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夜谈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10      字数:2238
  朱慈烺闻言睁开了双眼,他目光淡漠无比。

  “是父皇下的命令,还是王承恩下的命令?”

  锦衣卫建立之初虽然是个独立部门,但是后来因为权利逐渐被东厂替代,所以到了明末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东厂的附庸。

  锦衣卫指挥使也多是由司礼监的人节制。

  听到朱慈烺的话,那锦衣卫沉声道:“是陛下下的命令,由王公公传达的。”

  朱慈烺坐了起来,他沉声问道:“今天的案子查的怎么样了,有没有眉目?”

  “回殿下,我们一直在宫中,案子的事情没有插手。”那锦衣卫拱手说道。

  朱慈烺闻言不再说话。

  这些终究是小喽啰,和他们说话,没有什么结果。

  他躺在马车的侧面开始闭目养神,马车的速度很快,不一会便回到了皇宫之中。

  明朝北京实行宵禁,不过就算是宵禁,也没人敢拦锦衣卫的马车。

  而皇宫就不行了,作为明朝安全管辖最为重要的地方,只要到了晚上,九门必定关闭,没有皇上的命令谁也不能开门。

  这些锦衣卫来到皇宫门口之后将马车停了下来。

  “王爷,您进去吧,我等就不进去了。”

  说话间,那锦衣卫掏出来一个令牌递给了朱慈烺。

  后者低眉一看,只见这令牌赫然是自己掌管的监国令牌。

  朱慈烺没有说话,出示令牌径直走进了皇宫之中。

  今天发生的这一切,让朱慈烺心中实在是难以安宁,此时的他,心中急切的想要顺藤摸瓜找到凶手,但是真正执行起来确是比登天还难。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但是朱慈烺可以肯定背后应该是陈家和那些大家族在搞鬼。

  经过上次战斗,朱慈烺也发现了这支强大无比的力量,对付这些人,要么一棍子打死,要么就不动。

  不然的话,真要是牵扯起来,自己确是不是对手。

  他们掌握着全天下的舆论,以及大量的农业根本,这些人一旦团结起来,除非血洗天下,不然很难应付。

  至少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机。

  来到崇祯居住的寝宫,只见屋内的灯火还亮着,里面不时还传来些许的咳嗽声,以及王承恩说话的声音。

  “陛下,喝口水吧。”

  朱慈烺踏步走了进去,门外的宫女太监当即跪地:“参见王爷。”

  屋内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了崇祯的声音。

  “是慈烺吗?”

  “是我,父皇,我回来了。”朱慈烺应声说道。

  “进来吧。”

  朱慈烺推门走进了屋内,此时已经是子时了,然而,崇祯还是在看奏折。

  朱慈烺见状皱眉道:“父皇,难不成内阁中人没有将这些奏折票拟便送了过来?怎么您还是这般劳累?”

  崇祯摇头:“就算是票拟了,我也要亲自看过才算,先帝的过错我不能再犯了。”

  崇祯所说的先帝,自然是天启皇帝,他基本上不看奏折,全都交给了司礼监的魏忠贤处理。

  听到这话,朱慈烺沉声说道:“父皇,不重要的奏折可以降低司礼监处理。”

  “那些真正重要的奏折,于谦等人应该会和您商议的,您还是要保重身体的。”

  崇祯闻言抬起了头。

  “皇儿,朕自登基以来一只都是兢兢业业然而,大明确是每况日下,现如今局势好不容易有所好转,所以朕半分也不敢懈怠啊。”

  朱慈烺一时无言。

  勤政是崇祯的优点,同时也是他的缺点。

  一个明君最让人称道的自然是勤政,而崇祯确是不知道,他勤政实在过头,事必躬亲,对于一些不需要他管的事情,也要批改一番。

  小事还好,就怕大事他指手画脚,如此行事和后世的蒋委员长的微操实在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而现如今敢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人确是不多。

  所以,有时候很多事情,也都坏在了他的微操上面。

  当然,现如今朱慈烺确是也不能说,只能提醒道:“无论如何,还请父皇保重身体。”

  崇祯点头,他看向朱慈烺说道:“好,今天朕就听你这一次。”

  说罢,他看了一眼旁边的王承恩道:“拿去司礼监批红吧。”

  王承恩十分激动。

  毕竟自从崇祯十七年之后,司礼监便极少拿批红的笔了,这次也算是重新掌握权利了,虽然只是暂时的。

  王承恩连忙招呼两个小太监将这些奏折全都抬了出去,随后又将所有人支了出去。

  于是,这房间之中,便只剩下朱慈烺和崇祯父子二人了。

  崇祯饮了口茶水说道:“这段时间,总是有些虚火,药吃了一大堆,总是不见好。”

  朱慈烺闻言低头说道:“父皇应该是操心国事过重,再加上这段时间灾荒民乱不断,所以才会虚火旺盛,这些都是儿臣的失职。”

  “呵!你倒是会揽罪过。”崇祯笑了笑,随后指着旁边一个椅子说道:“坐吧。”

  朱慈烺落座,随后崇祯开口道:“对于你弟弟慈炯你怎么看?”

  朱慈烺眉头挑起,他不知道崇祯这么问自己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他想要获得什么样的回答。

  “实话实说,咱们父子二人还需要见外吗?”崇祯看出了朱慈烺的迟疑,所以说道。

  朱慈烺看向自己的父亲,只见他目光之中没有试探,没有期待,只有平淡,似乎是已经猜到了朱慈烺想要说的话一般。

  “资质平庸,懦弱无刚,不堪大用。”朱慈烺沉声说出了这十二字的评语。

  崇祯闻言也长出了一口气。

  “看来,咱们父子二人中间确是没有隔阂,你还是朱慈烺我还是你的父亲。”

  朱慈烺低头:“父皇永远都是父皇,我永远是您的儿子。”

  崇祯点了点头:“这些我自然是知道的。”

  “这孩子,从小便是被宠爱着长大的,不像你,经历过众多苦难。”

  “现如今,十六岁的他,和十六岁的你,简直是天差地别,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但是我依旧要用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朱慈烺看向崇祯的目光中有着些许异样,片刻之后他开口道:“因为他获得了士族的支持。”

  崇祯微笑:“是的,现在有些人想要将他扶上位,以后好做从龙的功臣,这一点,我知道。”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出身士族之家,他们掌控着地方上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