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南京六部大会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1:48      字数:2217
  而城中的朱慈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暂时放弃了晚上劫营的打算。

  于是,张献忠的四万多人就此驻扎到了采石矶附近,他们整军备战,正准备明天发起突击。

  城中,朱慈烺正在召来会议,南京六部侍郎尚书有一个算一个,都来了。

  和北京一样,南京也拥有一套政务班子,不过因为远离皇帝这个权力中枢,所以除了南京兵部掌管兵马,以及南京户部掌管税收之外,其他部门都是装装样子,每天除了混日子还是混日子。

  所以,一直以来南京都是官员的发配之地,可如今,情况不一样了。

  北方一片糜烂,南方的经济优势凸显了出来,而现在,奉旨监国的太子爷又来到了这里,看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南方了。

  很巧的,张献忠也过来了,他带兵来打南京。

  如此一来,机会就来了,南京六部的官员,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朱慈烺面前好好表现一下自己,以求得这位未来皇帝的赏识。

  当然,也有个别贪生怕死之徒,称病躲在了家里不出门。

  看着这些跃跃欲试的文弱书生们,朱慈烺也不知道该不该用他们。

  按理说这些人应该属于那种没事瞎咋呼型的,政治斗争搞不过被人家发配过来,平时也就溜溜弯看看戏,让这些人指挥战斗纯属抓瞎。

  但是如果不用,还能用谁呢,朱慈烺手下的京营将士倒是个个都是好手,但是用来守城实在是浪费。

  算了,有总比没有强,就他们吧。

  朱慈烺翻了翻面前的花名册,很快一个名字便吸引了他的目光。

  “张煌言,谁是张煌言?”

  一名二十来岁的文官站了出来说道:“下官就是张煌言。”

  朱慈烺将花名册合上然后开口问道:“张煌言,你是哪里人士,可有字号?”

  张煌言不慌不忙的答道:“回殿下,下官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人,现任南京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因为职方司郎中称病不出,所以今日特来赴会。”

  朱慈烺听完点点头道:“嗯,既然是职方司的,那肯定腹有韬略,这样吧你来给大家分析分析,如果张献忠攻城,我们应该怎么防守吧。”

  朱慈烺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去,而张煌言本人也是一脸懵逼,他今天来纯属是为了凑数的,怎么自己的名字就这么闪亮,直接被太子爷看到了呢?

  正犹豫着,朱慈烺催促道:“说吧,现在你就是南京城的防卫者,包括我在内都听从你的指挥,张献忠如今大军压境,他们明天必定攻城,你打算怎么防守。”

  朱慈烺现在就相当于,班主任在上课的时候,突然向一个学生提问问题,学渣估计会直接说不会,然后被臭骂一顿,一般学生肯定会想上半天,如果碰巧不会,那他肯定会和其他学生交头接耳询问答案。

  而学神就不一样了,无论你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出任何问题,学神都能够予以解答。

  张煌言就是学神中的学神。

  在后代,张煌言的号更加有名,即张苍水。

  他和岳飞于谦二人合称为西湖三杰,他曾经当过南明的兵部尚书,在南京城被清军攻破之后,他拥立鲁王朱以海为帝,后来和郑成功等人联合抗清,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斗争二十多年,一直到朱以海病死,张苍水才隐退。

  后来被清军抓住,之后在杭州斩首示众。

  曾留绝命诗一首:我年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

  杀身成仁之后,他被葬于西湖边,和同是民族英雄的于谦、岳飞二人做了邻居。

  不过这都谁朱慈烺穿越之前发生的事情了,现在的他既然发现了这位英雄又怎么会让他杀身成仁呢。

  张煌言绝微思索了一会,然后朗声开始回答:“回禀殿下,下官认为,贼军虽然势大,但是立足未稳,我军应该主动出击,挫其锋锐,减缓他发动攻击的速度。”

  张煌言此话一出,旁边的黄道周连忙跳了出来道:“黄口小儿,张献忠有数万精锐军队,我们只有京营三千骑兵,和两万连新军都算不上的青壮,如何才能主动出击?”

  被黄道周呵斥,张煌言依旧是古井无波,他淡定的回道:“殿下的骑兵来去如风,莫说张献忠只有四万步卒,就是有四十万,殿下也能来去自如。”

  听张煌言的意思是准备,让朱慈烺亲自带队去了,而他此话一出,朝中官员更是一个个大惊失色。

  其中,黄道周最为激动,他开口道:“张煌言,听你的意思是准备让殿下带队冲锋?”

  “是的,属下不会骑马,所以只能让殿下去。”张煌言淡然道。

  黄道周闻言当即叫骂:“放屁,太子爷万金之躯怎么可以上马冲锋陷阵?我看你不过是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而已,史可法让他滚出去。”

  南京兵部尚书因为种种原因让崇祯砍了,史可法这个侍郎在代理尚书,所以现在兵部都是他说了算,张煌言是兵部员外郎自然归他管。

  他还没说话,张煌言不干了,这问题是朱慈烺问的,而且也摆明了让他随便说,又没有说完全听自己安排,自己也只是就事论事,说出自己想法而已,而且这也本来就是他职方司的事情,自己干本职工作怎么还挨骂了。

  终究是年轻气盛,张煌言横了黄道周一眼说道:“黄尚书,太子爷问我话你为何总是指手画脚的?若是你心中有不一样的韬略你也说出来供大家讨论一番如何?”

  张煌言此话一出,满场哗然。

  之前黄道周因为搅黄了议和之事,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后来罢官又起复来到南京,哪基本上就是爷爷辈的来到孙子窝里面。

  而且,来到的还是南京的户部这种有实权的部门,所以在南京就没人敢触他的霉头,史可法的老师左光斗和黄道周是朋友,算下来史可法也是个侄子辈的,见面也得乖乖叫大人。

  后来,海瑞来了也就和黄道周平起平坐,二人虽然政见有些不合,但是也没见公开叫骂。

  现如今一个二十来岁的愣头青居然敢和黄道周吹胡子瞪眼,这可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

  而朱慈烺则饶有兴趣的看着下面的这一幕,也没有下场劝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