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者:熬夜肝论文      更新:2022-11-11 03:18      字数:2062
  提着贺楼余的头,姜静姝骑马飞奔过皇宫外围的每一处。所见之人皆是脸色大变。

  “安乾将领已死!给我杀!”

  姜静姝中气十足的声音回荡在皇宫,所有接到命令的士兵士气高涨。

  口中高呼“冲啊”,便勇猛地向前去!

  京城中的外邦军队已经被蜀南的兵,包围了。

  姜静姝带着人马防止他们踏入皇宫。

  如今在里面的,正是皇位的传承!

  登上宫墙,姜静姝手中的头血淋淋的。

  也因此,所到之处留下了一条血痕。

  长枪高举,姜静姝一把捅穿贺楼余的头。

  高悬于宫墙之上。

  下面安乾士兵见状,顿时慌乱起来。

  这可是自己国家的太子死了啊!

  姜静姝遥看过去,只见大多数蜀南军队仍旧在外围防守。

  “将军!大约有五千人马开始往朱雀楼聚集。”

  有士兵来报,姜静姝沉着道“每相隔三丈派一个兵,将宫墙围起来。”

  “是!”

  京城外圈一片安静,百姓缩在家中不敢出来。

  被外邦军队烧杀过的房屋冒着浓烟。

  再往里走是一片厮杀。

  兵器相接的刮擦声嘶鸣在地,血腥气和持续不断的喷溅声混合相融。

  一个将士倒下,另一个将士欢呼。

  最开始,没有人把王爷的忠告当真。

  直到敌人真的敲开自己的大门,才知当初是错怪了人。

  躺在地上的尸体形形色色,继续持枪厮杀的人亦是各种各样。

  唯一一样的,是他们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的决绝。

  高耸的宫墙之上,旗帜猎猎翻飞。

  军旗飘过一颗滴血的头颅。

  再向下,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将军负手而立。

  身后的长枪指着苍天。

  她神情严肃,眼中的坚定让人不容轻视。

  城墙下排列整齐的士兵齐齐站立,神情肃穆的等待着将军的号令!

  姜静姝拿出腰间令牌,声音穿透云霄。

  “诸位将士!我凜朝绝不能落入外人手中。

  天下兴亡,匹夫亦有责。

  莫论我凜朝将士!拿起手中的刀与剑,将这外邦人,赶出凜朝!

  驱除羌胡!给我杀!!!”

  “杀!!!”

  “杀!!!”

  将军令号令凜朝天下军队。

  上万军队齐声高呼,手持长枪冲锋陷阵。

  城中黑压压的一片。

  倏地,天地间一片昏暗。

  姜静姝抬头,不知方才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此刻竟黑云压顶。

  黑云压迫,仿佛触手可得。

  姜静姝垂眸,那些冲锋陷阵的士兵,十分勇猛。

  丝毫不心软。

  谁能想到,这样一支骁勇善战又遵守纪律的军队,曾经是城东的山匪呢!

  “将军!!”

  后面的将士焦急道,姜静姝回眸爽朗一笑,眼中的笑容似那消失的阳光,耀眼得让人难以移开眼睛。

  “将军我,保家卫国去!”

  背负长枪,姜静姝竟直接跳下宫墙,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稳稳落地。

  看着前面猛烈的厮杀,姜静姝露出一抹快意的笑。

  这是她的战场!

  ……

  黑云的压迫感让乾清宫门前的人愈加惴惴不安。

  和打斗的姜家军的御林军已经隐隐落了下风。

  倏地,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

  “都给朕住手!”

  萧慎远被威胁,这话一出,竟然没人听道。

  萧清墨眉头一皱,“再不停下,本王就在此弑君!”

  声浪一层一层波动,很快就传遍了所有的耳朵。

  兵器相接的声音停了下来,一时间寂静无比。

  此时,一个老臣缓缓爬上梯子。

  看着下面群臣肃立,军队对峙。

  拿出圣旨和玉玺。

  萧慎远面如土色,“皇叔这是,丝毫不给我留后路。”

  萧清墨面无表情,“给你留后路,就等于给自己绝路。”

  萧慎远闻言哈哈大笑,他想多说两句刺痛萧清墨,却被一双苍白纤细的手拖了过去。

  萧慎远抬头就对上了一双狐狸一般狡黠的眼睛。

  萧林笑着摸了摸他的脸,“这就是我的皇侄?”

  “你是谁?”

  “这不重要,你只要记得,你还有很多债没还就行了。”

  皇上在不在场已经不重要了,此刻所有人都看着上面的晋王。

  曾经那俊美的翩翩佳公子,此刻正手持沾染了鲜血的匕首立于百官之上。

  神情凛然叫人不敢直视。

  “王爷年纪轻轻便有帝王之姿。”

  从前的预言似乎在这一刻成真。

  萧林拱了拱萧慎昭,“这小子真有帝王之相。”

  “是啊。”萧慎昭笑道,“皇叔从小便有这番魄力。”

  不光是他们,下面的所有人都对萧清墨肃然相看。

  没来由得,想要臣服于他。

  这才是帝王之姿,天下之主!

  那胡子花白的老人走到萧清墨身边,萧清墨弯腰扶住。

  “多谢王爷。”

  萧清墨温和一笑,“有劳先生。”

  老人点头,拿着圣旨和玉玺。

  “老身乃是万安帝时期丞相裴尚。”

  此话一出,阶下哗然。

  裴尚何许人也?

  凜朝第一个拿着佩剑闯进皇上寝宫告诫皇上不可沉迷于美色的文臣。

  第一个敢在皇帝面前斥责皇子,杖责皇子却不被诛杀甚至还被拍手叫好的人。

  是受万人敬仰的丞相大人,是刚正不阿的帝师。

  普天之下,再找不出第二个裴尚能够一句话便左右君主抉择的人。

  没有裴尚,绝无凜朝这近乎百年来的安宁。

  德高望重到无人敢轻视。

  裴老先生立于最高处时,仿佛时光倒流,他还是那个将凜朝国运拴在自己性命之上的年轻臣子。

  依旧打马而过京城,畅想着凜朝的辉煌盛世。

  “凜朝几百年辉煌,不可断。”裴尚说话断断续续,喘息不畅,却丝毫不影响他依旧中气十足。

  “只是国运有殇,实乃天意。老身一把老骨头,随时都要回西之人,此次出山,是为了将这国运,恢复正轨。”

  此话一出,众人不敢置信。

  “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国运恢复正轨?”

  “国运有殇,莫非就是今日?”

  ……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裴老先生不解释,继续道“真君假君难辨,庙堂之上即为真,江湖之远为假。实则不然。

  皇位之上皆为真,这是凜朝的运数!万安帝在时,曾与臣谈及此事。

  帝出少年,非嫡非长!”

  帝出少年,非嫡非长?!

  既然是万安帝时期,那不就是先帝的皇位得之不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