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英国使团再来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2:00      字数:2331
  “目前铁矿质量一般,铸造铁炮的进度比较缓慢,所以我更多的还是造铁砂炮弹,和实心炮弹,目前这些炮弹的储量,估计能支撑下一次辽东大战了。”

  “猛火油和木材也储备了不少,就是粮食不多。”

  “今年纵兵劫掠几次之后,那些满人全都离开了辽东半岛估计是活不下去逃难去了,不过还是有军队在金州驻扎,”

  “这多尔衮似乎不想放弃金州这地方,我想这应该是因为,金州是他们联系关内奸细的桥头堡。”

  “所以,我打算在今年冬天将金州光复,彻底割掉这把草。”

  “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囚笼效果,建奴也就会成为瓮中之鳖,等到那年辽东出现天灾再一举收复。”

  “千言万语,还是稳扎稳打,毕竟多尔衮实力还在,平原决战,我们的步兵战阵还不足以和他们硬碰硬,骑兵又还没发展起来。”

  “辽东的事情说完了,接下来就说你的事情吧。”

  “这江南制造局对大明来说确实是个要害部门,如果运转正常确实能够为国家减轻一些压力,但是也不是特别重要。”

  “前几年,江南制造局亏损的时候,国家也撑过来了。”

  “所以,不必把全部精力投入进去,现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改革江南士族情况,让更多的人拥有土地,让更多的人纳税,这样国家才能够有资金周转接下来的事情。”

  “想来郑成功来到江南已经临近冬天了,那时正是丈量天下土地的大好时机,到时候,多派人丈量,清扫天赋。”

  “至于那个大黑手,我想他以后会露出来更多的蛛丝马迹的。”

  “好了,等你再回辽东,荡平敌寇。”

  看完信,朱慈烺又将其放进了怀里。

  杨若虚的想法和朱慈烺不谋而合,对方如此壮士断腕,这也就说明,他们手中肯定还有更赚钱的产业,自己慢慢的改革之下,这些产业肯定都会暴露出来,当自己触碰到这些人的核心利益之后,他们肯定会露出头来,到时候再决战也不迟。

  至于辽东的事情,朱慈烺也得到了更加详细的信息。

  金州即现在的大连,把那个地方收复之后,大明将获得第二个重要的战略补给基地,而那个地方对于多尔衮来说已经是死地了,不管他投入进去多少兵力,都是送死,拿下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一来,辽东南面就会完全被大明锁死,辽东西边又是蒙古的地盘。

  以现在林丹汗的实力,估计多尔衮去了也压榨不了什么东西了。

  北边是鸟不拉屎的西伯利亚,等到哪里开发,估计得几百年之后。

  宣府大同等地方又有重兵把守,虽然不及辽东,但是有阿脱里不花策应。

  多尔衮估计也不好啃。

  东边朝鲜物产也一般,无法供应几十万大军的需要。

  最主要的是,目前大明军队已经有了能够打出去的实力,他要是大战略迂回,于谦直接就会派兵从锦州盖州两地出发抄多尔衮的老窝沈阳。

  这样一来,多尔衮就得不偿失了。

  次日,又是三十多艘船只从海上航行而来。

  为首的一人身穿银色铠甲,眉清目秀,虎背熊腰。

  他的身后,一群金毛白面的英国佬正对着岸上的建筑指指点点。

  船只靠岸,负责接待的黄道周上前道:“几位还请上岸。”

  冯天毅自然是行礼靠岸,然后带着士兵开始向着预定目标地集结。

  然而那些英国佬则来到黄道周面前面色不善的说道:“哼哼,你们大明凭什么杀害我们大英帝国的时辰,快将凶手就地正法。”

  英国佬相当傲气,鼻孔朝天,大声呵斥。

  只可惜他遇到了对手,黄道周眉毛一挑冷声说道:“汝等蛮夷不知礼数,妄加挑衅,我明朝将军与之一对一决斗将其斩杀何罪之有?”

  旁边钱谦益连忙翻译。

  那英国佬闻言怒不可遏:“胡说,明明是你们明朝人以多欺少,我们的使臣很多都看到了。”

  当时虽说情况混乱,但是究竟有多少明军打架,他们还是看的清楚的。

  明军也没有在意,就这么全都放回去了。

  然而,黄道周是什么人?理学家。

  当年皇太极都不放在眼里(虽说也没啥用吧),更不要说眼前这些蛮夷了。

  对,和清朝的统治者一样,在大部分明朝人眼中,外国人都是蛮夷,不懂礼数,鬼才看得起他们。

  “汝等蛮夷,想要和我大明通商,却不懂礼数,辱骂我大明太子,我大明将士自然是群情激奋,群起而攻之。”

  “如今,我大明还未追究汝等悖逆翻上之罪责,汝等却在这里胡搅蛮缠。”

  “真是可恶至极。”

  “左右,既然这些人根本不懂进贡规则,那给他们一条小船让他们回去吧。”

  这话就是耍流氓了。

  你把我们请过来说谈生意,结果生意还没谈就让我们回去,好家伙你这不是逗人玩吗?

  那英国佬怒气冲天,他大声说道:“让我们回去可以,可是要将那五十万两白银,和五万两黄金归还给我们。”

  这些英国人之所以来,主要原因还是朱慈烺扣了他们的银子,不然这些人还真不一定来。

  然而,黄道周确是直摇头。

  “那些金银已经算作汝等赔偿我大明伤亡的将士的金银了。”

  “本来,我太子殿下恩典,还能算作和汝等做生意的订金的,只可惜,你们这群蛮夷根本不懂礼数,这生意还是和葡萄牙人做的好。”

  说罢,黄道周就要走人,对面的英国佬都要气冒烟了,他大叫道:“你们这样做,就不怕我们大英帝国兵临城下,轰开你们的国门吗?”

  “告诉你们,我们大英帝国战舰无数,士兵数万,一旦兵临城下,你们大明必定要割地赔款,到那时就不是五十万两金银的事情了。”

  听到这毫无痛痒的威胁,黄道周大笑出声:“哈哈哈,我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万亿,去年辽东一战,我大明出动精兵百万横扫建奴,斩首十余万,汝等区区几万人马,安敢在我等面前叫嚣吹嘘?”

  古代就打仗而言,东西方还真不是一个排场。

  从战国时期,中原各王的兵力动辄都是几十万几十万,后面也基本上都是只多不少。

  到秦朝的时候,常驻军已经是百万级别。

  而西方因为几乎没有统一的王朝,打仗拉出去几万人就了不得了。

  个别国家都是几千人几千人的军队。

  英国总面积不过三十万平方公里,放到中国也就是个省。

  这屁大点地方,兵力能有十万也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