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退兵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09      字数:2272
  海城击溃了来犯之敌,锦州击溃了来犯之敌,大石桥击溃了来犯之敌。

  盖州同样也在激战。

  自从多尔衮来到盖州城下之后,便围而不打。

  看对方这个架势,朱慈烺便看出了这家伙的目的。

  就战斗力而言,明军和八旗军正面作战,基本都需要借助火器的力量,所以多尔衮将营寨驻扎在了距离城墙五里之外,这就算是将大炮炸破了膛也绝对攻不到的地方。

  朱慈烺也懒得搭理他。

  他对于锦州、大石桥、海城三个地方的防卫力量还是相当有自信的,想要攻破这三个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围困。

  围困三年五载打拉锯战,最后城中士兵没吃的,自然就出来了。

  本着这种思想,朱慈烺自然也是懒得搭理他们。

  第一天,双方安然无事。

  第二天,安然无事。

  第三天,出事了,根据快马来报,林丹汗率军进攻锦州被吴三桂击溃,其所部回旋劫掠女真大部,造成较大损失。

  得知这件事之后,多尔衮是相当愤怒,据说连桌子都踹了,并且立誓要林丹汗偿命。

  不过,现如今他真正的战略目标还没有达到,所以找林丹汗算账的事情,终究还是要等等的。

  第四天,多尔衮骂了一天街。

  第五天,多铎战败阵亡的消息传了过来,多尔衮沉默了。

  和刘汉勇想的不同,当得知自己的亲弟弟被刘汉勇一炮轰死之后,多尔衮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也没有表现出愤世嫉俗,世事不公。

  而是用颤抖的手端起一杯茶水喝光之后,便下令道:“撤军,回家。”

  就军事才能而言,多尔衮可以和女真大多数名将相提并论,而政治天赋而言,能够排的上号的,也就他和皇太极了。

  就连努尔哈赤也不行。

  如果说锦州之战,林丹汗的叛变是意外的话,那多铎的死,就证明了明军对海城、大石桥这两座城池的修建,绝对是做足了准备。

  同时,明军主力肯定也都已经均匀的分派到了各个城池之中,他想要趁明军立足未稳进攻城池的想法,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既然战略构想注定失败,那也便没有意义再在这里待下去了。

  他虽然很想攻破大石桥,给多铎报仇,但是想要攻破大石桥所要付出的代价,却也是他绝对给不起的。

  现如今,他手中八旗军才刚刚恢复过来,真要是打光了,那未来几十年,都将畏首畏尾。

  所以,多尔衮甚至连对大石桥和锦州的试探性进攻都没有,便直接带人退兵了。

  如此果断,真的是让刘汉勇等人震惊无比。

  当然,退走之前他们还去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盘锦。

  此时的盘锦还是个半成品,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多尔衮当即下令,拆了。

  虽说心中的愤怒无法彻底发泄,但是小小的发泄一下还是可以的。

  就这样,朱慈烺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之后,终于在海城和大石桥两个地方站稳了脚跟,至于盘锦,慢慢来吧。

  其实,这场战争打到后期的时候,朱慈烺已经准备调集辽西走廊的士兵,过来参与合围了。

  如果吴三桂和吴襄二人真带人来到这里,他再率领盖州重兵出击,刘汉勇、徐尚真二人在出城截断多尔衮后路,这家伙就是不死也得没半条命。

  然而,对方实在是跑的太快,朱慈烺并没有机会。

  回到沈阳之后,无论是重伤的洪承畴还是没有重伤的范文程,全都是心惊胆战,生怕多尔衮回来之后,拿他们开刀放血。

  然而,多尔衮确是并没有什么反应,他只不过是参加了多铎的追悼会,然后安抚了一下家属,之后该干嘛干嘛去了。

  其实,多尔衮也想到发泄,但是他却只能隐忍,因为多铎死了,济尔哈朗的岁数也不小了,女真部落中,能战的人,处于青黄不接的态势。

  小的还未成长起来,老的要么在那年辽东的一场混战中战死,要么被废。

  真要是把洪承畴等人处理掉,那他们女真再作战的时候,怕是要没有将领可以使用了。

  想当年,努尔哈赤麾下,四大贝勒,四小贝勒,多么意气风发,现如今,死的死,伤的伤,只剩下两个了。

  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他手中不能够只有暴力,还要学会隐忍。

  在多尔衮隐忍的同时,朱慈烺也在隐忍。

  “采购粮草总计花费一百八十五万两银子,这几个月加班加点制作水泥、钢铁、炮弹等军用设施,总计花费银子,九十八万两。”

  “安置民众的时候,各种农具、种子、建筑等设施所花费银两约七十六万两。”

  “最近郑成功将军又提出,倭奴船只猖獗,要新建造两艘大型战舰的方案,根据初步估算,价格也在八十万两左右。”

  “去掉咱们公司的存银,目前来说,咱们公司负债总共二百八十万两银子。”

  袁杰申恭恭敬敬的给朱慈烺报着账目。

  后者听的头疼不已。

  “怎么花费这么多?”

  这时,站在一旁的宋应星开口了。

  “殿下,当时修筑城墙的时候,是您亲自下的动员令,让工人们日夜赶工,同时,还扣留了交付给兵部的上百门火炮,这才将城墙修建起来了。”

  “目前,盘锦的城墙已经被拆了,重新修建的话,我估计还要七八十万两银子。”

  朱慈烺这时才想起来,当时自己下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将城池在最快的时间内修建起来。

  所谓的不惜一切代价,自然就是不管花多少钱了。

  尤其是粮食,现如今北方闹灾荒,粮食筹集困难,那些刚刚安置的子民也需要粮食。

  每天金州每天都有大量船只靠岸卸粮食。

  而这些粮食,自然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需要用银子购买。

  这些银子全靠袁杰申的面子赊账来的,根据袁杰申的话说,年前肯定要清账,于是怎么赚回来这降临三百万两银子就成了一个难题。

  一个人如果没了钱,一般情况下的第一反应就是找爹妈要。

  朱慈烺随即问道:“咳咳,不管怎么说,咱们也算是为国家修筑城池,这钱,户部是不是应该掏出来一部分?”

  朱慈烺此话一出,一旁的徐胜年便直接给回了过去:“殿下,朝廷议银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辽东的战事和城池修建,以及俘虏接受,目前只有二十万两的备用银子,已经填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