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军队改革的可能性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19      字数:2282
  考试,这东西是个人就遇到过,而且经常会伴随着皮带抽打,以及各种哀嚎。

  当然也少不了奖励。

  每每谈到考试总会有一些人深恶痛绝,觉得压榨孩子天性,束缚思想,等等等等。

  总之一句话,这玩意不行,是垃圾,千人踩万人骂。

  但是,不管你是怎么骂,怎么踩,考试确是雷打不动的就呆在那里。

  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都是一个模样。

  只不过考试内容从四书五经,变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之类的。

  这并不是当官的人都傻,都不明白考试的坏处,而是,在时光机器没有发明之前,没有人知道你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也想不到其他能够更加公平的选择社会精英分子的办法。

  而考试虽然束缚天性,虽然束缚思想,但是确是相对公平的。

  你只要好好读书,努力读书,未来就能够有更多的可能。

  知识改变命运绝对不是废话。

  所以,朱慈烺也只能继续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当然,需要什么人才就是让什么人才去选拔,而不是让学现代医学的用一些让人头大的各种数据,去考那些英文字母都不认识的老中医。

  这也是现阶段朱慈烺能够想到的最有效,最简洁的途径。

  当然,目前他治下只有辽东这一个地方,这种方法自然有效,未来要是面积扩大肯定还要进行修补改革。

  说完了基础公务员,朱慈烺接着说道:“三年一次大考,这便是更高级的公务员考试,品级也不加限制,同样还是你们自己设计考试科目,自己进行考试。”

  “当然,参加过初级公务员考试的也能够来参加高级公务员考试。”

  “这一切的总负责人就让……徐胜年,你来办吧,你成立人事部,每次考试,你都要让三个以上的人盯着,不能徇私舞弊,同时人员调动也要让你掌握。”

  听到这话,徐胜年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这哪里是人事部,这分明就是吏部,所谓总负责人,就是吏部尚书啊,那可是天官,除了内阁之下的第一人。

  看着徐胜年震惊的样子,朱慈烺接着说道:“好好干,不行我就换人。”

  “是,殿下。”徐胜年并没有推辞,而是应承了下来。

  其实他干这个也是相当合适的,首先这家伙状元出身,智商不用担心,而且也镇得住场面,其次为人清正廉洁,不收黑钱。

  还有就是,这个人事部虽然和吏部一样,但是比吏部的权利要小很多。

  现在朱慈烺地盘没多大,他这个人事部长撑死了也就管几个知县,还不如巡抚管的人多。

  “好,既然如此,那三天后,你也给我交一份计划表出来,告诉我三年之内你能干成什么样。”

  “是!”徐胜年坐了回去。

  随后,朱慈烺又看着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笔记。

  顺着最上面往下看,接下来,就是推行兵役制度,以及进行兵役养老金政策了。

  自古以来,当兵的要么就像是北宋那样,是个混饭吃的地方,要么就和大明那样,世世代代都是干这个的,没办法转行。

  一直到现代,才有了改变。

  变成了兵役制度,即义务兵和职业军人。

  现在的义务兵情况是,全体符合义务兵年龄的公民(不论男女)都有义务参加兵役。

  也就是说,一旦发生战争,国家需要兵源,所有适龄人员,一声令下都需要上战场,没有任何推辞的理由。

  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这种情况,如韩国、印度、还有中国的台湾地区。

  这些地方的年轻人,一听说当兵,几乎都要吓得尿裤子,比让他们上刑场还难。

  而中国的情况则是,你想当兵,都不一定能够当的上。

  因为精简裁军的问题,目前国内招募新兵基本上都是高中生打底,毕竟现在都不玩冲锋穿插了,而是火力覆盖。

  去了首先得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初中生和文盲根本搞不明白。

  据说,某些人才聚集的地方想要当兵,还得找关系送钱才能去。

  需要注意的是,义务兵是没有工资的,只有补贴(几百块一个月)。

  两年义务兵之后,就可以选择光荣退伍,然后领取一定的退伍费(并不多几万块钱)。

  当然还能够转士官成为职业军人,这样就有工资了。

  从中国的踊跃参军到找关系走后门,到为了避免参军各种耍花招,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当然,除了宣传参军光荣之外,还有很多实惠的政策,比如对善待军属,保护军婚,代缴学费,军人退伍贷款优惠。

  朱慈烺自然是想要照搬这一切,毕竟现如今,他的士兵基本上都是职业军人,未来的很多事情也得不到保障。

  想要让所有人都死心塌地的为他卖命,各种政策也要跟得上。

  而且,义务兵这种政策肯定也要推行。

  但是,看现在这种情况,想要推行这些政策,没钱肯定是不可能的。

  而现如今改革了这么多,如果再进行军队改制,短时间内怕是不行了。

  思来想去,朱慈烺还是将这一条划掉,准备留在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三年计划上提出。

  接下来,朱慈烺又说道:“下面就是你们想要听的了。”

  “目前财政收入还算稳定,我准备提高官员们的工资。”

  “毕竟,太祖爷定下的工资制度实在是太低,现如今这二百多年也过去了,现在也应该修改一下了。”

  “徐胜年,这件事你也整理一下,将各级官员们的日常花销,统计数据,还有各种财政补贴都要写出来。”

  “想要人民富裕,首先要让那些当官的手头宽裕。”

  “如此一来也就不至于将他们逼到贪污受贿的路上来了。”

  “当然,提了工资之后,如果再发现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一律严惩不贷。”

  听到这话,这些官员们也算是松了口气。

  别看之前朱慈烺当太子的时候,能够和他们打成一片,成为一派。

  但是,现如今朱慈烺单干之后,他便成了老板,而下面的这些人便成了员工。

  很多时候,老板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是对立的,有的老板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压榨员工的利益。

  而朱慈烺这边更麻烦,他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还要考虑国家、百姓的利益,更为复杂,不过他不是个自私的家伙,懂得利益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