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番外六
作者:吃吃汤圆呀      更新:2022-05-23 20:57      字数:5703
  洛河从邙山冲积出了一片洛河盆地, 洛阳城便建立在了这里。

  从马车上下来,团姐儿与果子两个迫不及待东张西望起来,果子赞叹:“这西京也是繁华!”

  “那是自然!”团姐儿回到家乡满眼的兴奋激动, 迫不及待就给果子指点家乡风物。

  打前站的小丁、大头几个早找了房屋经济,见慈姑过来, 便带着她们看了一间店铺,这家酒楼上下两层, 后头还带着个小院子,慈姑很是满意,便叫经济问房主要几许银钱。

  房主本来叫卖了四百两银子, 可听说对方是汴京城里来的之后便倨傲了起来:“我家这店铺只卖给洛阳人, 外地人一概不卖!”

  经济赔笑道:“这位本是……”

  他本想告知对方这位是乡君莫要得罪,可想起康娘子事先跟自己叮嘱过莫要透露真实姓名,便生生将话咽了下去,只笑道:“汴京城里来的贵客, 还请您高抬贵手, 左右是做生意,卖与谁不是卖?”

  “汴京城里来人有什么了不起?!”房主油盐不进,他眼珠子一转, 一脸倨傲, “恰好前头巷子有条街在整售,有本事买一条街去!”

  经济苦着脸动员房主, 徒弟们则纷纷想拉着师父去瞧别的店址,慈姑想了想:“那便买一条街吧。”

  什么?房主和经济同时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

  经济愣了一愣后旋即摆上了热切的笑脸:“我去帮娘子寻那条街的主家细谈。”

  岚娘得意的瞥了那店主一眼,刻意大声道:“谁成想我们真买得起一条街呢。”格外畅快。

  这条街在洛阳一出偏僻的街巷,前后僻静,先前是做竹木批售生意, 这几年原店主生意做大了便又寻了他处,因此这处宅子便空了下来。

  慈姑叫人先扎彩楼欢门在街巷外头,而后便请来专门说书的人,又叫经济请来些“焌糟”、”撒暂贩”1等人来巷口热乎气氛。

  “没想到这整条街的店铺这么多?娘子打算要卖些什么?”团姐儿看见那装修好的许多店铺,自己先犯了愁。

  慈姑笑道:“有炙肉店、有拔霞供、有米粉店,还有酒楼、娘子店、脚店,这许多店,不就正好一条街?”

  “可是。”团姐儿有些不懂,“固然汴京城里也有许多店聚在一起的热闹去处,可别家的店都是各有各的特色,我们这条街的店都是自己家的,岂不是叫客人瞧着烦厌?”

  “一来客人多了,可能打出名声,叫人若是想吃饭自然想起这一条街,而后将一齐过来。岂不是便利?”慈姑不慌不忙解释于她,“二来这许多菜肴各有不同风味,都说众口难调,可我们有这许多店面,不管客人去哪家店,都是我们自己的店铺,总归不会吃亏。”

  岚娘笑道:“不管怎样,反正听慈姑的准没错。”

  这日店里尚在修缮,忽得有人推门进来:“店家可有吃的?”

  来人是一位娘子,她身着苍翠色袄裙,一身的首饰叮当作响。

  “店里还未开张。”慈姑本想拒绝她,可是见她神色黯淡,眉宇间有一抹清愁,便将话音一转,“坐下吧,我店里正试做点心,客人正好来尝尝。”

  “那多谢了!”那位娘子眼中闪过一丝感激,“都说康娘子店闻名,我想在走之前最后尝一尝,也不枉惦记一场。”

  店内门窗齐整,但只有一套桌椅,见她进来,几个小娘子招呼她坐过去,笑眯眯道:“今儿可真是有福气,师父做了雕酥玉露团。”

  那娘子便自我介绍道:“我唤做碧云。”

  那道雕酥玉露团端上来就堪称惊艳。

  奶白的蓬松糕体上抹着大块雪白蓬松如云朵的雕酥,里头还夹杂着各色果肉:海棠、林檎、黄杏、樱桃,搭配上浓郁的奶油香气,简直叫人忘忧。

  小娘子们笑着将玉露团分了一人一块,给碧云大大一块,热心指着那雕酥道:“师父将这个唤做奶油,最是轻盈,且尝尝。”

  碧云拿起旁边的调羹,轻轻舀起一勺奶油送进嘴里。

  香浓的雪白奶油进了口中几乎立刻就融化一团,如一朵轻盈的云朵漂在舌尖,丝滑的口感、香甜的滋味,叫人如在云中。

  再尝一口一口下面的玉露团,松松软软的糕体奶香十足,口感绵密。

  而上头各色水果切成的果丁则酸酸甜甜,点缀在香浓的奶油与细腻的糕体之间,点亮了整道点心。

  吃完这点心后心里的阴霾也似被吹得烟消云散。碧云心里也甜滋滋的。

  岚娘更是吃得眉飞色舞:“这款点心可作镇店之宝!”

  旁边小丁从后厨出来叫苦不迭:“可得赶紧将汴京那一套装置也做一套,否则光是搅打奶油就累煞人也。”

  这是新奇有趣的洛阳,时不时就有各种风趣的人,有趣的点心,碧云想起自己要走,心里一酸,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可是有什么难处?”那位做饭的小娘子系着围裙走了出来。

  她声音又温柔又轻盈可目光却坚定有力。

  碧云识人无数,知道这样的人最让人可靠。

  她便安心将自己的苦衷说出来:“我家本在洛阳城外的小村子,自幼跟着姑姑学了一手占卜的技艺,因着向往洛阳这等大都会,便辞了父母往这里赚钱。”

  “年幼时赚的银钱自然比留在村里的小娘子们多。爹娘看在银钱面上便也不说什么。可如今年岁渐长,村里的同龄人有的卖给了地主家做小妾穿金戴银,娘家人看着眼馋起来,便三番五次打发人要叫我回去。”

  洛阳五月牡丹花开满城,谁人想离开这等样繁华去处往土财主家做个小妾?哪怕去田间做一个农妇割麦背麦,也好过与别人家做个猪狗样的玩物。

  岚娘听得啧啧惋惜。

  “只不过吃完点心后忽然觉得也没有那么糟糕。”碧云擦擦脸上的泪,“叫诸位见笑了,今儿还有些时间才开船,我是名占星师,正好给诸位占卜一二好做报答。”

  说着便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个瓷盘,上面划分着十二星宫:“佛经里有云十二星宫,这各神守各月,对应地上的人,谁想算算?”

  “居然能将人按照天上星宿分类,当真是神奇!”果子瞪大了眼睛,而后便迫不及待与团姐儿两个去算自己是什么星宿。

  “我算出来婆婆是牛宫,”团姐儿是个孝顺孩子,先掐着手指给马老夫人算。

  “牛宫之人爱财守财,为人外冷内热。”碧云笑道。

  一番话说得店里诸人啧啧称奇,岚娘更是自己冲过去算起了自己,她自己是鱼宫。

  “天鱼之神主其月,属木。”碧云将这占卜词说出,“天鱼女与蟹宫男子是绝配,以后娘子的心上人应当是蟹宫。”

  “啊!”岚娘捂着自己的嘴巴瞪大了眼睛。慈姑一盘算这大松是五月生人,可不正好是蟹宫?

  她瞧着这位碧云娘子颇有些能力,碧云又算出来慈姑是摩羯座,这摩羯在如今的大宋算不得上是什么好星宫,都说这星宫的人颠簸流离,碧云神色之间颇有些抱歉。

  “无妨,无妨。”慈姑忙劝她,她本来就是幼年家破人亡,后来收留她的养母一家人又再遭家破人亡,“就算如今安定下来我每日不是在这家店就是在那家店,比起寻常人要奔波多得多。”

  不管如何,这碧云娘子算得还颇准。慈姑看着她被几个小娘子围坐一团的样子,忽得灵机一动,问碧云:“雇你做占星师父,每月一两银子,定时在我店铺前给用膳的客人占卜可行?”

  这可真划算,她自己风吹日晒每月不一

  定能赚这么多银两不说,而且还能借此机会多些回头客扩大些名声,有何不可?

  碧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天降好运。

  慈姑又问一遍:“你可愿意留下,帮我店里招揽生意?”

  碧云忙不迭一顿点头,生怕错过这机会。

  她心脏怦怦乱跳,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居然在意外之际有了条生路。

  “那你便去将船钱退了罢。”慈姑笑道,“这几天先跟我们住,过几天开张后正好招揽客人。”

  郑娘子是洛阳家一户富户家女儿,锦衣玉食,这日听女伴说:“听说那有名的康娘子酒楼开到洛阳不说,还开出一整条街,蔚为壮观。”

  “一整条街的美食?”郑娘子有些将信将疑,“什么店家能开出一条街,这却不是稳赔钱?”

  横竖闲着也是闲着,她便叫了自己哥哥并几个堂姐妹堂兄弟一起去瞧瞧热闹。

  但见往常偏僻的一条巷子张灯结彩,街巷最前头则是一条横幅,上头挂着红漆木头扎着的欢门,彩帛织就簇簇扬扬搭在彩楼上,瞧着便热热闹闹。

  进了欢门,便见整条街道上并排有许多食肆酒楼,旁边的小厮指引:“这里店铺全都是康娘子店,有点心店、拔霞供店、娘子店、米粉店等各式各样。”

  “原来这康娘子居然开了这许多店铺!”郑家一位堂姐惊呼道。他们也算是吃过见过不少洛阳城的大酒楼,可少有一家如这家一般能开出许多种不同种类食铺的却还从未见过。

  他们一行人先走到一座酒楼前头,上书三个大字“问魁楼”。

  几位哥哥弟弟先按捺不住:“诸位姐妹,且待我们去问魁楼比试一二。”这问魁楼的名声便是洛阳的学子也都知道。

  酒楼前早聚集了大批学子,跃跃欲试想证明自己不输汴京的学子。

  郑家几位娘子们笑着将自己兄弟送过去,便自己再往前走,路上还有人发朝报,她们拿起一份一看:《洛阳美食录》旁边小字写着“大头外送,送啥都快”,上面还有许多菜肴,应当是外送的菜式。

  伙计笑道:“在本条街所有康娘子食铺里用饭的客人,都能在朝报上盖个红戳,有这个点外送菜式时便能送一份乳鸽黄芪汤。”

  人之本性如此,不管能用不能用都要收下,是以许多人都拿住了这份朝报。郑娘子也收下,她却不为占便宜,只为着新奇有趣。

  待走到前头便是点心铺,食铺大门扇齐齐打开,能清晰瞧见里头高高的木质立柜上摆着一排排精致美丽的点心,惹得小娘子们纷纷发出赞叹声。

  不用商量几个姐妹便都想去这家店。只不过与她们有相同想法的人实在不少,店门前队伍排了一长串队伍。

  “这几位娘子可要占星?”小厮将她们带到一位占星师跟前,“这是我们店里的占星师,正好在等待时占卜一二。”

  小娘子们纷纷上前卜卦,轮到郑娘子时,占卜出了她是宝瓶宫。占星师笑道:\&ot;您是一百位在我这里占卜的客人,店里要送一份与你星座相同的点心。\&ot;

  当真有趣,几位娘子齐齐拍着手笑了起来。郑娘子虽然不稀罕白送却仍旧高兴得眉飞色舞,其余小娘子也凑过去占卜自己的星宫运势,叽叽喳喳,原本焦灼的等待也变得好受起来。

  待到郑娘子上桌时,伙计果然额外送上来一份名唤雕酥玉露团的点心,上面用各色果丁拼出宝瓶模样,瞧着就让人爱不释手

  她吃了一口,又软又香,“唔!”郑娘子满足地眯起眼睛。

  娘子们吃完后犹不尽心,又往娘子酒楼里去吃饭。

  这酒楼里只许女子进入,还有许多女子能吃的美酒,她们进了个包间,嘻嘻哈哈点了许多美食。

  第一道菜是龙须炙。

  柔鱼细嫩的须爪被切割后放在平底铁锅上炙烤过,呈现出焦褐色的颜色。茶饭量酒博士讲解道:“柔鱼须又细又滑,当真如龙须一般。”

  送进嘴里先是感受到大大小小的白芝麻颗粒,嘎吱嘎吱满口,再下去便触碰到柔鱼须弹牙的口感,上面刷着一层淡淡的黄酱,咸香十足。

  咬上几口极其具有嚼劲,脆脆的,弹弹的,里头的肉须嫩而多汁,满口留香。

  不喜欢吃海味的一位堂姐也忍不住拿了一根又一根。

  少顷她们点的梅子酒送了上来,这酒度数极低,里头配了梅子酿造而成,喝着梅子酒配着龙须炙,着实惬意。

  第二道菜唤做洞庭饐,茶饭量酒博士给诸位娘子们各分一份:“这道菜是将莲花瓣与橘汁捣碎后过滤掉汁水,而后与蜜和米粉混合放入荷叶同蒸。因清香霭然叫人想起洞庭湖,便起了这名字。”

  嫩绿的荷叶包裹着小小糕饼,轻轻掀开后便见粉蜜色的糕体,散发出淡淡的荷花香气。

  送一口进嘴,松软香甜,很是雅致,还有一丝淡淡的酸甜橘味,留香满口。

  若是往常娘子们都喜欢清淡素雅的吃食,只不过今日吃了龙须炙这样重口的美食便更期待其余菜色,都齐齐看向了第三道菜。

  第三道菜却是一道青柠鱼皮。

  汆水后的鱼皮切成了细丝,与雪白的笋丝、紫红的萝卜丝、绿色的芹丝一起炝拌,吃上一口,先是酸酸的青柠香气铺面而来,刺激得人口腔里立即分泌出大量口水。

  再咬上一口鱼皮,脆生生,滑溜溜,咔嚓咔嚓又脆又爽,滋味则是酸辣口,生姜的辣味与芫荽的辛辣混合在一起刺激着味蕾,极其下饭。

  几位郑娘子们小心拿帕子捂住了嘴,喝了一大口茶水,却都忍不住还想再吃一口。

  又上一道菜是炖拐肉。

  “这块肉却难得,是猪膝一块拐子肉,能凑齐不易,也就是我们家与外头肉行有交情才能得这一盘,饶是如此这道菜也是时有时无,价格也定得极高,娘子们这回可真是有福气。”

  郑娘子们虽然出身商贾素来精打细算,但也知道这难得的菜肴更是值得一尝。

  小小的猪拐肉在盘里泛着红油油的光泽,里头红茱萸、黑花椒、红葱头就有大半盘,瞧着倒像是要在配料里寻拐肉一般。

  夹起一块,热烈的锅气扑鼻而来,放进口中,先是柔韧的猪皮,下面便是丰腴的脂肪,再下面则是白色柔韧的蹄筋,吃完蹄筋后又能吃到脆骨,一道菜四五种口感糅杂而来,脆中带韧的猪拐骨着实叫人着迷,配上香而不辣的做法,更是美味到极致。

  今日着实尽兴,等娘子们吃完后正好遇上在问魁楼尽兴而归的兄弟们,大家一起归家,所吃菜肴滋味叫人回味无穷,是以到了第二天午间要用膳时郑娘子与哥哥对视一眼,齐齐提议:“今日洛阳城里开了康娘子外送,新奇有趣,不如今日我们一起吃外送。”

  “什么?外送?”一旁的郑夫人听见,一脸警觉瞧着一双儿女。

  “是啊娘,新开的那家店太好吃了,外送也肯定好吃!”郑娘子撒娇道。

  “家里厨娘做的饭不好吃么?”郑夫人眉毛皱了起来,“何况外头买的哪里有自家做的好吃又干净?”

  郑娘子嘟起了嘴:“家里做得有甚好吃?来来回回就那几样,腻死了”

  “你们啊,就喜欢在外头吃那新奇有趣!殊不知最好吃的吃食是自己家里做的。”郑夫人双手叉腰,坚决不许孩儿出去吃。

  兄妹二人无奈对视一眼,忽然同时有了新的默契:“那今儿我回自己房里用膳便是。”

  作者有话要说:  1:“焌糟”:宋时给酒客换汤斟酒的妇女。

  撒暂:宋代小贩在酒楼向顾客逐一分送货品,然后收钱的一种兜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