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火爆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10      字数:2240
  见陈平安同意,袁杰申微微一笑说道:“既然你如此痛快,那我也给你透个实底,免得你担惊受怕。”

  陈平安知道袁杰申要说什么,于是他点头道:“愿闻其详。”

  “这货确实是朝鲜皇室给我的。”袁杰申缓缓开口,他眼角的余光撇向陈平安,似乎是想要看出这家伙的反应。

  然而,陈平安也绝非浪得虚名,他淡定的坐在那里,脸色古井无波。

  袁杰申接着说道:“前段时间,建奴和朝鲜开战。建奴从朝鲜掠夺了八十万人口,金银百万。”

  “辽东王朱慈烺并未出兵救援,说是手中没有军饷,朝鲜国王被逼无奈之下,只得变卖这些财宝将其交付给我进行售卖,然后再雇佣辽东王出兵,进行协防。”

  听到这话,陈平安眼睛低垂,似乎在思考什么。

  良久之后,他抬头看向袁杰申:“袁老,不知您和辽王是什么关系?”

  袁杰申微微摇头。

  “要说有关系,也就是那点关系,要说没关系,我能够在辽东来去自如,你能相信没关系吗?”

  “我不过是给辽王爷提供了一些军饷罢了,咱们都是做生意的,你不会连这点事情都不懂吧。”

  陈平安闻言沉默了,良久之后他说道:“等会我会让人将七十万两银票送来,告辞。”

  “慢着。”袁杰申叫住了陈平安。

  后者则一脸无辜的问道:“袁老还有事吗?”

  袁杰申摇头道:“你的银票,在朝鲜不流通,我要六十万两现银,这是我答应给朝鲜国王的,剩下的可以收银票。”

  听到这话,陈平安脸色不好看了起来。

  他之所以敢做这生意,也是有陈家票号兜底,先将货物买下来,然后用银票给钱,货物卖出去之后他再还钱,相当于空手套白狼。

  然而,袁杰申却是个老狐狸,根本不给她这种机会。

  眼见空手套白狼不成,陈平安摇头说道:“六十万两现银太多了,就算是集中整个京城的财物也弄不来,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不知袁老等不等得及?”

  袁杰申知道,这家伙又是在试探自己了。

  如果自己说等不及,这家伙怕是要找借口压价,而如果等得及,等到半个月之后,去江南的事情怕是要耽误,而且现如今豹房正在休整,一时间需要的银两甚多,如果拖半个月,怕是要停工一段时间了。

  袁杰申没犹豫太久便说道:“时间,我有的是,不过,我这人做生意只认银子不认其他。”

  “我们现如今已经谈好了,但是你却没有给我银子,如果有人再找我商讨货物,如果价格合适的话……”

  袁杰申没有再说下去,一旁的陈平安闻言也是有些不快。

  一般来说,做生意很少会用到这么多现银,这袁杰申多少有些强人所难,固然陈平安心中算计的心性居多,但是却也算不上太过出格。

  而袁杰申确是有些咄咄逼人了。

  然而,势必人强,陈平安犹豫片刻也只能说道:“我会征调银两的,最多三天,给你个满意的答复。”

  “好,那我就等陈老板三天。”袁杰申端起了茶杯。

  此为端茶送客。

  陈平安点头退了出去。

  谈完了这生意,袁杰申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要说现在朱慈烺缺不缺钱,那是真的缺,都快当裤子的那种,其他的都还好说,最要命的是工人工资。

  如果工人工资一直拖欠的话,再欠着也没什么,可是如果一直正常给,突然拖欠一次,并且一次好几个月的话,工人们就会想着工厂可能会倒闭。

  朱慈烺的工厂倒是不至于倒闭,但是难免会降低工人们的干劲,而且还有可能导致罢工潮,这是朱慈烺不想看到的。

  现如今他真是向着工业化运转的关键时刻,一刻他也不想停歇,能够用多块的时间完成工业化,就用多快。

  六十万现银留一些在这里,剩下的送去辽东,而那银票则可以送去去年采购的那些大地主们的手中。

  生意谈成之后,袁杰申便来到了淘宝商行的门前。

  这名字自然是朱慈烺想出来的,作为后世互联网的龙头企业,淘宝这个名字可谓是人尽皆知,就名字的含义来说也是言简意赅。

  所以,朱慈烺便定了这么一个名字,朗朗上口,又能一眼便知是干什么的。

  此时淘宝商行早就人满为患了,门口排出四条长队,这些人自然是都是来买肥皂的。

  要说中国人的缺点,那凑热闹肯定是能够排到前列。

  就现代来说,要是听到外面有什么大的动静,在外国人来看,得赶紧跑,因为保不准就是什么枪击案,恐怖袭击之类的东西。

  跑慢了命都没了。

  而如果是中国,老太太们都得挤过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稀罕事。

  而有人过来就有人打听,有人打听就有人八卦。

  所以,很多人都跑了过来想要试试看这所谓的肥皂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旁边河流里面还有人直接拿着肥皂开始在哪里搓。

  当然,也有倒霉蛋一个没拿稳,将肥皂丢进了河里,如此一来,便只能再去进行购买。

  看着这人山人海,袁杰申似乎看到了一座金山正在向着自己砸过来。

  自古以来,卖东西,要么走高端路线,一件衣服卖个百八十万,问就是什么手工制作,名家切记,高端大气上档次。

  其实,说不准是那个小商品市场淘换来的,比如阿尼玛。

  要么就是薄利多销,当一件商品能够卖到全国各地都离不开的那种消耗品。

  比如,卖汽水的,以及各种消耗品。

  而更加暴利的是,一家公司对这种产品处于垄断地位,这样这种东西所带来的利润空间将会是难以估量的。

  朱慈烺占的就是后两种。

  明末人口在一亿左右,去掉一半穷苦的,还剩下五千万人口购买肥皂。

  五千万每年平均消耗肥皂绝对达到六千万块,如此一来,朱慈烺单在国内倾销肥皂就能够赚上百万两白银。

  当然,这还不算那些高级货色,如果赚取富人的钱,应该在一百万到一百三十万左右。

  到那时,再扩大规模,将这种东西销售到欧洲、日本、东南亚等地,那每天基本上就能坐着收钱了。

  而辽东也将能够提供数万工业人口,这些人将会成为最早的中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