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宋应星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06      字数:2259
  这时,老宋也开始正式介绍自己道:“兄台,我是盖州知县,所以被杨将军戏称是二把手,其实,我是主管民政,不管军事的。”

  听到这话,朱慈烺哑然,他万没想到以杨若虚的性格,尽然能够容忍一个知县出现在自己打下来的城池之中。

  他也没有想到,朝廷事这么多,居然往盖州这种前线还要派知县过来,真是吃饱了撑得。

  看到朱慈烺的表情,杨若虚便知道这家伙在想什么,于是她解释道:“老宋和别的那些腐儒不一样,他虽然也读四书五经,但是他更多的还是喜欢一些奇技淫巧,为人十分开明,一点也不迂腐。”

  “因为不喜欢趋炎附势,也没有太多的背景,所以在朝廷之中一直很不得意,于谦大人看出了他的心性和才能,才和我商量了一下将他安排过来的。”

  说到这里,杨若虚也不得不正式介绍一下朱慈烺了。

  她指着朱慈烺说道:“老宋,他就是我经常和你提到的朱慈烺,也是现在的辽东王。”

  本来还在吃肉的老宋听到这句话之后瞬间将筷子掉进了锅里,他看着朱慈烺愣了一秒后连忙后退两步跪下施礼。

  “下官宋应星不知礼数,冒犯王爷,还请王爷殿下恕罪。”

  朱慈烺本人对那些繁文缛节也不在意,他见这家伙磕头,于是便连忙摆手说道:“快起来吧,在我这里没那么大的礼法,再说了,我现在……”

  说到这里,朱慈烺猛然愣住,他拧着眉头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一旁的杨若虚见状忍不住说道:“我说你不会吧,他不知者不罪,难不成你还想打他板子?”

  听到这话,宋应星的头低的更低了。

  然而,朱慈烺确是走上前去将宋应星搀扶了起来,只见五十多岁的宋应星吓得脸色苍白。

  “老宋,你说你叫什么?哪里人士?”朱慈烺尽量让自己保持镇定的问道。

  宋应星慌乱的说道:“下官名叫宋应星,江西奉新县人士。”

  听到这话,朱慈烺心中狂喜。

  “哎呀,真是天助我也,这趟辽东我可算是没有白来啊!”

  听到这话,宋应星和杨若虚都是一脸懵逼。

  然而,只有朱慈烺知道,眼前这个五十多岁不修边幅的老头子,在后世究竟有多大的名气。

  宋应星,明朝最杰出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其著作《天工开物》被西方人称为是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远销海外。

  后世初中历史课本中,也记载了这位科学先驱者的故事。

  不过,因为古代重视八股,对这种现实科学兵部在意,所以宋应星科举之路十分坎坷,终身也没有当成进士。

  后来以举人的身份入朝为官,只不过他没有海瑞的刚正不阿,自然也没有他的名气。

  他的初心一直是研究科学,后来终于写成了天工开物这本集农业、手工业、工业、机械、陶瓷、砖瓦、兵器、火药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皇皇巨著。

  《天工开物》成书于崇祯十年,书本写成之后,宋应星想要验证其中很多的想法,但是却没有钱财,他想要和同行讨论其中的真假,但是看看周围却是没有一个可以讨论的人。

  最终只能将书丢掉书案上,因为这个取士毫不相关。

  后来,明朝灭亡,宋应星便直接归隐,清朝数次请他出来做官,都没有出山。

  这种人,无论是才能还是人品都无可挑剔。

  狂笑一会之后,朱慈烺恢复过来,他急切道:“宋先生,天工开物,天工开物在哪来,快拿来让本王看看。”

  宋应星在听到天工开物四个字的时候,眼前一亮,随后他的目光又暗淡了下来。

  “此书无用,王爷看它作甚。”

  朱慈烺听到之后十分激动:“谁说没用,快拿出来便是。”

  虽说一直觉得这天工开物没什么卵用,但是毕竟是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所以宋应星还是实时带着,偶尔想到之后还会修改一二。

  他从怀中将书本取出递给朱慈烺:“殿下,这是卷二,如果您有兴趣的话,我再去取其他的。”

  朱慈烺接过书本开始翻看起来,他一边看一边两眼放光道:“好啊,好啊!”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用古文写成的,并非三国演义水浒传那种白话文。

  所以朱慈烺看起来相当吃力,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他对这本书的赞赏。

  和《徐霞客游记》一般,这本天工开物是经过历史验证的书籍,根本不用有任何怀疑。

  而且,这其中还有很多精美的插图,上面的机械插图,细致无比,看的朱慈烺深入其中无法自拔。

  此时的杨若虚和宋应星都懵逼了,后者后退两步对杨若虚问道:“王爷怎么了?不会是太子之位被废除,得了失心疯了吧。”

  杨若虚横了他一眼道:“放屁,你才失心疯了。”

  杨若虚性情泼辣,宋应星也是知道,所以被骂了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这时,朱慈烺将书小心的放下,随后他对宋应星说道:“老宋,先把这书印上一百……不,一千份,然后再将这城中工匠全部集中起来,你要教学,让他们将你的这天工开物中所写的东西都学习起来。”

  “另外,还要开设学堂,教本地的孩子读书识字。”

  “凡七岁以上孩童,统统必须入学,如有家中阻拦者,统统严家惩处。”

  “学堂之中,一半课程教习四书五经,一半课程就教习你这天工开物!”

  听到这话,宋应星愣住了,他万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这书还能被重视起来。

  他痴楞楞的看着朱慈烺,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时,杨若虚反驳道:“工匠们劳作一天,本就辛苦万分,你再让他们晚上不得休息,那第二天还怎么干活?”

  “而且,开设学堂地点在哪里?所需要的书籍,文具去哪里采办?”

  “这里土地苦寒,七岁的孩子基本上都要帮着家中做工,你以为都想你那般,出生便含着金钥匙啊。”

  杨若虚毫不客气,直接将一大堆问题提了出来,这些问题全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如果不能处理,朱慈烺别说教习孩童读书识字,就连将这天工开物印上一千本都不行。

  然而,听到这些问题之后,朱慈烺确是大手一挥道:“再穷不能穷教育,盖州有多少银钱,全部投入进去,之后我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