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疑兵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14      字数:2206
  文书上都是一些不紧不慢的事情,大部分也都已经做出了批注,朱慈烺只需要签字盖章即可。

  朱慈烺一边翻看一边问道:“多尔衮那边有没有动静?”

  王子昂摇头说道:“没有动静,不过有一本文书上倒是说,有不少女真人好像向着辽东更北方去了,不过人数确是不知。”

  不一会,朱慈烺便看到了那封文书。

  那是徐尚真汇报的消息,据说是有大批女真骑兵从沈阳出城之后,一路向北离去,人数应该在万人之上,并且携带着各种兵器。

  但是具体情况和去向确是不知。

  上面也有着批注,是杨若虚的笔迹。

  “继续侦查,如有情况,当即汇报。”

  之前明军主动出击重创了女真,还莫名其妙的干掉了洪承畴,按着多尔衮的性格应该不会善罢甘休,起码也要游行一番。

  然而,这次他确是没有动静,而辽东北部,除了更加寒冷之外应该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了,朱慈烺思来想去最终自语道。

  “估计是去辽东北部绕道蒙古找林丹汗的麻烦去了吧。”

  看着杨若虚的笔迹,朱慈烺忍不住提笔给杨若虚写了几笔:“切勿忧心国事,腹中胎儿要紧。”

  朱慈烺出来之前,杨若虚的肚子已经是鼓鼓囊囊了,根据朱慈烺估算,最多明年开春,杨若虚也就要生产了,都这个时间点了,她还帮着自己处理这些事情,当真是让人担心。

  关心完了杨若虚,朱慈烺又在文书上批注道:“如果时机成熟,可以选择在盘锦提前修筑城池。”

  盘锦这城池已经规划很长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有很好的机会进行修筑,现如今女真元气大伤,而且他们的一部分兵力还去了辽东北部,如此一来多尔衮就更没有力量去阻止明军建城了。

  所以,原本打算明年春天开工的工地,似乎也能提前开工了。

  随后,朱慈烺又打开了一封。

  这信是郑成功日常汇报情况。

  自从朱慈烺决定和倭奴谈判之后,他便让人告诉郑成功,暂时不要行动,等待消息再给他们搞事情。

  之后,郑成功便隔三差五的给他写一些情况报告。

  根据这报告上说,倭奴济州岛突然少了很多战船战舰,去向不明?

  看着这文书,朱慈烺突然陷入了沉思,朝鲜海峡就这么一大块地方,这些战舰能去哪里?

  他们不会真的想要效仿山本五十六,突然偷袭镇江或者金州的港口吧。

  朱慈烺咧开了嘴。

  现在朝鲜和日本打的热火朝天,原本在这两个国家航行的船队全部都跑到了大明,而又有产品,又有白银的金州港自然是最佳选择,虽然这里距离战区比较接近,但是那些外国商人确是不认为日本会在未吞下朝鲜的时候,进攻大明,开辟第二战场。

  所以那些商人自然而然的便将金州作为重要的港口,大家基本上都去哪里停泊、做生意、获得补给品。

  哪里的船只早就已经满了窝,以至于一直充当军港的盖州港,也不得不担当分流任务。

  同时,位于盖州的火器工厂,也趁机开始推销自己的火炮火枪,虽然现如今大明的火枪还没有和西方的火枪拉开差距,但是却也已经超出去不少。

  所以,这些军火销量是相当不错,这也是继肥皂之后,朱慈烺手头上又一个暴利产业。

  此时的朱慈烺,也算是巴不得倭寇突然袭击金州港,然后将那些原本中立的外国商人全都拖入到战争之中。

  如果能够将这些人都拉进来,那日本和朝鲜的海上交通就会在第一时间被明军切断,到那时,加藤鹰正这些人,就会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

  想到这里,朱慈烺批注道:“通知、山东、天津、镇江等地严防死守,同时,对方如果进攻金州港,则不必第一时间反应,等那些外国商人损失惨重之后,再出来收拾残局不迟。”

  批注完这两个关于军情的文书,其他的便基本上都是关于民生民政方面的事情,包括明年番薯土豆的种植比例,以及工厂修建的规模以及选址。

  还有一些从山东等地逃荒过来的流民如何安置等问题。

  这些问题文书,基本上都有徐胜年处理批注过了,朱慈烺只不过是看一眼之后,便签字盖章。

  将这些文书全都处理完毕之后,朱慈烺便又还给了王子昂,让他抓紧时间将这些文书送回去。

  此时,刘汉勇、吴三桂等人正在安排明军清理城池,储备粮食,硕大的衙门之中,便只有朱慈烺和于谦二人。

  此时的后者正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想着什么事情。

  说起来,二人也很久没有如此单独谈话了,于是朱慈烺开口道:“廷益兄,在想什么?”

  于谦听到朱慈烺的话,猛的抬起头,随后释然一笑说道:“没什么,只不过在想一些政令罢了。”

  “现如今,有你在辽东,我大明的财政方面可算是解脱出来了,现如今各省也算是富裕了一些,我正准备再征兵十万,彻底将李自成和张成功二人歼灭。”

  “我想,你到时候,也应该将那多尔衮的人头取了下来吧。”

  “等到那时候,我二人也就能彻底休息了。”

  听到于谦的构想朱慈烺也笑了出来。

  现在他们抗倭援朝,纯属是意外中的意外,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这回事。

  而现如今看来,确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全的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李自成不会攻下北京,满清也不可能再入关造成无边杀劫。

  现如今,自己只要稳扎稳打,就能够彻底让明朝从这覆灭的危机之中走出来。

  只不过,具体能够帮助大明续命多少年,实在是说不准。

  土地兼并依旧存在,各大地主豪绅依旧在压榨着那些苦巴巴的最底层的人民。

  而那些士族更是在操控者朝廷,操控着一切的舆论力量,任何敢于和他们开战的人,都将遭到毁灭,就算是太子也不例外。

  朱慈烺在想,如果有朝一日,自己当了皇帝,是否能够有所不同。

  或者说,还是会被那些士族架空,又或者以血洗天下的代价,获得改革的胜利,最终自己再落个暴君的名头。

  想到这里,朱慈烺不禁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