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60号选手
作者:柳满坡      更新:2022-03-24 12:36      字数:3692
  ul css=&ot;tent_ul&ot;

  祝微星在此之前并不知道什么推荐名额, 听了57号的话虽隐隐感知到了什么,但他并未多言,选择沉默。

  很快复赛开始了, 64位选手根据号牌一一上台演奏。祝微星排在60号, 一场20位, 他在第三场,明天下午比。有些没轮上的选手并没来观赛, 怕被影响, 发挥失常。祝微星却十分认真的看完了全程,也算体会了一把金律的人外有人。

  这些选手虽说都是学生, 但不少水平早已比肩职业钢琴家, 甚至更胜一筹。尤其两位格外引人瞩目。一位是上回“洪籽薰纪念钢琴赛”有过一面之缘的u音优秀代表,顶着厚眼镜片的男生卢飞奇。一位是a市音乐学院, 目前交换去d国某世界知名音乐学府的女生曹芙, 同时,两年前的她也是上一届金律奖钢琴青年组的金奖得主。

  比赛内容是择取一首技巧性练习曲进行演奏, 基本就是让学生光明正大进行炫技, 不难还不好意思弹。

  这一关大部分选曲都是肖邦和李斯特的天下。果然,卢飞奇和曹芙俩一个选了李斯特的《狩猎》,一个选了肖练三度,弹得还都特别好。

  这两首都是顶级难度,大型比赛中,选手一般会稳妥为上, 选的曲子多比自己实际水平更低一些以免紧张,而在这样的场合能弹成这样,不细听几乎无甚大错,可见往日基础之高。

  身边的57号不停感叹厉害。祝微星则看到评委席上的董树声和赵炳然也都轻轻点头, 显然对这届选手十分满意。

  “曹芙肯定拿了a市赛区的推荐名额,可卢飞奇不是啊,他这种水准都没拿到直通卡,u市赛区到底是谁那么牛逼?”

  今天的比赛结束后,祝微星到后台换衣服,还能撞见学生在讨论这话题。

  “我听说,五个评委里有两个都推荐了u市的那个人,太让人好奇了。”

  “反正肯定不在今天这拨里,等明天再看吧。”

  “明天的大牛比今天多吗?”

  “当然,上午有c音的郭学陆,下午场是音的张鸣鸣,后面那个还刚拿了肖赛的第五名回来,记者不刚还在采访她吗。”

  “唉,比起他们,我们垫脚石真是年年陪跑年年来。”

  “嘘,轻点,张鸣鸣来了。”

  话刚落一个女生便哼着歌朝此地而来,她长得很矮小,不像大学生,像高中生。她在参赛人员里该十分有名,不少人都在朝她悄悄打量。而她走到祝微星身边时,却对他投来好奇两眼。

  看得祝微星一头雾水,刚要发问,那女生又默默的离开了。

  隔天,到了祝微星的正式比赛日,他没参加上午场,下午早早去了适应场地。听人说,上午的选曲中出现了变态难度,是c音的郭学陆选的,演奏得还很好,让围观者受了不少打击。

  复赛最后场,不少比完的都来围观了,头部选手就那几个,大多数参赛者都属于排名中段,差别只在临场错误的多少。所以大家面上说来捧场,其实都在心里偷偷希望对方多点差错而已,尤其遇到和自己选同一首曲的。

  祝微星却没那么多想法,昨天虽后半夜睡着了,但今天又醒得很早,他精神微不济,注意力有些涣散,便没去坐着,选择站在后排来提振兴奋度。

  好在排他前面的两人都十分优秀,一位是55号张鸣鸣,用一曲拉赫马尼诺夫的《小红帽》让祝微星一下清醒。另一位竟然是昨天同他搭话的57号黑皮男生,他弹奏了一首在肖练中都属极高难度的《冬风》,震慑全场。果然大型比赛不能听信别人一面之言,半路出家没点本领,哪敢到全国最牛逼的音乐比赛来闯关。

  终于,59号表演时,60号的祝微星被请去了后台预备。

  比到现在,场内选手和评委多已麻木疲累,尤其种子选手悉数登场,虽然不确定u市赛区的推荐位给了谁,但大家都心有猜测,对后面的赛参者基本没大期待,只等比完好估算自己的排名。

  所以祝微星在听着自己的号码走上台时,就看到前面两排好几人在打呵欠。再大的比赛遇到马拉松选拔,也难免惫懒散漫。

  直到60号选手出现,直到大屏幕打出他的参赛曲。

  参赛者:u市艺术学院,祝微星。

  参赛曲目:李斯特《鬼火》

  场内才静默一瞬,继而响起小片议论。纷纷发问这个学生是哪位?胆子还挺大。

  不怪他们小惊讶,练琴的都知道技巧曲除了肖邦,综合最难不过李斯特,李斯特曲里,综合最难不过《鬼火》。

  《钟》在它面前都只是弟弟。

  这首其实在场的不少人应该都能弹,但能弹和弹得好却隔着山川湖海星辰宇宙,越是这样大的比赛,选手在选曲上反而越谨慎,对高手来说,没有把握能让评委惊艳的表演,其实根本没有上台的必要。

  毕竟金律奖现场可不是拿来给你装逼的地方。因此极少会有人在这种重大的比赛选这么难的曲子,说穿了就是没弹到九十五分,不如不弹,省得丢人。

  可能把《鬼火》弹到九十五的,在专业领域都凤毛麟角,更何况学生组比赛。这位60号学生,水平如何不知道,野心却不小,有珠玉在前,怕是评委未必吃他这套。

  是的,有人也选了这首,祝微星和人撞曲了。撞曲不可怕,谁烂谁尴尬。而一般人可不敢选它,偏就是昨天引起不小好评的那位c音的郭学陆。

  人家可是c市赛区的推荐选手,国赛金奖拿到手软的天才学生。你要选首大众曲撞一撞,评委许没那么苛刻,但你自己将标准额拉到顶层,势必会产生对比,高下立现时,评判一定不会手下留情。

  这下观众席上原本无聊的开始兴奋,疲惫的则来了精神。

  有好戏看了。

  以祝微星的脾性,其实不至于考虑如此极端的选曲,会报名《鬼火》,还是宣琅的主意。宣老师的意思很好理解,既然祝微星都能弹,为什么不选最难的。

  技巧曲祝微星也无所谓,便采纳了老师的建议。

  此刻,他走上台,拿出从前几场其他选手那里学来的采光对镜走位,来到舞台正中朝台下诸位鞠了一躬。

  因为要上镜,主办方统一给安排化了妆,抓了头发擦了薄粉的祝微星比平时又亮了一个色号,穿着得体修身的黑礼服,站在镁光灯里,像沉夜冷月,闪耀出一弯莹白明晰。

  在评委示意他开始后,祝微星转身坐到了钢琴前,指间落于琴键,轻轻弹奏了起来。

  并未像其他选手那样,一上来便是快板的速度进入,他起手极慢,音符轻灵,和弦游离,如轻雾飘宕,将一团混沌铺散于听众眼前。

  正当台下人迷茫莫名摸不着头脑时,迷雾开始离散分解,跳跃闪烁,在横跨三个八度的猛然急转中,纷纷化为一束束光团,旋转飞舞。

  听众恍然明白,那光,便是风中鬼火,阴森鬼魅,游离飘忽。

  《鬼火》的难点不计其数,音符多音区覆盖,指间超高速跑动,左手双音,右手旋律,五指间的反复配合简直违反大脑神经操控身体的逻辑,需要无数次的练习去克服身体原始的机能连锁反应以达到符合的弹奏技巧。

  可达到还远远不够,想弹好,便需要有足够的氛围感。当手指在琴键上几乎已快成虚影,却仍要在每个音符间保持足够的停顿才能拥有鬼火般扑朔迷离的跳跃轻盈感,快而不急,有力而飘逸,神秘而清晰,处处矛盾却要处处和谐,多层次递进又共存的和谐。且明明累成死狗,面上也要游刃有余,这就是《鬼火》的精髓。

  之前的郭学陆做的已是不错,除了有些音含含糊糊,技巧上基本没有大错,相对不足的大概就是最后一点。尽管他表现的很淡定,可从他的肢体表情大家都感觉到了深深的不容易,他整个人都在呈现着“我能弹得那么牛逼,累一点也不是不可以”的模样,让人感觉到是几团非常努力在飞的鬼火,因为不容易,只能给它们鼓励。

  而眼前的60号选手,许是从行板起手的缘故,一直到第一组八度低音出现,听众才后知后觉,他弹奏的速度早已达到原曲,而演奏者竟从头到尾云淡风轻,游刃有余。

  更可怕的是,耳尖的人能清他的每一个音,他敲在琴键上的节奏,连贯而分明,超脱而稳定,精准如机器之余,却又有着情感细腻的流泻与交替,刚柔并济。

  60号的鬼火,时而调皮,时而淘气,时而疯狂,时而沉寂,但无论哪一种,它都充满厚积薄发的能量,千变万化。

  最后随着连续四小节的双手分解琶音再到主和弦收尾,鬼火一番狂舞,依稀氤氲散去。

  听众方从一场离奇诡秘的幻境,堪堪苏醒。

  曲终,祝微星才重重出了一口气,挺着背脊再度给台下鞠躬离场。

  他来得利落,走得干脆,甚至没去看台下评委和观众各自精彩纷呈的表情。

  当人走向后台,大家才反应过来。观众开始不停交头接耳,评委则唰唰的翻着选手资料页,后知后觉u市赛区的推荐名额到底花落谁家。

  有评委问:“谁推荐的?哪里找来的大宝贝?”

  董树声与有荣焉的喝茶,赵炳然则高深莫测的微笑,也不知在那里自豪个什么劲。

  而以这种水平,晋级几乎板上钉钉,甚至当天就有追踪比赛的本地媒体出了褒奖的报道

  “无名新人少年杀出重围,初次入选便逆袭金律半决赛!”

  和昨天料想的一字不差,但这回没什么人再有异议,只默默在网上拼命搜索,u市艺术学院这学校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匹黑马杀得众人措手不及,低手连夜调整晋级难度,高手重新评估夺冠希望,一石激起千层浪。

  祝微星却两耳不闻窗外事,在比完就回了酒店,继续和他的睡眠作斗争,可惜收效仍是甚微。

  于是第二日,一直没得到好好休息的祝微星发现自己有了生病的趋势。

  他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