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虚弱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15      字数:2190
  给他们送钱的自然不是朝鲜人,就算是他们想送估计也满足不了那些人的胃口了。

  给他们送钱的是那些士族们。

  现如今,斗争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在他们眼中,只要能够威胁到朱慈烺的观点和意见他们就无条件支持。

  再说了,本来就是天朝上邦,这时候拉小弟一把自然是理所应当,谈钱多伤感情。

  反正就算朝鲜人送钱过来也到不了他们手中,而花了朝廷的钱也不从他们口袋中掏出去,所以这些人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就这样,滑稽的一幕出现了,就在几个月前,还是这些人拼了命的阻挠出兵,现如今,确是说出天朝上邦,帮助弱小是理所应当的屁话。

  如此无耻,当真是混蛋至极。

  而此时坐在皇位上的崇祯,在看到侯询这个东林党领袖被反对的时候,立刻意识到了朝廷中,不知不觉的已经出现了第三股的政治势力。

  现如今,朱慈烺曾经的太子党虽然身居要职,但是却也属于无根之萍,东林党自然还是最大的党派。

  现如今,这些言官自发的组成了一股力量,几乎直追东林党。

  崇祯暗暗心惊,他不明白这股力量为何突然出现,这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作为一个不受控制的力量这必须打压一下。

  “咳咳!”他刚想说话,但是却又剧烈的咳嗽了起来,他连忙用手帕接住,然而,一股鲜血确是从他口中喷涌而出。

  瞬间便染红了手帕。

  一旁的王承恩看到这一幕之后瞬间瞪大了眼睛。

  “陛下,您……”

  崇祯不着痕迹的擦了擦嘴角的鲜血摆了摆手道:“没事。”

  然而,此时的他再想要训话,却也是中气不足了。

  朝堂之上,以侯询为首的东林党,此时还在和那些人争吵。

  梁储、李贤等人也站在了东林党这边,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了必须要给银子。

  双方争吵的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崇祯对王承恩小声说道:“退朝,随后直接下旨让内阁批驳朝鲜王室。”

  听到这话,王承恩连忙尖声道:“退朝!”

  朝堂之上,大家本来还吵的不可开交,王承恩这一嗓子确是将所有人都给震慑住了。

  这下也不用吵了,大家齐刷刷的给崇祯跪拜:“吾皇万岁。”

  现如今,崇祯对自己的权利也算是了如指掌了。

  明朝虽然对皇帝的权利多有束缚,但是只要搞定了内阁,皇帝说话也还是算数的。

  那新兴势力虽然势头正猛,但是内阁之中,还是侯询以及太子党说了算的。

  只要圣旨下达,也就没什么事了。

  回到皇宫之中,两名太医当即被召集了过来。

  那太医经过诊断之后,开口道:“陛下,您这是积劳成疾,再加上肺部干火,所以才形成的血痰。”

  “老臣这里再给您开个药方,您煎服使用,必定可以药到病除!”

  崇祯并没有多想,只是点了点头。

  随后他便虚弱的沉睡了过去。

  自从朱棣之后,明朝的皇帝就一直寿命不长。

  其中自然有基因遗传问题,但是也逃脱不了一些人有意为之的干系。

  尤其是正德皇帝以及天启皇帝。

  这兄弟二人一个三十来岁连个孩子都没有便落水生病去世了,一个才二十来岁便也是落水去世。

  而著名的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每天吃仙丹,还活了好几十岁

  这其中自然是有着很多猫腻。

  不过对于这些事情,崇祯确是并没有多想,也只能听之任之。

  另一边,内阁的动作也很快,侯询亲自下场,用八股文写了一篇文章将朝鲜国王骂了个狗血淋头,并且还做出威胁,如果不按着之前定下的计划行事,就直接让辽王撤兵。

  就这样,朝鲜国王算是安静了下来。

  与此同时,朱慈烺也不得不稳固后方,同时稳步推进自己在朝鲜战术,慢慢的剪除掉倭奴在朝鲜其他地方的羽翼。

  陆地上的大局基本上已经定型了,在没有意外情况发生的话,倭奴被打的只剩下三座城池坚守。

  等明军重新积蓄力量之后,就能发出雷霆一击。

  然而,到了那个时候,倭奴还有第二条路走,那就是撤退。

  他们三个挑选的地方可谓是相当精妙,全都毗邻河道,能够在战争失利之后,便乘船撤退。

  而明军也不能直接陆军变海军,乘船去追击。

  所以,想要将这些人一口气堵死在朝鲜,就必须在海上获得完整的胜利,掌握住治海权。

  如此一来,才能够在对方想要乘船逃跑的时候,痛打落水狗,

  而另一边的日本,也急于想要在海上获得胜利,以此来弥补陆地上的劣势。

  就这样,双方的重心从陆地上来到了海上。

  和几十年前不同,这次只有大明和日本在海上交手,哪位朝鲜人中不世出的名将李舜臣已经烟消云散了,而朝鲜水军之中自然也没有继任者。

  明朝的水军主将是郑成功,以及俞家军统领冯天毅。

  之前重心在陆地上的时候,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朱慈烺将冯天毅从海上叫道了陆地上,现如今重心转移,这家伙自然又回到了海上。

  而冯天毅觉悟也很高,二话不说便直接动员手下来到了海面之上。

  而俞家军的兄弟们也十分兴奋,显然这些人心中也憋着一股子气。

  原因很简单,虽说俞大猷将军训练的三才阵和夺前蛟阵十分厉害,但是和已经半现代化的鸳鸯阵还是差一个级别。

  所以在陆地上战斗,俞家军虽然也能大规模杀伤倭寇,但是却也无法完全的超过戚家军。

  而作为明朝最精锐的水师舰队,俞家军的海上功夫,才是最厉害的。

  于是,这些人自然不会卻战,反而是像是磕了兴奋剂一般就等着和倭奴决一死战了。

  俞家军有一万多人,而郑成功的水师,满编的情况下也有两万多人,再加上担任后勤任务的一部分山东军。

  明军的本钱总计五万多人,各类战船则足有四百多艘,其中还包括郑成功为了适应国际环境,而特意让盖州船厂赶工制造出来的新式战舰。

  就这样,带着这些玩意,明军来到了朝鲜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