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请求开海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1:55      字数:2316
  随后,朱慈烺便开始解释当时明军惨胜的情况,并拿出了准备好的地图,详细解释了当时为什么没能扩大战果,彻底恢复辽东的理由。

  还有自己和杨若虚恢复盖州,发现铁矿等事情,朱慈烺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全都和崇祯说了出来,毕竟崇祯算是自己的老爹,瞒着他也没啥意思。

  二人从白天说到黑夜等到朱慈烺将自己这一年的见闻说完,天色已经有些蒙蒙亮了。

  听完故事,崇祯感慨道:“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出去一年,比我当这十余年皇帝长得见识还要多。”

  朱慈烺这次倒是没有谦虚,他说道:“那些文官居住在京城之中,根本不懂民间疾苦,百姓艰难,更不会知道辽东战事究竟有多么惨烈,他们胡乱告状,真是寒了将士们的心啊!”

  崇祯点了点头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呢?”

  “将这些告状的官员全都外放出去,一年之后,依照效率考核,若真的是为民请命,为国分忧的官员,统统加以重用,若是些欺世盗名,为骂而骂的庸碌之人,则罢官免职。”

  崇祯对那些就知道喷口水的言官也烦到了极点,这些王八蛋,天天骂这个骂那个的,作为皇帝的自己也没少挨骂,但是为了名声又不能处罚这些人。

  所以,在听到朱慈烺的提议后,他缓缓点头道:“如此甚好,只是这些人都是朝廷众臣,全部外放出去,怕是一时间朝廷政务难以处理啊。”

  崇祯说的也是实在话,把人都放出去,京城总共就这么多人,一下子放出去那么多官员,那些乱七八糟的破事谁来管?

  朱慈烺闻言也不知道如何了,他想来想去最终开口道:“陛下,只能让李贤、梁储等人多担一些担子了。”

  “也只有这样了。”崇祯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问道:“那关于辽东你打算怎么处理。”

  朱慈烺坚定的说道:“先稳定国内,等朝廷经济富裕之后,再和后金战上一场。”

  崇祯闻言也只能哀叹一声道:“唉!好不容易伤到了后金的元气,等到再过三五年,后金恢复过来,便又是一场苦战了。”

  其实,朱慈烺又何尝不知道现在是歼灭后金最好的机会,但是朝廷没钱,如果指着拿那些空头支票让士兵们卖命,那是不太现实的。

  上次打仗的工资没发是因为事情紧急,现在打完了仗又拖了这么长时间,如果不发工资,别说打后金,这些士兵不哗变就不错了。

  再说了,这次朱慈烺能大败多尔衮,下次一样可以,以明朝现在的体量,只要国内不闹事,恢复起来肯定比后金快的多。

  到时候养上十万骑兵,看谁厉害。

  讨论完后金,崇祯又说道:“那江南那些士族又将如何?如今那些人尾大不掉已经成了问题,但是如果贸然动手,国内必定动荡,关外刚刚平定,李自成也还在虎视眈眈,最近又冒出来个张成功,实在不宜大动干戈。”

  士族问题朱慈烺也考虑过,对付这些人,只能用温水煮青蛙的办法慢慢来,一旦操之过急,这帮人就跟有可能将自己这么多年来搜刮的民脂民膏全部运往别的地方。

  或者直接投降后金。

  朱慈烺想了许久最终开口道:“父皇,与其整治士族,倒不如整治皇室。”

  崇祯皱眉:“皇室又要如何整治?现在皇宫连宫女太监都裁撤了,还能怎么样?”

  朱慈烺摇了摇头说道:“并非咱们这个皇室,而是各地藩王。”

  藩王,就是藩王,从朱元璋开始,没个皇帝都要生几个儿子,儿子再生儿子,儿子再生儿子,现如今朱元璋的皇子皇孙已经有了十几万人,这些人也不干活,天天等着朝廷给他们饭吃。

  不仅如此,这些人还仗势欺人,侵占老百姓家的田产,搞得大家怨声载道,但是终归都是亲戚,就算事情捅上来,皇帝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最多训斥两句,把田产还回去。

  而到了明朝后期,朝廷已经没钱养这些王爷了,于是有些富庶地方的王爷,仗着土地多就当起了土财主,白白占着大片的良田,也不缴税,而那些土地少的,既没钱,又不能出门,所以也就只能饿死。

  还有比较惨的直接被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砍了脑袋。

  对于这些天天吃饭不干活的人,崇祯也挺讨厌的,但是毕竟都是自己家亲戚,而且这些都是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如果改的话,势必会引起巨大的反弹。

  于是崇祯担心道:“祖制可不好改。”

  朱慈烺笑道:“不用改,父皇只需要搜集他们仗势欺人的证据,然后以此裁撤他们的土地即可,还有那个圣衍公,听说整个蚌埠的土地都被他家兼并了,只要派人去查,随便一查就能查出来。”

  崇祯闻言笑着说道:“这个办法倒是不错,一来可以收拢土地,二来也能敲打敲打他们。”

  朱慈烺接着说道:“裁撤这些王爷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再慢慢推行政策,对付那些士族。”

  崇祯点头:“嗯,我每次想要给那些士族加税的时候,东林党人就会出来阻拦,之前只当他们一心为国,现在看来,这些人都是被那些士族养起来的。”

  之前崇祯还想着和朱慈烺商量商量怎么一劳永逸的解决掉李自成、张成功呢,但是现在财政赤字严重,暂时也只能放下了。

  就在这时,朱慈烺目光闪烁了一下,然后试探性的问道:“父皇,您对开海通商怎么看?”

  “开海通商?”崇祯摇了摇头:“如今海上倭寇势力还很顽固,而且还有荷兰人和葡萄牙海盗在西洋横行,开海通商实不可为也。”

  朱慈烺说道:“父皇,开海通商虽然有风险,但是也有利益,我们明朝的丝绸、瓷器、茶叶卖到国内稀松平常,但是如果卖给西洋人,能够翻两三倍,甚至十倍。”

  “所以,只要能开海通商,咱们大明朝的财政就能有很大的空挡出来。”

  其实,明朝之所以灭亡,归根结底还是财政问题,万历三大征将张居正攒下来的老本全都花光了,后来又出来了个木匠皇帝,以及死人妖九千岁,大明国库早就入不敷出了。

  后来后金又开始闹腾,明朝几万人几十万人往辽东拉,拉完一打全死光,然后又接着拉。

  等到了崇祯手里,钱早就没了。

  后来李自成张献忠又开始闹腾,国内一团乱麻,没办法只能加税,再加上那些狗官层层剥削,人民更没钱了开始造反,国家财政更加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