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抗洪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1:46      字数:2193
  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如果有那也只能是让这种事情不发生,至少不会让人躺在上面。

  黄道周开口,朱慈烺随即问道:“你有地点吗?具体准备在哪里?”

  黄道周摇头道:“臣主管南京户部,对于……对于泄洪之事,实在是不太清楚,只是觉得要做两手准备,不然的话万一决口,估计整个江南都要遭殃。”

  这也不是推卸责任,他是南京户部尚书,炸哪里的堤坝他也不可能考虑到,朱慈烺的眼睛看向了史可法,后者也是哑然,他一心在计算怎么守住,完全没有考虑到泄洪的事情。

  一旁的徐胜年帮忙说道:“殿下,放心吧,我们一定能守住。”

  朱慈烺眼睛一横,说道:“你觉得能守住,我也希望能守住,可是这不是你我说了算的,尽人事,听天命,老天爷如果再下半个月的大雨,还能守住吗?”

  在哪个年代没有天气预报,没有人造卫星,下多少雨还是龙王爷说了算,谁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打算下多少,所以必须做出预案。

  朱慈烺在自己脑海中不停搜寻关于长江洪水的信息,最终他沉声道:“拿地图来。”

  很快,地图被拿来了,朱慈烺第一个指的地方便是宜昌附近。

  这里是过了险峻的三峡之后,第一个隘口,只要炸了这里,便能够有效的分洪,二十世纪这里修了一座大坝,即著名的葛洲坝。

  “先把这一带的民众都撤出来,然后再埋设炸药,荆州、江陵、洞庭湖一带一旦吃紧,就把这里炸了,让这片区域成为滞洪区,记住带上粮食被褥所有人都要撤出来,有亲投亲,没有亲人的官府安排吃住,别和我说没地方,就是知县知府睡大街,也要把灾民安排进屋子里。”

  史可法闻言连忙记下,然而还没完,朱慈烺的手指向东移动最终停在了荆江的位置。

  这个地方在九八年抗洪的时候,同样担任了分洪的任务。

  “还有这里,如果洪水威胁到了江汉地区大片的平原地带的话,这里也要炸掉,民众安置任务,按着同样标准来做,那个知县知府不安排的,就地免职。”

  “另外还有黄石,彭泽两地也要做好准备,鄱阳湖水位如果不可收拾,当即泄洪,记住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保住那些灾民,以及即将成熟的粮食。”

  一番安排,四人随即抓到了头绪他们点头答应道:“我们尽快做出准备。”

  朱慈烺闻言对着四人拱手鞠躬道:“能不泄洪,尽量不要泄洪,万不得已,也不要犹犹豫豫,放手去干,出了事,我朱慈烺下上书请罪,与诸位无关,我代长江两岸千万黎民百姓,拜托四位了。”

  “定不辱命!”四人应下。

  ……

  湖广府衙。

  总督路树德坐在当中,下面知府、知县总共来了百十多人。

  这位总督在从南京回来的路上便派人通知各府道衙门开会,如今他回到了武昌人也正好来齐。

  他站起身来先是将朱慈烺行政命令传达了一遍,随后他冷笑着对下面的官员说道:“太子殿下想必你们也知道,击败李自成,横扫倭寇,修筑江南河堤都是他亲力亲为,所以你们也不要心怀侥幸说太子殿下不会来你们那鸟不拉屎的地方巡视。”

  “老子丑话和你们说在前头,凡是出事的知府知县,不用太子爷动手,我直接带人砍了你们的脑袋!”

  狠话说完,路树德大手一挥道:“都滚吧,各自负责各自区域,没有决堤危险的地方,去隔壁县府协同巡防,本次汛情,务必要安然度过。”

  一声令下,这些当官的大老爷们随即冒着大雨又回到了各自的属地。

  ……

  汉阳府

  知府左光召站在河堤上,看着滚滚而去的长江头皮一阵发麻。

  这里是长江的一大支流汉江汇入长江的口子,长江上游大水,汉江上游也大水,两条河流的水位线早就超过了最底层的河堤,目前河堤都已经加高了两尺了,然而依旧十分危险。

  周围的河工和民众们正在不停的砸着木桩堆着沙袋,然而他们的动作终究慢些,第一个浪头打过来,当即冲倒一片民工,第二个浪头过来之后,这些民工刚堆上去的沙袋随即被冲垮,浑浊的江水奔流而出,几名民工当即大叫:“溃堤了,快跑啊!”

  一呼百应,数百名民工当即大乱,关键时刻,左光召抽出了腰间的宝剑一个箭步上去当即将那个带头的民工刺死,他睁着发红的眼睛说道:“回去,再敢扰乱军心者,这就是下场。”

  人虽然杀了,但是江水依旧在奔流,如果持续下去的话,不过半个时辰,这段大堤就会全面崩溃,这时左光召也顾不上形象了,他脱掉官靴赤着脚抗起一个土布袋便冲了上去,县里的衙役们看到后,受其感染也纷纷扛起布袋开始向上冲。

  民工们也渐渐冷静下来,就这样一群人前仆后继,垒金字塔一般,将那小小的溃口堵的严严实实。

  口子堵住,左光召随即下令道:“全体,有一个算一个,都给我打木桩堆沙袋,洪水不退,我们不退,就是死,也得给我死在大堤上!”

  说罢左光召又带头开始打起了木桩,然而河水上涨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不一会,河水便和河堤齐平了,浪头不时打来,黄色的江水随即溢出堤坝,看到这一幕,左光召几乎绝望了。

  真的能守住吗?

  就在他发出疑问之际,只见远处有来了上千名民工,他们推着木车,车上则是装好的麻袋和竹篓,带头的一声令下,那些民工随即扛着麻袋竹篓便开始向上爬。

  几轮之后,河堤直接拔高了十几公分的样子,随后这些人就地取材,开始装布袋,打木桩。

  有了这一千多人的加入,河堤的加固和修建速度瞬间提升了两倍之多。

  左光召找到带头的那人问道:“敢问兄台哪里人士?”

  那人咧嘴露出了一口大白牙道:“南京兵部侍郎史可法,听说这里人少,我便从云梦、安陆两地调来了一千民工供你驱使,不过粮食要明后天才能到,你要先管两天的饭吃。”

  左光召激动的热泪盈眶:“侍郎大人真是雪中送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