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天下大乱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03      字数:2233
  众人沉寂下来,就在这时,其中一个混进来打砸抢烧的流氓突然跪了下来说道:“草民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人领头,其他人也下意识的跪了下来。

  “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慈烺是一脸懵逼,他和那家伙互怼怼的正起劲,怎么你们这些人倒先跪了下来?

  然而,看着这乌压压的一堆人,朱慈烺也不好意思直接下令全部斩杀。

  于是他对旁边的将官说道:“全都抓起来,稍候送巡抚衙门问案!查清楚,这些人背后有没有主使,如果有的话追查到底。”

  说罢,朱慈烺一甩衣袖大步流星的离去。

  然而,就在这时,那群人之中突然站起来三人,他们举起手臂对准了朱慈烺。

  “殿下小心!”旁边的将军高声呼喊。

  然而为时已晚,盘子弩箭破空而出,直射朱慈烺的后心。

  后者下意识的回身想要躲避,然而那弩箭已然穿透了他的衣服。

  整个现场瞬间乱成一团,几名士兵连忙将朱慈烺架了起来送出去救治,而那几个发射弩箭的家伙也被拽了出来。

  然而还不等送官,那几个人便口吐鲜血而死,显然是喝下了含有剧毒的毒药。

  看到这一幕,那将官随之暴怒。

  “将这些人全部带回军营严家拷打,一定要把主谋给老子找出来。”

  就在这时,正在被人架着的朱慈烺开口道:“不必,送巡抚衙门即可,让马自肃去追查,你们帮忙。”

  听到朱慈烺那将官连忙上前:“殿下,您没事吧。”

  朱慈烺抖了抖身子,那三只弩箭随即从他的衣服里面掉了出来。

  “妈的,幸亏苍天云甲穿在我身上,不然这次就阴沟里翻船了。”

  朱慈烺此时身上穿的正是刀枪不入的苍天云甲,朱慈烺出京之前,杨若虚便在宫中,所以便将这苍天云甲还给了他,现在这盔甲正好救了他一命。

  ……

  很快马自肃便接到了朱慈烺被刺杀的消息,本就是老实人的马自肃被吓得差点晕过去。

  无论是收税还是摊丁入亩现在都是小事,要是当今太子爷在他的地盘上被人刺杀了,他脑袋保不保得住都是问题。

  这次他爆发了。

  马自肃找到那些称病不出想要以此要挟朝廷的官员们直接破口大骂。

  并且给了他们两条路,要么干活,要么滚蛋,想当官的多的是。

  马自肃一向是个老好人的形象,平时遇到事情也都是和稀泥居多,和谁都是一张笑脸,现如今急得开始骂娘了可见是动了真火了。

  那些官员们真正被陈家完全掌控的也终究在少数。

  他们大多都是接着这个机会抗议抗议,顺带歇两天,现如今太子被刺杀,巡抚急得要上天,他们再歇着,怕是要丢饭碗了。

  于是,武昌城内衙役全部上岗,各级官员也开始玩命干活。

  毕竟,真的和马自肃说的那样,想要当官的能从城东排到城西。

  毕竟当官有权就有钱,赋税什么的只是小事。

  真要因为这事丢了饭碗实在是不值当的。

  武昌城的暴乱就这样平息了,然而朱慈烺确是知道,这暴乱绝对不可能仅仅在武昌发生。

  整个江南七省,甚至整个大明都有可能掀起这么一股浪潮。

  因为,朱慈烺这改革方式,触动了天下间几乎所有当权者的利益,他们不可能坐以待毙。

  果不其然,不过三天时间,江西、江苏、浙江、南直隶,两广等各大城市全都出现了罢市,罢工等情况,一些反应激烈的城市,甚至开始有冲击当地政府部门的迹象。

  各地巡抚紧急给朝廷递奏折说明情况,并且他们还向朝廷询问,看朱慈烺写信的那些内容是真是假。

  不过几天时间,崇祯面前的书桌上便堆满了各地的奏折。

  江西巡抚奏报。

  现如今江西已成一团乱麻,各地反抗摊丁入亩,士人纳税的呼声已然是连成一片,一些士人甚至以血上书请求朝廷取消这种计划。

  还有一些地主为了反对这种情况,索性放出话来,表示不再种植土地,要让土地荒芜。

  广东巡抚奏报。

  如今广东之中一些少数民族受到一些地主士人的鼓动,已经隐隐有些要叛乱的迹象,并且各级官员听说太子殿下要收纳士人赋税之后,纷纷请辞,现如今,广东巡抚衙门已然没有几人工作了。

  请朝廷速速回复,是否要取消摊丁入亩,是否要取消士人纳税。

  贵州巡抚奏报。

  听闻太子殿下的谏言,现如今,商人罢市,工匠罢工,学子罢学,一些地主豪绅竟抗拒本年度纳税,各级官员亦心中忐忑,不能安心治理地方。

  还请陛下驳回太子谏言,一切如初,不然天下怕是要大乱一场。

  ……

  看着这些奏折,崇祯眉头已然紧锁,他抬头看向侯询道:“侯大人你怎么看?”

  侯询本身就是士人家族,而且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东林党领袖,以及户部尚书,内阁次辅,掌管天下财政。

  他上前一步道:“陛下,根据今年财政估算,天下赋税,再加上盐税以及和西洋人做生意所赚取的银两,目前我朝一年之中,已经有了一千两百两左右的收入。”

  “明年山东、北直隶、河南、山西四省的赋税重新征收,这数字只会变得更多。”

  “目前,我大明已然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更改税制,实在是不必。”

  “况且,祖宗之法已经用了两百多年没有任何问题,如今太子突然宣布要改变税制,天下士人乡绅,自然是不会同意。”

  “现如今,天下刚刚稳定下来,如果这些人鼓动骚乱,我大明怕是又要陷入战火之中啊。”

  “到时候,多尔衮、李自成等流寇趁虚而入,我大明又将重蹈覆辙,所以,老臣恳请陛下驳回太子殿下的陈奏,安抚万民,如此一来,才可护得我大明安宁。”

  一直以来,崇祯都是个刚愎自用的人,而且还是个急脾气,这也是他勤勤恳恳干活,然而最终确是落得家破人亡,上吊煤山的原因之一。

  然而,自从崇祯十七年朱慈烺带兵南征北战稳定住全国局势之后,崇祯便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他对一些事情不再雷厉风行,而是细心的分析着其中的一些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