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诗里有话
作者:在下老褚      更新:2022-05-24 09:44      字数:2206
  “哪里的话,长孙大人能够在短短的片刻内将一首诗写得这般的漂亮,实在是难能可贵!”

  “是啊,是啊,长孙大人的这篇诗,写出了一股子飘逸灵动,不羁傲骨的韵味,实在是不简单啊!”

  “长孙大人不愧是我长安城里最优秀的才子,果然是名不虚传!”

  “这首诗写的太好了!长孙大人的这幅字写的真好!”

  群臣一个个跟着李世民对着长孙无忌赞叹说道。

  “呵呵,各位谬赞了,各位谬赞了!”

  听到大家的赞誉之后,长孙无忌谦虚的说道。

  他的谦虚,让大家越发的肯定了他的才华。

  李世民看着大家夸赞长孙无忌,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最为疼爱长孙皇后,自然对自己的大舅哥也是情有独钟。

  看大伙儿捧长孙无忌,李世民非常的开心,也觉得这首诗真的非常棒!

  “来人,给长孙大人斟上酒。”

  “谢陛下隆恩!”

  现场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很多文官纷纷站起身开始吟诗作对助兴。

  李世民看着现场的这些文官,心里非常开心,不禁感慨,有文官在的地方才能够体现出一个王朝的昌盛!

  长孙无忌在文坛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他的诗一经吟唱,立马被很多读者认同。

  而现在一些官员的吟唱也掀起一阵子掌声和叫好声。

  这时候,长孙无忌端着酒杯站起来,向着李世民躬身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

  “众位大人,在下还记得秦琼大人曾经说过,在场很多文官武将与李风云交往甚密,曾经李风云国师也多次吟诗,今天莫不如借此场景作诗一首,不知道李风云大人觉得可好?”

  长孙无忌看着李风云问道。

  现场的文武百官闻言,全部转头向着李风云望去。

  现场很多人对李风云都很熟悉,也都知道李风云非常有才华,文武双全。

  今天这个场合大家也明白,长孙无忌也是对李风云略有不服,所以大家也都纷纷看向李风云。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之下,李风云淡淡一笑,从座位上站起轻轻说道。

  “既然长孙大人有意,那么在下有几首诗要吟唱,请诸位评价一番。”

  “哈哈哈,好,既然李国师有兴致,在下也非常愿意奉陪,不知道李国师有没有诗歌?”

  长孙无忌爽朗的笑了笑说道。

  “在下有一首《长安歌》要赠送给皇帝陛下。”

  李风云淡淡一笑,然后开口说道。

  “哦?李风云国师竟然送给朕,不知道是什么诗,快快吟来!”

  李世民闻言,非常感兴趣的问道。

  “皇帝驾临国师筵,天颜问劳思绵绵。

  大唐皇后同茶饭,宴罢归来月满天。”

  李风云开口吟唱道。

  长孙无忌这番话一出口,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世民更是惊讶的睁大了眼睛,眼珠子差点掉在桌子上。

  这些诗句,他从来没有听说过。

  李世民没想到,李风云的才华竟然这么高超,竟然创作了这么优秀的诗篇。

  李世民的眼睛里面闪烁着光芒,这马屁拍的,呱呱响!

  这首《长安歌》可谓是一首旷古烁今的绝世美妙佳作,而且诗中的意境更是让人有着一种飘然若仙的感觉,不禁让大家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听到这首诗,大殿之上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长孙无忌的眼神之中闪烁过一丝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但是很快便恢复了正常。

  毕竟这是李风云的拍马李世民之作,自己根本比不了。

  长孙无忌看了看大殿中央的李风云,再次拱手说道:“果然是好诗!长孙无忌在此敬国师一杯!”

  “呵呵,好说,好说!”

  李风云微笑着喝掉杯中的美酒,对着长孙无忌拱了拱手说道。

  “李国师不仅文武双全,还有一手妙诗,实在是让我大唐文学界的翘楚汗颜啊!”

  “李国师,你刚才吟唱这首《长安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一首诗,不知道能否献丑?”

  “哦?不知道阁下是谁?”

  李风云看看来人竟然有些眼生,随即问了一句。

  “在下乃是大理寺少卿张显,不知道国师大人可曾听过?”

  听到大理寺三个字,李风云眉头不禁皱了起来。

  因为他还想着自己家里奸细的事儿,现在还在大理寺调查没个着落。

  现在大理寺少卿就在现场,不得不让李风云关注。

  “呵呵,张大人,请赐教。”

  李风云笑着对张显说道。

  “呵呵,李国师不必拘谨,我不过就是随口吟唱一首而已。”

  说完之后,张显拿起桌子上面的一支笔,蘸了蘸墨水,开始挥毫泼墨。

  “高丽歌,百济词,浪花淘尽朱家人。”

  “古来征战几度夕阳红,壮志凌云似剑走偏锋。”

  “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世间万般皆空,唯有豪杰府中留。”

  张显的这一首长安歌写的非常好,不禁让李世民、长孙无忌等人鼓掌叫好,就连李风云也不禁点头称赞。

  不过李风云的眼眸之中却充满了疑惑。

  因为这首诗好像很奇怪。

  李风云感觉里面好像隐藏了国师府奸细的关键信息!

  李风云的脑海里不停的搜寻着有关于这首诗的信息。

  电光火石只见,他突然想起来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李风云恍然大悟的嘟哝道。

  原来答案都在这首诗的第一句里面。

  高丽、百济,这两地是李世民和李风云的死敌!

  更是大唐的敌对国。

  而这首歌里面就透露着奸细的身份。

  想通了这一点,李风云顿时明白为何刚刚张显会吟诵这首诗了。

  这首诗里面明示的奸细,正是世家朱家的人!

  里面的意思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

  所谓的奸细一定是朱家派来的,而他的背后有北方高句丽和百济两个国家的阴谋支持!

  张显在大殿之上,吟诵完了这首词之后,李世民也没有表态。

  所有大臣们都在议论纷纷,大家的心思也各异。

  他们也都听出来这首词里面可能有故事。

  张显的这首词很明显的表达出一个意思,那就是毒杀李风云家人,是高丽和百济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