“臣此言只能说与陛下一人听,此事将或改写赵国国运。”

  堂下的众位大臣纷纷皱眉,这个司马言是越来越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了。

  可是他们能有什么办法,赵王就听司马言的,像是中了妖术一样。

  负责的说,帝辛都没有这么听妲己的话。

  赵王便是一挥手,“散朝,司马先生请随寡人来。”

  二人来到御书房。

  “司马先生,有何话不能在诸位爱卿面前说?这里没有外人,请只管道来。”

  司马言整理了一下思绪,便开始说道:“陛下,益州与我赵国不接壤,得之无益,反倒便宜了魏楚,三家分蜀,于赵而言就不划算。”

  赵王深以为意的点头,也知道司马言肯定已经有了注意,便道:“继续,寡人听着。”

  司马言一拱手,继续说了下去,“但我们不得不伐,若不伐蜀,蜀国就会落在晋国手中,届时,晋国将一家独大。”

  赵王皱起了眉头,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他没有打断司马言,继续静听。

  “臣查阅过先齐攻蜀的宗卷,当年先齐之所以未能拿下蜀国,是因为蜀人团结一心,也是因为蜀地易守难攻,关口重重。”

  “三家伐蜀,唯有两路可走,东南之庆州是一个缺口,东北之广元是一个缺口。”

  “臣猜测,西楚必定走庆州,魏国占据汉中,本就是一块跳板,定然走广元。”

  “而三家联合若成,我们一定也是走广元,那就必须经过一个地方,便是剑阁,此乃入蜀之门户。”

  “剑阁有剑门学堂,牛大力座下十一弟子,个个都是良才,除了二先生君桐已经突破了无人知之境,不能参与国战,其余十人必定会死守剑阁。”

  “而蜀将白湘也非是泛泛之辈,他早先年就经历过护国之战,此时晋国封他做了征南大将军,必定会在武器辎重方面,给予他充足的补充。”

  “难攻,实在难攻!”

  赵王过去也是带兵打仗的将领,这些一听他就能明白,眼前已经浮现起了尸山血海之景。

  恐怕要比上次先齐伐蜀还惨裂,怕又是一场戈壁之战!

  他心里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最为关键的一点!”司马言继续说了下去,“蜀地已经是入了晋口之肉,晋国绝对不会坐视我们三家攻蜀!”

  “那么晋国会如何?”

  赵王发愣,这个确实不能忽略,晋国会怎么办,当然是出兵,可是晋国和蜀地不通,要借道吐鲁番。

  吐鲁番借不借暂时不说,这个战线也拉的太长了,晋国也怕赵魏会攻打河东或者戈壁。

  不可能把大军调离晋国太远。

  那么,站在晋国的立场上,最有效也是最有利的方式便是。

  “围魏救蜀!”

  为什么不是围赵?因为赵国的地域比较广,赵国的都城邯郸更是距离晋国有千里之遥。

  长安却距离晋国很近。

  相对而言,魏国也好打一些。

  啪!

  司马言一合掌,“这便是改变赵国国运的机会!”

  赵王完全没懂,“司马先生可否明说。”

  “陛下,如果晋国兵出河东,直袭长安,这时候我们一把占据汉中,不让魏国的军队回去,魏国岂能不求我们?”

  “届时,我们要什么,魏国就得给什么,否则,魏国将要亡国之险!”

  司马言阴笑着,这叫做上屋抽梯!

  赵王心中有所悸动,也有所犹豫,此计虽好,但太过于恶毒,无异于在魏国背后捅刀子。

  “司马先生,这岂不会破坏赵魏之盟,届时若是我赵国有难,魏国定会借机报复,寡人怕唇亡齿寒啊!”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有舍才有得。

  司马言却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陛下,当今之天下,唯有弃规才可王天下!”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国家更是如是!

  “让寡人再想想。”赵王来回踱步,过了许久。

  “寡人以为司马先生此次心太急,寡人以为,还有别的办法,寡人可以把蜀地得来之地换与魏国,以一里换一里,换接攮赵之地,魏国应该会欣然答应。”

  “如此,寡人 还可与魏共御晋军,继续赵魏之盟,抗击暴晋。”

  “若是如此行不通,寡人再按先生之计!”

  既然赵王有了主意,司马言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他还是认为他的毒计,收获更丰富一些。

  姜平也不是频频出毒计么!

  魏国。

  大魏王抬起头上,举起两封书信,对下面的臣子说道:“赵国与西楚均给本王递了书信,欲联合本王伐蜀,诸位有何意见?”

  “臣以为可行,但要小心赵国背后捅刀。”

  “除此之外,还得防御晋国。”

  “臣以为,不打的好,我们占据汉中,此乃蜀地通往外界的必经之道,蜀地之军威胁不到我魏国。”

  “蜀地虽然威胁不到魏国,那晋国也不行吗?难道还要坐视晋国强大?臣以为要打!”

  “那如何防御赵国,如何防御晋国,如何防御东齐,如何防御西楚?”

  ……

  魏国被夹在中间,几乎和所有的国家都接攮,他们才是最难受的。

  要小心这个,又得小心那个。

  争论了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

  “赵国说,如果能攻下蜀地,愿意与本王换地,并且,赵王承若会和魏国一起抵御晋国。”大魏王这时吐出一个消息。

  无从分辨真假。

  “这是赵国的虚言,是想让大王放松对赵国的警惕,大王千万信不得。”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大多数人都认为,赵国绝对不会这么好心。

  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上。

  堂下走出一个年轻男子。

  “启禀魏王,臣以为赵王此言可信,不对,就算赵王不做承若,他也只能这么做。”

  “为何?”大魏王不解的问道。

  “因为唇亡齿寒之理!”年轻人继续说道,“臣敢担保,三家联合也无法短时间内攻下蜀地,甚至会兵败。”

  “届时,赵国乃至天下都会重新看到晋国的实力,自然会心生恐惧。”

  “赵国定然也会知道,若是我魏国倒下了,赵国在北方将再没有盟友,赵国将三面受制于晋,赵王绝对不会容许这样的事发生!”

  这话让一些人跟着点头附和,确实有几分道理,赵和魏原本是一家,现在真被晋国逼成一家了。

  “既晋国此番强盛,蜀地易守难攻,倒不如不打了。”有人又言咸鱼之语。

  年轻人摆头,“不可不打,若是不打,天下人不知道晋国之强,则无法组织起第二次举世伐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