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入城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22      字数:2215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别看今天闹得欢,将来肯定拉清单。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总之,那些曾经说过的谚语全都应验了,一群人群情激奋,细数着眼前这人的罪过。

  而那个镇长被骂的根本抬不起头来。

  眼看着差不多了,朱慈烺开口道:“将他的绳子解开,丢进去,让百姓们打死他。”

  作为一个司法者,这自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法律至上,就算我他犯了死罪,也应该明正典刑,让人斩首示众。

  让老百姓们活活打死,这实在是太残忍了。

  可是,朱慈烺不是个司法者,或者说现在的大明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个正常的司法秩序,所谓乱世用重典,只有用血淋淋的尸体才能够震慑那些心中满是投机取巧的走狗之辈。

  很快,那镇长的绳子被解开,随后他被丢了下去,一群愤怒的老百姓全都挤了过去开始殴打,几百人殴打。

  距离近的还能上拳头,距离远的,也只能是用鞋底子砸了。

  (当时台湾人穿的大多都是木屐)

  等人群散去的时候,那镇长都已经成了浆糊,当然因为太过混乱,老百姓们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都是误伤)。

  随后,再朱慈烺的主持之下,那镇长的家中被抄了,获得的财务,全都分给了本地的农民,他家的那些混蛋亲戚们,则交给了王子昂一一审判。

  有过人命的就地处决,只是为虎作伥的关监狱里面,好好劳作。

  此时的朱慈烺也算是过了一把义军的瘾。

  早就听说过,那些义军劫富济贫,杀贪官污吏如屠狗。

  但是,之前因为身份问题,朱慈烺更多的还是使用正常手段惩治贪官污吏,今天他也算是享受了享受这种感觉。

  就在朱慈烺兴奋的时候,几个士兵们来到了他的面前。

  “殿下,冯将军已经攻克了台北城,他留下了一千人看着俘虏,正准备去台南呢。”

  朱慈烺闻言连忙对一旁的沈元清道:“你带着一千人去台北接手俘虏,告诉冯天毅,火速乘船攻下台南,所有人不得放过。”

  冯天毅手上本来就没多少人,虽说火器先进,但是英国人火器应该也不会很差,所以朱慈烺连忙派出自己的一千人看管俘虏。

  反正他清理这些本地官员,也用不上太多的人。

  随后,他又对王子昂说道:“剩下的人就交给你了,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清扫,所有地主恶霸一个也不放过全都给我审判。”

  “还有那些投靠倭奴、洋人的官员们,也都一个不要放过。”

  王子昂经过这几年的历练,也不再是那个只知道数学的愣头青了,他也有了一定的执政能力。

  将事情交给王子昂,他也放心。

  随后,朱慈烺便带着几十个人一路向着台北而去。

  等他赶到台北之后,冯天毅已经带着人登船向着台南的方向走了。

  而沈元清则正看着那些俘虏。

  来到这些已经被晒的半死不活的俘虏们面前。

  朱慈烺高声问道:“那个是宫本武藏?”

  这些人你看我我看你,全都不说话。

  “先指出宫本武藏者,有赏。”

  此话一出,众人全都激动起来,他们看看这个瞧瞧那个,拼命的想要找出来宫本武藏。

  然而,宫本武藏早就成了马蜂窝了根本没有。

  就在这时,李政男站起身来说道:“大人,我知道宫本武藏在哪里?”

  朱慈烺看向灰头土脸的李政男问道:“你是谁?你怎么知道宫本武藏在哪里?”

  李政男闻言谄媚一笑说道:“大人,我是李政男,那宫本武藏之前和我分手之后,就一路向东城跑了。”

  这时,旁边的沈元清说道:“殿下,听冯天毅将军说过,东城那边有一群倭寇,被打成了筛子,想来应该是他们。”

  朱慈烺听到后点了点头,再看李政男一副点头哈腰的样子,这时朱慈烺才猛的想起来,那倭贼头头宫本武藏不过是他第二要抓的人,这李政男才是头号王八蛋。

  不过,为了防止抓错人,朱慈烺又笑着问了句:“你就是李政男?这里还有没有其他的李政男?”

  李政男摇摇头:“大人,就我一个李政男,这些人都是我的手下,我已经准备了十万两银子和十八万担的粮食孝敬您呢。”

  此话一出,朱慈烺就知道没错了,就这小子。

  他一挥手道:“抓起来,先吊着。”

  “哎!大人,为什么啊?我是要孝敬您啊。”李政男心急如焚,他不知道眼前这个笑眯眯的男人为何突然翻脸,于是连忙呼喊。

  朱慈烺听到这人说话的声音便全身起鸡皮疙瘩,他强忍着杀掉他的冲动说道:“堵住嘴巴,再多说一个字割了舌头。”

  说话间几名士兵已经来到了李政男旁边,臭袜子堵住嘴巴,后者差点没熏晕过去。

  随后,抹肩头拢二背,猪蹄扣系上,洁白的明字大旗竖了起来,那李政男直接大头朝下给吊了起来。

  首恶抓住了,接下来就是那些为虎作伥的狗腿子了,有城中老百姓们佐证这些人,自然也都没跑了去。

  朱慈烺的处理结果还是一样,手中有人命官司的直接杀了了事。

  没有人命官司的统统抄家,没收全部财产,本人充军当苦力。

  而对于那些士兵们的处理方式,朱慈烺一时间有些烦难。

  很多士兵们都是年轻人,这些人十几二十岁,听了什么自由民主的口号头脑一热,就当了狗腿子。

  这些人如果干掉实在是不至于,可是就这么放了,也不像话,毕竟这些人属于亲西方的激进分子,属于社会不稳定因素,放了之后,难以保证会闹腾出什么大事来。

  朱慈烺思来想去,随即下了一道命令:“想办法给辽东传个信,让辽东派军舰来将这两千人弄去辽东,让他们劳动改造。”

  “改造成功之后,还能回台湾,改造失败就留在辽东吧。”

  按着朱慈烺的意思,是让这些人看看辽东的情况,然后这些人便将西方那套忽悠人的理论看明白了。

  然而,朱慈烺低估了那些洗脑的西方言论,这些人去了辽东之后,不仅没改造成功,到最后还给朱慈烺惹出了一个巨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