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晋江文学城独发
作者:吃吃汤圆呀      更新:2022-05-23 20:55      字数:3710
  到了年底汴河修渠事宜已完,水部的官员来验收后大为满意,还要恭维福王:“多亏殿下,这平日要花费一年的工程,殿下不过用了半年便做得妥当。”

  福王得意之余还算公正:“自然是兵卒们劳苦,还有膳食供给得当。”

  他进宫又得了官家赞赏,得意之余便拿出私库予慈姑:“请康娘子帮我办一场庆功宴。”

  没了工事草棚自然要搬走,慈姑也有些不舍,便带着徒弟们认真做了满桌酒席,请了工地上半年来劳作的兵卒一起赴宴。

  福王出席过许多筵席,却从未有筵席像今日这般叫他印象深刻:汴河河堤旁,草棚里的桌椅都齐齐整整摆在了河堤,许多汉子端坐椅子上等他发号施令。

  岸边树木落叶尽飘,没有觥筹交错,没有衣香鬓影,没有纸醉金迷,只有质朴的汉子们与后厨许多厨子,福王一时眼眶有些湿润,他举起酒杯:“这一杯,要敬康娘子!”

  兵卒们欢呼起来,厨子们将美食端上桌,这便是开席了:

  油汪汪的柏枝烤鹿肉、雄赳赳的杏酱猪头、清香扑鼻的莲花鱼包、热气融融的花折鹅糕、咸香十足的鯚鱼假蛤蜊,更有荔枝蓼花、珑缠桃条、肉线条子这样的蜜饯、肉脯端上来,还有康娘子自行送来的新酿的载驰酒。

  兵卒们筷子翻飞,一个个吃得不亦乐乎,纷纷感慨:

  “太好吃了!”

  “暖寒花酿驴也太神了吧,怪道人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我修渠期内居然胖了一圈。”

  “可不是?如今我就只愁以后再也吃不到这般美味了!”

  “不慌不慌,以后你可去康娘子食铺、炙肉店、拔霞供店、码头食盒店、外送店等诸多店里寻觅美食,说不定还能碰见康娘子呢!”

  司云大人笑道:“诸位莫急,以后我们水部若还有工要派,自然会寻康娘子,请她再帮我们整治膳食。”引得众人欢呼不已。

  乌橹和利南两人不打不相识,如今已经成为好友,共坐桌前畅饮美酒。司云大人喝了一口载驰酒,不由得抿着嘴赞叹:“康娘子这正店有载驰酿想必如虎添翼,等正式开张了我等必去捧场。”

  慈姑摇摇头:“这几天我正满汴京城寻觅合适的店铺,奈何百般寻不着合适的店铺,叫人无可奈何。”要做大酒楼,必须占地得大,租金也须得适中,这难就难在这里,城中的这种客流众多地段热闹之处都已经被酒楼占了,别人自然不会再次出租。

  司云略一沉吟:“我或许可以帮你。”

  “真的?”慈姑来了兴致。

  司云便细细道来:“我们都水监除了堤堰还掌管疏凿浚治之事,汴河边近金明池边有个地方正是我们都水监的。”

  他索性用手蘸一点茶水给慈姑画地形:“金明池旁有条河渠早年间是用作给金明池引活水,可后来这条河渠便因着建得比金明池低,无法给金明池引流而最终废弃,都水监上下也没有再填埋,可难就难在这里,这河渠被附近居民拿来倾倒杂物垃圾,臭气熏天,蚊虫满眼,都水监清扫也有难度,索性一拖再拖,将这条废渠闲置了下去。”

  慈姑一听便觉有意,她毫不在意:“我有法子,只是您这河渠我可去看看否?”

  第二天司云便带慈姑去瞧了一瞧,果然臭气熏天,如今虽然是冬天没有蚊虫,但能想到夏日的状况,司云充满歉意:“我也是忽然想着这件事,康娘子若是瞧不中,我再想想别的地方。”

  慈姑却摇摇头,当机立断:“就是这里了。”

  司云瞪大了眼睛:“此处除了垃圾还地势低平,娘子当真要这样?”

  慈姑点点头:“正是,我们现在便去办契书。”

  到了都水监,听闻慈姑要买这块地,水部的官吏们纷纷摇头,他们这些天也常在堤坝堂厨吃饭,与慈姑相熟,一个个好心来劝她:“莫要买那块地,那块水渠在我们这里放了快二十年都无人问津。”

  慈姑笑笑,许多人不知道有这般好事,而直到这好事的官员、大商贾们又觉得利益太薄而不屑去做,可她不一样,她为的是建造一个永久属于自己的酒楼,前期那些大投入便不算什么。

  水部的官吏们见她主意已定,便也不说什么,帮她以一千两的价格定下了这块地。

  慈姑直到怀里揣着地契出了水部,才大喘了一口气。

  一千两!

  汴京城里最便宜的酒楼也要三千两!

  她却只花了一千两就买下了这块地!!!

  她高兴得原地蹦了好几蹦,这才去寻张大官人。

  张大官人如今在闭关读书,慈姑十天半个月才去探望他一次,送去大松的信,再送些点心零嘴。其余不敢去打扰。可这次这桩事,却唯有交游甚广的张大官人才能帮她。

  果然张大官人听了她的描述,便知她要为何:“你可是要我帮你寻城中乞丐?”

  慈姑点点头:“若是别人自然是不愿接这活计,觉得又脏又累,可乞丐不同,因而只好来寻您帮忙引荐。”

  张大官人便指点她去寻白云飞:“你那炙肉店的房东白云飞可记得?去寻他,他这个人黑白两道通吃,城中乞丐也要卖他个面子。”

  这么厉害的大人物!慈姑记得这人上次安安稳稳吃莲花鱼包的样子,倒有些拿不住:“我与他不过一面之缘,他能将房舍赁给我已经难得,怎还会帮我?”

  张大官人大笑起来:“填平沟渠是造福百姓,白云飞侠客心肠,定不会袖手旁观,你再带几瓶载驰酿与他便是。”这次慈姑来探望他带有载驰酿,不过他发誓中举之前绝不饮酒已经戒了酒,适才闻那酒气扑鼻便知是绝世好酒。

  果然白云飞一听慈姑的来意便应允了:“我便叫城里的乞丐头子与你联络。”

  乞丐头子也很客气:“是白大侠的小友,那自然我们也不能慢待。”说定了慈姑花费一百两银子,又包三餐。于是许多乞丐们来到这块空地,一个个用铁铲推车,不过用了八天便将这块河渠处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

  随后慈姑又运来土沙请雇工来将土地填埋平整,为了消杀赃物,又埋了许多生石灰粉进去。最后才寻来汴京城里的建造商人,打算在此处建造起了酒楼。

  她并不打算在前头营造花园,而是紧着所有地皮尽数建起三座三层楼阁。

  楼阁间的庭院里营造起小小花园,花园以白沙铺地,但求干净整齐,种植竹子,幽篁翠竹,颇为风雅,还依据四季不同种植了不同花卉,为的就是能叫酒楼里四季花开不断,叫客人来了心旷神怡。

  门外头先是彩楼欢门,只不过别人家欢门都是彩缎,康娘子正店却是许多不曾见过的:她种了许多藤蔓,打算等春来让藤蔓缠绕着木制招牌,才显雅致。

  这招牌是慈姑请濮九鸾特别写的,上书几个大字“康娘子正店”。

  她打算在夏天便先叫附近花木商人在湖里种了许多荷花,如此一来推开窗棂,后头尽是花园。

  因着地势坑洼,又将楼阁修建出去,这楼阁就似悬挂在半空一般。

  再修建一条短廊往湖边蔓延,短廊左右各两间雅阁,这房里四面开窗,即便是不进雅阁,走在走廊里轻纱曼妙,便是颇有意趣。走廊尽头还有个小小码头,上面停泊游船,若是兴致大好,可坐船直入湖边,顺着湖水游湖。船上有与店中相同的菜式,为的就是叫客人游湖时也能品尝到酒楼的美味。更绝得是可沿着汴河去康娘子名下任何一家店,得到款待。

  等进了每层雅阁打开窗户便见莲花,二楼更有趣味,窗外特别设置了一排木桩,正好放各种花卉,楼里更是准备放置各色花卉绿植,繁花绿茵满眼。如今是冬日虽不见花草但可想见到了春日更是繁花似锦。

  熙春楼的扈春娘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慈姑要开大酒楼的消息,还特意遣了心腹相问:“可要给娘子送几个妓子?”

  这不是她唐突慈姑,而是如今汴京城里正店酒楼皆是这般做派,都养着或雇着些浓妆姬子,站站在主廊上帮酒楼招揽生意。

  慈姑摇摇头:“帮我谢过扈春娘好意,只不过我康娘子正店靠得是美食招揽生意。”

  女子出来做生意本就为难,若帮着男人践踏自己同类,那着实是自轻自贱,她虽管不到众人,可却能自己做到。

  正店酒楼一天天修建起来,眼看便要到第三次审核的时间。

  尚酿局第三次审核有趣,是要审核酒楼及酒楼中的茶饭量酒博士。

  这些茶饭量酒博士招呼客人,点菜送往,算得上是酒楼里重要一环,因而也要着重审核。

  慈姑却不慌不忙,她店里最不怕审核的,便是这些伙计。

  可有人不这么想,唐卫自打上次当众失了面子便一直在家暗暗嫉恨慈姑:“哼,今日这审核我必不会叫她过去,牝鸡司晨,还能叫她好过?”

  有的男子便是如此,自己不如别的男人那便乖乖儿屈服,可一旦发现自己不如个小娘子那便勃然大怒,不是造谣污蔑便是生事陷害,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自己就是比不过小娘子的事实。

  唐卫打定了主意清点了一笔银钱,便试图去收买慈姑店里的活计,他先请自己麾下几名心腹厨子出面去寻慈姑手下几坊的厨子们聊天谈心。

  汴京城里的厨子们关系盘庚错节,那个是师父,这个又是师弟,互相嫁娶女儿有姻亲,自然很快便攀上了关系,一起喝酒吃肉好不痛快。

  酒过三巡双方都有些上头,唐家厨子们便开始试探起来:

  “兄弟,这天下东家一般坏!我们不过是个干活的,可莫要为他卖命!”

  以他们的世俗经验,这般说话很快就能引起共鸣,而后只要等着康娘子店里的厨子们诉苦便是。

  谁知这些厨子们不按照常理出牌,立刻摇头反驳:“谁说的?我们东家康娘子就很好!”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还有六千字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