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孙可望入辽东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07      字数:2227
  锦州。

  “末将,参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孙可望跪地施礼,他背后几十名官员全都山呼千岁。

  朱慈烺抬了抬手说道:“免礼平身。”

  随后,他对旁边的徐胜年说道:“六部的这些人就交给你了,国子监的学生给我留一半带去金州。”

  “是殿下。”徐胜年拱手应道。

  随后,徐胜年便将那些一脸懵逼的六部官员以及国子监的学生们,带走了。

  朱慈烺看着孙可望说道:“这些奏疏全都检查过了是吗?”

  孙可望嘿嘿一笑说道:“爷,我大字不认识几个,那些奏疏全都是国子监和六部官员们检查的,他们说没问题。”

  朱慈烺微微点头,他走到孙可望的背后,只见其身后七八辆大车上面全都是奏折,落的整整齐齐。

  朱慈烺随便抽出来一本翻看了起来。

  毫无疑问,上面全都是反对和建奴通商的言论,顺带还把朱慈烺批评了个透彻。

  看着这些奏折,朱慈烺对孙可望说道:“孙可望,如果我让你将这些奏折全都去送给多尔衮你有没有这个胆子?”

  “殿下放心,不要说给多尔衮送去,就是给他爹送去,我也可以。”孙可望拍着胸脯说道。

  这时,徐尚真走了过来说道:“殿下,多尔衮派人来了,就在城下。”

  听到这话,朱慈烺笑骂道:“这狗日的,还是挺心急。”

  他随手将奏折丢到了马车上,然后对孙可望说道:“去吧,将这些奏折都送去,顺带告诉他,实在不是我不想和他做生意,而是朝廷里有人不干。”

  “还有,去了注意着点人,看看,都有谁参与他们的议论,尤其是注意一下这个人。”

  说话间,徐尚真取出来一张画像,上面是范文程。

  孙可望是个人精,他看了一眼便点头道:“是,殿下。”

  说罢,朱慈烺便让孙可望从大门除了城。

  现如今还是正月的天,不过确实再没有下雪,城外道路上的积雪已经化去了不少,后面又没有冻上,所以有些泥泞。

  几匹战马拖着那奏折,也有几分吃力。

  孙可望只是带了几个马夫和随从,便从城门口一路向着清军军营中走了过去。

  城楼上,朱慈烺目送孙可望远去,一旁的徐尚真说道:“殿下,此人过于滑溜。”

  听到这话,朱慈烺忍不住看了徐尚真一眼。

  徐尚真这人虽说凶悍了点,但是确是个正人君子类型的人物,很少告别人黑状,这次不知怎么的居然说了孙可望的坏话,这可让朱慈烺大为吃惊。

  “怎么说?”

  徐尚真耸了耸肩膀说道:“不好说,但是就是感觉很滑溜,抓不住的哪种,这种人不适合留在身边,最好将他丢的远远的。”

  后世对于孙可望这人,评价也不高。

  朱慈烺闻言只是微微点头道:“嗯,辽东会有他的位置的。”

  “对了,找个机会把豪格和多铎二人从宁远弄过来,这两个家伙在自己手中总归踏实一些。”

  “是,殿下。”

  清军军营。

  多尔衮翻看着孙可望送来的奏疏,起初,还算正常,毕竟这家伙还是有些城府,说喜怒不形于色还不到,但是一般小事还不至于发雷霆之怒。

  然而,他越是往下看,脸色就越是难看,看了十几本之后,他将奏疏往桌子上这丢,随后拍案而起对着孙可望呵斥道:“你们辽东王,拖了我这么久,就是为了让我看这个?”

  孙可望自然知道这些奏疏的大致内容,他也知道朱慈烺的真正意思。

  之所以将这些奏折全都运送过来,无非就是表达自己的难处。

  于是他沉声说道:“将军,这些奏疏你也看到了,足足这么多车,上千封奏疏,全都是反驳我们辽王要和您做生意的奏疏。”

  “纵使,我们辽王百般辩解,还是无用,最终朝廷还是没能同意。”

  听到这话,多尔衮瞪大了眼睛呵斥道:“那你来干什么?拖出去砍了!”

  此话一出,立马有几名身穿白甲手持刀剑的士兵来到了营帐之中。

  多尔衮饶有意味的看着眼前的这个青年,他在等待着这家伙向自己跪地求饶,这么多年来,他最喜欢看的就是这些自持清高的明朝人,丢下礼义廉耻,向自己磕头。

  然而,这次他确是错了,孙可望不仅没有跪地求饶,反而是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唉,早听闻多尔衮是一个英雄,想不到,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杀吧,杀了我之后,多铎和豪格二人必死无疑,同时,这粮食你们一点也别想拿到。”

  听到这话,多尔衮对着那几个身穿白甲的士兵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退下去。

  这时,旁边的济尔哈朗问道:“多铎和豪格现在怎么样?”

  孙可望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左右张望了一下,他在找那个画像中的人。

  然而,他看遍了营帐之内的所有人,也没有看到类似的。

  “我问你话呢,没听见吗?”济尔哈朗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孙可望这时才看了过来,他不卑不亢的说道:“敢问,你是何人?”

  “我叫济尔哈朗。”济尔哈朗十分干脆的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在他看来,自己威名赫赫,吓唬吓唬这个明朝小官应该不成问题。

  听到对方的名字,孙可望略微惊讶的说道:“哦!原来就是那个被郑成功吓退的济尔哈朗,幸会幸会!”

  “噗!”

  济尔哈朗一楼茶水喷了出来。

  这回答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那年大家在辽东打的火热的时候,多尔衮凭借着夹带俘虏进攻的方式,曾经将明军完全的压制了过来,几乎就要获得胜利。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郑成功带着一万多人从海上插了一杠子。

  济尔哈朗误判形势以为明军大部队赶到,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导致清军全线败退,阿济格也是因此被杀的。

  这是藏在济尔哈朗心中的一根刺,平日里根本没有人敢提起,现如今就这样被孙可望弹了弹。

  “啪!”济尔哈朗拍案而起,指着孙可望说道:“你狂妄,来人啊,给我拖出去砍了!”

  说话间,几名红甲士兵来到了营帐之中。

  然而,就在这时,多尔衮突然说道:“我认识你,崇祯十八年的那场大战,你也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