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陈振龙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30      字数:2246
  收到消息之后,他便连忙来到港口附近准备了解情况。

  当看到炮击之后,这国王腿都软了。

  他刚想登船然而,就在这时那船主便从船上下来了。

  看到有人下来,那国王连忙上前躬身问道:“敢问这是天朝的船只吗?”

  船主趾高气扬的说道:“是啊,怎么了?”

  那国王满脸堆笑,像是被见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一般。

  “不知天朝船只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赎罪。”

  那船主也从未有过如此经历,背后一百多条战船撑腰,面前高高在上的一国之主就像是孙子一样在自己面前点头哈腰的。

  船主一边享受着这种舒适的感觉,一边说道:“好说好说。”

  客气两句之后,那国王便奔向主题,对船主问道:“那个……不知,天朝船只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啊!”

  “苏门答腊,只是小国,如果天朝有什么事情要苏门答腊帮忙的,我们一定全力帮忙。”

  “如果我们有什么做的不对,或者让天朝不满意的,您也一定说出来,我们保证改正。”

  听到这话,那船主嘿嘿一笑说道:“嗯,既然如此,那你们便将欠我们的七条船的番薯全都给我们装船吧。”

  “番薯?欠你们的?”虽说那国王不太明白情况,但是他还是大手一挥对着手下说道:“快快快,装番薯,将所有的番薯全都拉过来装船。”

  一声令下,数不清的本地土著开始往船上装番薯。

  看到这一幕,那船主冷笑一声,随后大摇大摆的又回到了船上。

  那国王自然是一头雾水,他看着来者不善的明军战船,再想到刚才船主说的话,当即明白了过来。

  肯定是有人拿着之前的命令,敲诈明朝过来的船只,结果这次遇到铁板了。

  “妈的,给我查,究竟是那个混蛋王八蛋将天朝的人给得罪了?”

  很快,负责和沈元清商谈的官员,以及查封不让船主装船的官员便被押到了国王面前。

  国王自然是对他们破口大骂。

  而当知道,自己得罪的是天朝的朝廷的时候,那几个人全身上下也斗如筛糠,有几个还直接尿了裤子。

  “陛下,这应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快随我去给天朝请罪。”

  随后,那国王便带着几个臣子来到了明朝船队之中。

  负责接待的依旧是那船主,当得知国王来意,那船主只是淡淡的说道:“知道了,这人还是交给你们处置吧,我们就不插手了。”

  “但是,如果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我大明的大炮,瞄准的就不再是沙滩,而是你的皇宫,知道了吗?”

  此话一出,那国王如蒙大赦,对着那船主就开始磕头:“知道了,知道了,谢谢天朝上差,谢谢天朝上差。”

  “好了,快下船吧,我们装完了船还得走呢。”那船主摆了摆手,示意国王离去。

  那国王也听话,直接便下了船,随后,他直接下令罢免了那几个官员,然后严令,任何人不得再为难大明的人,如果出了事情,自行负责。

  然而,这件事还不算完。

  在那些官员被罢免之后,他们在七天之内全都离奇死亡了。

  其中两个人是中毒死的,一个是被蛇咬伤的。

  还有两人失足跳崖死的,一人是落水溺死的。

  最后那个负责和沈元清谈判的官员,也是下这个套的罪魁祸首。

  他死的最惨,听说是有一天肚子疼,然后就开始揉肚子,揉着揉着,肚子就破了,然后五脏六腑出,遂死

  如此惨烈的死法,也着实少有。

  这事自然是精通暗杀的沈元清让人干的。

  虽说把人交给国王处置也算是给了那国王一个面子,但是当国王的处置不能够让沈元清满意的时候,他也不介意帮助自己满意一下。

  与此同时,吕宋的红薯收购也接近了尾声。

  吕宋的人,也不知道目前大明已经拥有了红薯,他们还想藏着掖着。

  负责去吕宋采办红薯的是一个叫陈振龙的秀才。

  之前他也多次想要从吕宋带红薯回国耕种,但是因为吕宋也对大明进行封锁,所以一直都没能成功。

  几次尝试被人发现了不说,还挨了好几次打。

  一直到后来,才通过将红薯的胚芽绞进绳索之中偷偷带回国。

  而这次他不同,他这次就是过来买红薯的,而且是大摇大摆的。

  和沈元清不一样,陈振龙来到吕宋之后,直接从三沙城调集了八十多条战船,两万多名士兵过去撑场子。

  那些士兵们看着,陈振龙就这样慢悠悠的,大摇大摆的无视吕宋所有的规则,将红薯装上了船只。

  而那些平日里耀武扬威的本地土著,以及西方的殖民者们,在大炮的火枪的威慑之下,屁都没敢放一个。

  就这样,沈元清和陈振龙将东南亚大量的粮食,全都运送到了辽东。

  这也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还是东瀛、朝鲜两地的粮食。

  这些粮食之中也已番薯居多,毕竟大米这东西,好吃而且放在家里一时半会也不会坏。

  而红薯这种东西,反正价格也不低,卖出去也挺赚钱的,所以大量的红薯粉便充斥着金州的市场。

  那些本地商人们疯狂囤货。

  而就在这时,杨若虚和朱慈烺也开始加紧收缩这张覆盖庞大的大网。

  他们从原本稳定的正常销售,变成了三天一抛售,五天一抛售。

  并且,抛售的数量也开始上下大规模浮动,这次抛售一万担,一次抛售,可能就只有一百担。

  这种抛售方式,露出了一种后劲不足,正在全力筹措粮食的假象。

  就这样,金州、盖州、锦州三个经济情况比较好的城市,掀起了一场屯粮热。

  家中只要有点银子的就会赶着去购买粮食,生怕去晚了粮食就买不到了。

  与此同时,陈家也终于开始动用自己的底牌进行粮食购买。

  因为朱慈烺严令,所有粮食购买必须通过现银,不收银票。

  所以,基本上不存在造假的问题。

  陈家每天出去的银子,都是几万几万的。

  目前,他们陈家的家产,已经有四分之一买成了粮食,这在之前简直是陈平安不敢想象的。

  因为陈家很少通过粮食赚钱,他们更多的还是通过对外贸易,以及垄断贿赂进行赚钱。

  这种大规模收购粮食的操作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