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晋江文学城独发
作者:吃吃汤圆呀      更新:2022-05-23 20:56      字数:3566
  “比, 当然比了!”祝秀才正在兴头上,当即挥挥手,“还要比下去!”

  外头的百姓们听了也跟着欢呼起来。

  第三层试炼却是叫他比乐, 眼前一副古琴,其中只有部分《大韶》的曲谱, 叫他弹奏出其中缺失部分。

  君子六艺,“乐”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流传至今,六艺已经残存不足,就是里头的六乐也都曲谱遗失得七七八八, 这《大韶》虽然是至今留有全本, 但如今科举考试都不讲究六艺,能会这乐的是少之又少。

  身边的一众人果然都退缩了,祝秀才却独自上前,不多时便奏出了这《大韶》曲谱。

  悠扬的古琴声从酒楼里飘出, 下面屏息等待的百姓们鼓起掌来, 祝秀才的同伴也跟着欢呼起来。

  再往上,却是考验九章算术,到这道题祝秀才着实不会, 他遗憾地放下了笔。

  慈姑恭贺道:“如今您可与朋友在这问魁楼三层聚会吃饭, 诸位的名字都已经记在我问魁楼名册上,这次诸位通过了第几层便可来第几层吃饭。若是想去更高楼层的今后也可多次来比试, 只一条:这题目并不是不变的。”

  祝秀才踌躇满志,同伴们也高高兴兴,在三层坐了下来,虽没上最上面的一层“状元层”,可能到此层已经颇不容易, 足以傲视下面进不来酒楼的人。

  这时候说的话就与在楼外时截然不同:

  “我觉得这法子妙啊!”

  “是啊当今上下物欲横流,谁能如此看重文墨?”

  “送上门的银钱老板不要,反而设了藩篱,一心只想要真才实学的文人墨客,这个老板让人可敬可叹!”说话者一脸肃然起敬,全然忘记他适才还在楼下笑话老板“莫不是脑子有些毛病?赚钱的买卖不做?”

  岚娘听见外头这些食客的议论,悄悄儿进灶间问慈姑:“那些人是不是被拦着才舒服?怎的这会子又不住说咱们店里好话?”

  慈姑抿嘴一笑:“这便是人性,自己辛苦赢得的那才是最好的。不信你瞧着,这些人只要来过一次以后就会回回来。”

  祝秀才他们坐在了三层,窗户大开,下面的舞狮队也热热闹闹恭祝一回:“恭喜祝秀才通过三层试炼!恭喜某公子通过二层!……”锣鼓喧天惹得下面的百姓帮闲们纷纷鼓掌,也替他们高兴。

  清风徐徐,祝秀才一行人坐在这位子上只觉风光无限,他忍不住心里想:或许所谓的状元游街也是如此吧。春风得意,马蹄疾。

  舒畅啊!

  这当口也有几波读书人进了酒楼里试炼,果然都到了不同楼层,还有一桌人也到了三层。

  若是平时大家文人相轻,互相不理会对方,可是今日不一样,一起在这问魁楼里一番波折,居然生出了几份同袍的情谊,登时互相问候:“您也来了?”

  “对啊,小生不才。”

  于是互相通一下姓名,互相调侃:“我们今儿可都是同科!”

  “同科同科!”

  读书人中同科情谊非比寻常,这情谊有时候还胜过同乡情谊,祝秀才本来读书也是存着多结交人的心思,当下两伙人乐呵呵交换了姓名,招呼伙计并桌,一起讨论起诗文来。

  正在此时,忽然闻得一股热烈的香气。

  他们齐齐抬起头来,却见伙计端着一碟碟菜过来:“花炊鹌子、虾肉包子、香煎蛤蜊肉、麻辣血脏、豆腐羹、剔鹅八仙盘、仙人脔……”

  一溜儿报完菜名后还不走,大声唱道:“小琼林宴开席!”

  “好!”学子们当即喝彩起来。

  每每大宋的新科进士设宴,都在琼林苑,久而久之,这一场宴席便被称为“琼林宴”,作为一个读书人,能进琼林苑被官家赏赐吃琼林宴,那简直是毕生梦想,如今这伙计说了本宴是小琼林宴,就是个人人爱听的彩头。

  立即有人拿出碎角子银两打赏伙计。

  更多的人目光却被这桌菜肴所吸引。

  祝秀才适才经历了半天试炼,已经饿了,毫不犹豫先招呼伙计分割花炊鹌子。

  这花炊鹌子是将鹌鹑腹内塞入茉莉干花外皮涂上蜜汁后在火上慢慢炙烤而成。

  整道鹌子经过炙烤后外皮焦黄,诱人的琥珀色蜜汁无不吸引着人的注意力。

  伙计用贝壳小刀划卡鹌鹑腹,里头雪白微褐黄的茉莉花立刻撒了出来。

  蓊郁的茉莉花香丝丝绕绕,飘满大厅。

  “雅致!”立刻有人举起大拇指。

  祝秀才自己忍不住夹了一块送进口中。

  炙烤过的鹌鹑外皮又紧又脆,有的地方的肉质已经被炙烤得薄薄一片翘起来,吃起来满口焦香。

  而外皮下面的鹌鹑肉又是另外一种风味,被鹌鹑脆皮锁住的肉块里头汁水四溢,肉质细嫩,鹌子本身的鲜美被最大程度保留了下来。

  更绝的是里头的每一根纤维肉丝都透着浓郁的茉莉花香气,直入唇齿之间。

  文人本就喜欢这个调调,当即一个个边吃便赞:“美味!雅!”

  还有人发自内心感慨:“原本想着这家店全是噱头,可没想到菜式是真的美味!”

  这却是众人肺腑之言,其实这家酒楼即使食物上平平就已经足够吸引人,谁知道居然锦上添花,食物有这般美味。

  立刻有秀才说:“就算下一道菜不好吃也无妨,有这一道菜就足以做镇店之宝!”

  只不过他很快就打脸了,因为接下来的菜式,一道比一道美味。

  虾肉包子,新鲜河虾仁一半剁碎一半原样,加猪肉、笋丁一起爆炒后包入包子,吃起来满口油香,虾肉颗粒感十足,鲜美弹牙,还带着一丝丝猪肉的香气,着实美妙。

  祝秀才又夹起一块香煎蛤蜊肉,这蛤蜊被剥去了外壳,只留蛤蜊肉本身,而后裹上蛋液面粉油炸,一个个金黄酥脆躺在盘子里,看着就讨喜。

  吃起来也好吃,金黄面衣酥脆可口,咔嚓咬开后里头的蛤蜊肉带着一点点海洋特有的气息,吃起来一点都不觉得腥,反而有十分的鲜美一直萦绕在舌尖。

  麻辣血脏就更绝了,祝秀才本是西南人吃得就重口,这血块、猪肚、黄喉等物居然汇集一锅,红油汪汪,光是瞧着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

  祝秀才旁边的李秀才摇摇头:“我可不吃这个,子曰,肉不正不食。”

  祝秀才不管他,先自己夹一块进嘴巴,含含糊糊道:“那可正好,就没人与我抢了。”

  黄喉脆生生、猪肚复有嚼劲、血块滑溜溜,几乎是种种不同的口感一起汇到了嘴里,更绝的是各个都在红油盘里浸泡了许久,此时舌尖又麻又辣,嘴巴一时之间感受到了种种口感种种味道,简直叫人分外满足。

  “唔——”祝秀才满意地直叹气。

  他又夹起一块放进米饭碗里,一起送进嘴。

  这家酒楼的米饭也格外好吃,颗颗分明,粒粒饱满,适才看着就晶莹剔透,如今吃起来满嘴米香,配上这麻辣咸香的麻辣血脏,几乎叫人欲罢不能。

  “真的这般好吃吗?”李秀才看祝秀才不吃旁的菜了,一个劲夹这麻辣血脏,自己也起了好奇心,他忍不住夹旁边的莴苣配菜,“我尝尝。”

  莴苣被片得薄如蝉翼,嫩绿色仙气十足,经过在红油里的长时间浸泡后也变得有一丝淡淡的红晕,吃进嘴里,又麻又辣不说,还有一丝淡淡的卤香,配上莴笋片脆生生的口感,这感觉!

  李秀才眼睛一亮,忍不住又夹起一片莴笋片。

  吃了两片犹觉不过瘾,索性夹起一块猪肚送进嘴里。

  旋即瞪大了眼睛,而后又夹起一块黄喉。

  子啊,我错过了多少美食!

  他在心里哀嚎着,又担心祝秀才取笑。

  谁知祝秀才压根儿没顾上看他,只快速吃着自己的菜。

  若是吃多了辛辣,觉得舌头发麻也无妨,舀一碗豆腐羹便是

  这豆腐羹被切得细如发丝,盘旋在汤盆里,光是看着就叫人赞叹不已:“这是何等刀工才能切出细如发丝的豆腐?”

  喝上一口,

  乖乖,了不得。

  这豆腐丝看着在汤里荡漾,如藻荇交横,可是几乎是入口即化,毫不费力,而且汤底是经过炖煮许久的高汤。

  豆腐丝吸满了高汤的鲜美,此时喝上去只有一个字:鲜!

  被辣灼烧的舌尖被有效得抚慰后,祝秀才立刻看向了下一个菜:剔鹅八仙盘。

  鹅肉被剔成薄片摆放一盘,入口后蜜褐色鹅皮与肥美的鹅肉瞬间搭配成完美的组合,口感复合,一咀一嚼,肥鹅的香气在唇齿间不断迸发,极其过瘾。

  最后一道仙人脔也丝毫不输,粉红色玫瑰腐乳蒸煮过的鸡腿肉,肉质饱满紧致,腐乳特有的香气涌上舌尖,咸香十足,很是开胃。

  一桌小琼林宴吃得祝秀才一行人心满意足,几乎是扶着墙出去。

  慈姑这家问魁楼自此名噪一时,许多读书人都要去这家酒楼试炼一番。

  更难得的是,只要一位读书人进了问魁楼,第二次不管他是与旁的读书人还是与不读书的同亲戚宴饮,都会来这问魁楼,为何?面子使然。要知道问魁楼可不是人人都能进的,往来都是经过复杂试炼的读书人。

  一起吃饭的人也要称赞两句:“老兄好厉害,居然能进这家问魁楼。”

  本坊本就是读书人的天下,一时之间汴京城里的读书人便以去过问魁楼为荣,还有许多文人自发为问魁楼的菜品写下诗句,使之传播得更广更远。

  作者有话要说:  花炊鹌子、虾肉包子、香煎蛤蜊肉、麻辣血脏、豆腐羹、剔鹅八仙盘、仙人脔均出自《东京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