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三年计划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19      字数:2229
  各部门的情况都汇总了起来,朱慈烺微微点了点头,随后开口道:“这段时间,我制定了一些改革方案,大家讨论一下,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意见,之后便付诸实施。”

  说罢,朱慈烺在背后的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字。

  “第一个三年计划。”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皆是不明白什么意思。

  这时朱慈烺开口道:“所谓三年计划,就是给咱们设定一个目标,三年之后的目标,比如,税收要达到多少,存粮要达到多少,兵器火器要达到多少。”

  “类似于之前张居正制定的考成法,不过张居正的考成法是一年一考,过于严格,现如今,我们经过讨论之后,要进行三年一个计划目标,进行规划前进。”

  听到朱慈烺的解释,下面的人表情有些复杂。

  关于考成法,可谓是名留青史,一些人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却绝对被考成法整过。

  打到设置工作目标,要求时间完成,小到上班打卡记考勤,这些都是考成法的一部分。

  当初张居正改革就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推行一条鞭法,将税收全部折算成了白银,让国库充盈,可支出十年。

  其次,就是考成法,给下面的人制定目标,当时也没什么招商引资开办工厂之类的,主要政绩就是收税。

  在考成法推行之前,假如你是个知县,只要你没碰上什么通天的大事情,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就能报上去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太平盛世的工作报告。

  至于税收,看情况吧,今年收不齐了,明年补上就行了,没关系再接再厉。

  而考成法推行之后就不行了,除了日常工作之后,税收更加严格,没个地方都有指标(类似于摊派)。

  知县收不齐连累知府,以后收不齐连累布政使。

  然后按着考成法,布政使官降一级变成知府,知府改知县,知县也降级。

  如此一来,虽然极大的提高了官员们的工作热情,将那些混日子的官员,全都剔除了出去,但是问题也很大。

  因为知县也不种地,为了收税不被赶回家种红薯,所以只能让手下去压榨农民。

  正常年头还好,能够交足税收,可是到了灾年就不行了,吃的都没有,哪里能缴税呢?

  但是朝廷不管,要么缴税要么滚蛋。

  这还是厚道的官员,有些不厚道的官员,鸟不拉屎的地方,也敢多上报银两,如此一来,他们政绩上去了,可以升官发财,百姓们就只能拿自己吃的粮食换银子缴税。

  而指标这玩意上去了就下不来,毕竟人家能收十万两,你凭什么收五万两?

  所以,张居正让朝廷税收增加的同时,也让百姓们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后来首辅申时行废除了考成法,至于一条鞭法也在后来消失了。

  原因也很简单,全都收银子之后,官员们的额外收入被压的很低,很难钻空子捞钱。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天下第一猛人,谁不服灭谁,皇帝都捏着玩,死了人走茶凉,也就没人管了。

  说起来也是悲剧,要是万历皇帝一直励精图治干四十多年的话,别说一个努尔哈赤,就是一百个努尔哈赤也不行。

  只可惜,太懒了。

  朱慈烺不懒,而且他也知道民间疾苦,最重要的是,他的三年计划,并不准备将计划压到税收上面去。

  工业化和科技化才是重中之重,种地的粮食够吃的,再储存一些也就够了。

  当然,这三年计划也不是他构想出来的,而是曾经的计划经济。

  当年的计划经济,让苏联从一穷二白变成了可以和德国美国掰手腕的顶尖国家,也让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谓是居功至伟。

  不过,因为大明的变局已经临近,五年计划实在是有点赶不上,所以朱慈烺才抓紧时间缩短到了三年。

  而下面的官员们脸色复杂自然也是觉得,这种设定目标的方式方法,有些赶着他们向前走的意思。

  不过朱慈烺确是不管那些,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不过他也并未过于强行,而是开口道:“怎么,觉得不好?”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李贤开口道:“殿下,这考成法虽好,但是却也容易让各级摊派严重,现如今我们刚刚稳定下来,应该轻徭薄赋,让百姓们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好。”

  听到这话,朱慈烺大手一挥道:“轻徭薄赋这个词语不太恰当,我看应该是免徭减赋。”

  听到这话,众人全都大吃一惊。

  自古以来,种田纳税就是天经地义。

  所谓百姓的三座大山,就是人头税、田税还有徭役。

  徭役就是免费给国家干活,想要不干活就得交银子。

  人头税和田税好歹还有个说法,你家几口人,家里有几口田,还有个章程。

  可是徭役就麻烦了,这时候也没个钉钉打卡,干没干活全都是看人家给你记不记。

  说你干了你就干了,说你没干你就没干。

  有些地方的官员甚至将徭役卖给了商人,自己赚取钱财。

  如此混蛋王八蛋,当真是该死。

  所以,朱慈烺便打算一刀将这徭役砍掉。

  然而,此话一出,李贤确是大叫一声说道:“殿下万万不可,徭役要是废除,那咱们每年至少要增添两三百万两白银,这个支出空挡从哪里来填补?”

  自古以来,户部就是个管家婆,丈夫(皇帝)想要花钱,管家婆就得拦着,就算拦不住了,也得打折扣。

  说话一百打个折八十五十。

  所以,朱慈烺和侯询、黄道周的关系都一般,不过私仇确是没有。

  现如今确是变成了李贤。

  见李贤如此激动,朱慈烺也明白他激动并不是没有道理,徭役对百姓一千个不好,一万个不好,但是总归几千年下来了,也没人动,一直到封建王朝彻底完蛋都还有。

  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绝对不是废话。

  很多小工程徭役就能干了,可是如果要是动用工程队的话,成本就从零变成了成百上千两的银子。

  如此一来,财政支出就会大大增加,到时候,财政崩盘,这好事就变成坏事了,所以就算是主张摊丁入亩的雍正皇帝也没有动徭役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