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封贡互市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1:56      字数:2231
  而徐胜年所说的那些事就纯属扯淡了。

  首先就是于谦,在谈好辽东军饷问题之后,他就去辽东了,根本没有机会参加会议。

  而反对声也是子虚乌有。

  因为这国书根本没往下发,那些言官们只知道阿脱里不花想要找大明求和,如此扬我国威的事情,他们才懒得管。

  而海瑞就更不靠谱了,虽然目前还没有人真的上书弹劾他,但是为了避嫌,他目前还在朱慈烺的授意下称病不出躲风头呢。

  看着徐胜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朱慈烺只能拼命憋着笑,生怕被看出破绽。

  过了好半晌,阿脱里不花才恢复过来,他接着问道:“既然你们的官员如此反对,那你们又怎么会过来这边出使呢?”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徐胜年眉飞色舞的继续讲述。

  “这就要多亏了我们的太子殿下,他惦念上次您冒险给我们传递消息的情意,将那些官员们的奏折都压了上来,然后殿下打着封赏大汗的名义来到了这草原上。”

  “为的,就是亲自和大汗商量一下通商的事情。”

  这句话也是暗藏隐喻,所谓的封赏,只能是上级对下级的封赏,这样一来就先把大明和阿脱里不花的上下级关系给分了出来。

  而阿脱里不花再听到那句冒险传递消息的时候,便老脸一红。

  其实,那消息也不是他的情报系统搞来的,而是林丹汗在接到消息之后,为了防止自己出兵之后,被阿脱里不花偷袭后方,提前找到了他,和他说:我们联合后金要彻底摆平明朝,你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敢闹事,等我们腾出手来就彻底灭了你。

  而阿脱里不花也只是想着那这点消息换点钱,顺带让大明有所准备,能够消耗一波林丹汗和后金的力量,这样一来他还能获得一些渔翁之利。

  而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大明能够抵挡住后金的全力一击,甚至还能够将后金牢牢的牵制在河西走廊一线。

  这样他才敢出兵辽东,获得那些战利品。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大明和后金的决战,居然是大明获胜,后金元气大伤。

  脸红之余,便没听后来的话,所以他只是点了点头:“哪里哪里,传递那些消息都是举手之劳。”

  眼见这步暗棋就要混过去,这时坐在二人对面的术赤站了起来说道:“大明使者,我们冒险给你们传递消息,应当是你们报答我们部落才是,何来封赏之说?”

  年轻人到底是思想敏捷,而且他心高气傲,毫不遮掩的将徐胜年的心思指了出来。

  后者闻言却丝毫不慌。

  作为一个合格的外交官,最基础的能力就是能够在不伤体面的情况下,将自己说出去的话,原封不动收回来。

  徐胜年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举例道:“阁下可知,我们大明于你们俺达大汗的封贡互市?”

  徐胜年所说的俺达大汗,正是嘉靖年间崛起,统一蒙古的猛人。

  在统一蒙古之后,他就要和明朝封贡互市,不过因为边关实力不能保证,所以明朝就没同意。

  后来,这位老兄一怒之下攻破长城,兵临北京城下,把当时的嘉靖道士吓得要死。

  当时戚继光还是个武举人,李成梁还是个穷光蛋,谭伦、王崇古等人也还是个文官,再加上严嵩这王八蛋当首辅屁事不管,于是俺达在北京城下劫掠一番之后,扬长而去。

  后来,明朝才被迫开了宣府大同开始互市。

  再后来戚继光等人崛起,明朝腰杆子硬了,又把互市关了。

  一直到隆庆年间,时任首辅高拱觉得堵不如疏,才又将边境互市开了起来,当然这次是比较平等的,毕竟戚继光等人在哪摆着,谁闹事就干谁,所以那段时间蒙古和大明相当和平。

  作为自己的祖宗,术赤自然是知道,他自豪道:“俺达大汗一统草原,我们当然知道,可是那又如何?”

  徐胜年嘴角勾起:“俺达大汗不只是你们的大汗,还是我们大明的顺义王!”

  这就是外交手段了。

  所谓的顺义王并不是北京顺义的王,而是顺从明朝又讲义气的王。

  当年俺达打到了北京,严嵩这王八蛋为了省事,就给俺达封了这么个称号,嘉靖道长觉得就是给几个公章,给几身官服,也没啥问题,就给批了。

  所以,俺达就有了这么个称号。

  虽然这老小子即不顺,也不义,但是总归有这么一说。

  而这件事那些蒙古人自然也是知道的。

  图穷匕见的时候到了,徐胜年自信的说道:“俺达大汗如此英雄,所求的也不过是封贡互市。”

  “而封贡互市作何解释?”

  “不就是封赏,进贡,互相建立市场进行交易吗?”

  “我们明朝封俺达大汗为顺义王,并且每年赏赐粮食金银,而顺义王每年给我们进贡马匹,与此同时我们大明的子民也和你们蒙古的人民进行私下交易,这不就是封贡互市吗?”

  徐胜年一番话说的术赤是哑口无言。

  这时,朱慈烺补充道:“对了,父皇来之前曾经和我说过,愿意封阿脱里不花首领为蒙古大汗,并且领任我们大明的顺义王。”

  二人一唱一和,说的阿脱里不花等人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反驳。

  这时,徐胜年又开始以退为进:“刚才听术赤勇士的意思,是看不上我明朝的册封了,既然如此,那我们收回所有封赏便是。”

  “只可惜,那五万多担粮食,还有几十车布匹我们又要拉回去了。”

  和那些所谓的封号想比,这些东西才是最实在的。

  阿脱里不花前段时间劫掠后金,因为路途遥远本来就没带回来多少东西,后来又被林丹汗抢去一半,现在正是缺粮食,缺生活用品的时候,明朝送这些完全是雪中送炭。

  与之相比,那些细节问题实在是不重要。

  而且,俺达大汗何等人物?他都安然的接受了明朝的封赏了,自己再接受又能如此?

  想到这里,阿脱里不花佯怒道:“术赤,明朝的使臣顶着那些言官的压力过来和谈,已经是不容易了,你就不要再怀疑他们了,去弄着上好的牛羊肉和马奶酒来,我要设宴款待他们二位。”

  术赤虽然高傲,但是对阿脱里不花还是挺尊重的,他横了徐胜年一眼,随后躬身道:“是,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