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坐井观天
作者:在下老褚      更新:2022-05-24 09:23      字数:2168
  房谋,杜断,确实是不假,这两人现在还年轻,但是他们的计谋和论断却是极其老辣。

  对于大唐之中的民生民情很是了解,这是李风云的短板。

  他毕竟不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人,对于这里的一切事物都停留在客观的判断上。

  并没有实际的了解,所以他们两的存在帮着李风云解决了很多他无法解决的事情。

  也纠正了他的一些错误的判断,而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则是被李风云的教学质量吓了一跳。

  短短的半个月,他们手中就有很多那些学生收集上来的情报。

  甚至连李风云说的那些什么出生率,死亡率都算了出来。

  “啧啧,流苏在算术一道还真的精通啊!连带着这些孩子都有着不错的造诣。”

  房玄龄不由得称赞,要知道想要处理如此之多的数据,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是搞不定的。

  可是没想到李风云教出来的学生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就算出来了。

  “只是,算术毕竟是小道尔,还是治国之道比较实际一些。”

  杜如晦也觉得不错,可是深受儒家思想的他依旧觉得算术并不是最好的东西。

  “小道?呵,老杜,本来我还以为你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明,脑子比较聪明的人。”

  “没想到竟然也会有如此蠢笨如猪的时候。”

  李风云很不客气地直接开喷了,来到这个时代以后他才知道儒家是相对于人们的毒害究竟有多么厉害。

  “为什么这么说?小子,你今天不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老夫跟你没完。”

  杜如晦的嘴角狠狠地抽搐,看了一眼憋笑的房玄龄,很不爽地怼了回去。

  “说你蠢你还不服气,不说别的,这是什么?”

  李风云拿起手中的资料在杜如晦面前抖了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看着。

  “数术的运用可以说是千姿百态,不说别的,就单单是这一次人口普查,没有数术,你能做出来?”

  “还有,数术不是你们拿起来当成独家秘方藏着掖着的,他是需要研究的。”

  “小到我们的日常小事,大道丈量山川湖海,精细的甚至可以到纤维世界,甚至可以算古今,通未来。”

  “独尊儒术的思想把你们给毒傻了吧?连这都想不到,还说小道,愚蠢至极!”

  别说房玄龄和杜如晦了,就算是整个政事堂的人都被李风云的言论惊呆了。

  “这,你说的是不是太绝对了?”

  杜如晦还是有些不服气,只是语气却弱了很多。

  “绝对?不不,一点儿都不,不信你们自己个儿回味一下,是不是你们每一天睁开眼睛都需要用到数术这个门学科?”

  “不要立刻回答我,我不喜欢也没时间可以跟你们犟,你们自己好好回味一下就可以了。”

  “至于结果,你们放在心上就好,至于其他的……我也懒得跟你们讲,太麻烦了!”

  李风云想了想,觉得还是不要在继续了,谁让他们是儒学最为强悍的捍卫者呢?

  万一要是发怒了让整个儒林来攻讦自己,那么他就要扑街了。

  他可没有独自一人面对整个儒林的信心,那些人就跟喷子一样。

  逮着机会就一定会把你喷得体无完肤,李风云才不会没事儿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见李风云不再言语,其他人也落了个没趣,自顾自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魏征却靠了过来,一副好奇的模样看着李风云。

  “流苏啊!你说的数术可以量山斗海是真的么?”

  “自然是真的,你若不信,等这里的事情结束了以后,我带你们去丈量一下。”

  “让你们看看数术的魅力,省得你们整天老是说这些事小道。”

  李风云没好气地瞟了他一眼,虽然他也没有实际丈量过山高,但原理他还是懂得的。

  他也想给这些老头好好地看看,什么才是最有用的学科,省得他们有事儿没事儿就和自己杠。

  “此话当真?”

  整个政事堂都炸锅了,自古以来数术自成一家,很多的东西都被藏了起来。

  就算是要研究也没有根源,所以他们这些人对于数术这个学科还是挺向往的。

  只是这毕竟是不传之秘,没有谁会拿出来广而告之!

  可是李风云现在竟然说要把这种学识,拿出来和他们分享。

  “自然是当真,我说过,数术这么学科,是需要很多人一起研究才能够进步。”

  “任何把数术当成宝贝藏起来的人,都只会是将这个学科抹杀掉的罪人。”

  “哦!小友竟有如此高见!”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头发花白,脸上却一点儿老态都没有的老头,施施然地跨了进来。

  老头一进门,整个政事堂里的人,都纷纷放下手头的事物,起身给老人行礼。

  “拜见李公!”

  “呵呵,都不用管我,你们继续,老夫只是被这小年轻的话语吸引了,这才进来。”

  老人乐呵呵地摸着自己的胡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李风云不放。

  李风云赶紧起身,朝着老人一礼。

  “小生李风云见过老先生!”

  李风云行的是晚辈礼,表情更是规规矩矩的,像这样的老人家他还是比较尊重的。

  “好,好后生,你说说,你刚刚所说的是为何呀?”

  李纲微笑着看着李风云,想要听听他的话语之中的解释究竟是什么!

  “回老先生的话,其实我所说的问题是,当前文化传承的一种常见的弊端。”

  “我们家有了一个好的技术,我要留给子孙后辈,这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可是文化却不一样,文化的传承重在交流,就比如坐在井底里看天空的青蛙。”

  “他觉得,抬头就能看见的那片天空是属于他的。”

  “可是他却从未见过井外的天空,他也永远只能够看到属于他自己的天空。”

  “可是一旦他越出井外呢?看到的有何止是那一片小小的只有磨盘大小的天空?”

  “那可是正片蔚蓝的未知的天地。”

  “文化也是一样的,小生认为,若想要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就必须和其他人交流,才能知道更多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