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海阎王
作者:浮生何必甲第      更新:2022-05-23 01:44      字数:2246
  山东济南府。

  朱慈烺带着一千多骑兵入了城,打发徐尚真去安排兵丁之后,朱慈烺便直奔山东巡抚衙门而去。

  巡抚衙门中,海瑞已经先到一步,他端坐在公堂之上正批改公文。

  朱慈烺丢下马鞭开门见山道:“往灾民饭里面掺沙子的事情你知道吧!”

  听到朱慈烺说话,海瑞才抬起头来,他想要行礼,朱慈烺却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没别人,不用行礼了,我是来谈事情的又不是来让你磕头的。”

  海瑞闻言点头说道:“掺沙子确有其事,臣也是一路喝过来的,其中,新河县掺的最多,臣正在写公文,准备罢免这的县令。”

  朱慈烺一听有些不高兴,他横了海瑞一眼说道:“难道这样就完了?灾民们就这样一路吃着沙子去南方修河堤?路上不知道要因为拉肚子死多少人!”

  海瑞抬起了头,他满是杀意的解释道:“臣已经下令,让各府县的粥棚不许再掺沙子,如果再听到掺沙子的地方后,县令斩首,知府免职!”

  朱慈烺一听顿时觉得汗毛树立。

  这海阎王,不愧是主张贪污八十两就将人扒皮充草的存在,上来就斩首,比自己狠多了。

  然而,这还不够,朱慈烺又问道:“那一些有吃食的人,过来蹭饭如何?”

  “让县令亲自看管,灾民们监督,如果连续三批灾民都反应有大批不同路的人在粥棚蹭饭,那便以贪污受贿罪论处!”海瑞说道。

  朱慈烺一听这话心中的气才消了下去:“如此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惩罚过于严重,怠政未造成严重后果不至于斩首,免官罢职让他们滚蛋就行了。”

  “至于蹭吃蹭喝的,也不用说他们贪污受贿,全都压来修河堤,也算是壮劳力不是……”

  海瑞眼前一亮,随即施礼道:“太子殿下英明!”

  搞定了这件事,朱慈烺端起茶碗便想喝口水,然而打开一看却只是白水。

  “海大人,我记得你是喝茶的啊!”说着朱慈烺一仰脖子将茶杯中的白水喝光了。

  然而,海瑞却苦笑道:“殿下,省着点吧,从今以后,臣就只喝白水了!”

  “等什么时候财政赤字消除了,我再买上二两茶叶好好喝上一场。”

  说完,海瑞又到了桌子上开始批改公文。

  朱慈烺将茶杯放下,然后询问道:“还有什么其他问题需要解决的吗?”

  似乎是已经等这句话很久了,朱慈烺话音刚落,海瑞便从公文中抽出一本文书说道:“殿下,您请看。”

  “禀巡抚大人,下官卫东敏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采购赈灾用的粮米的时候,米价均大幅度上涨。”

  “有的地方甚至翻了一倍,如此原本计划的粮米,只能购买到七八成。”

  “兹事体大,不敢擅自定夺,遂请巡抚大人指示。”

  朱慈烺合上了文书冷声问道:“官商勾结抬高米价?”

  海瑞点头,然后又摇头无奈道:“下官也拿不准,粮米这种东西,和其他东西不一样。”

  “天下如果有一百个人,可是因为灾荒粮米只够八十个人吃的,那么这粮价不会只上涨两成,而是会疯长至剩下的二十人买不起的价格,才会停下来!”

  “如今,河北山东两地受灾,其他地方为了怕自己的粮米也不够吃,涨价也属于正常,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商家囤货居奇的嫌疑。”

  说到这里,海瑞一声长叹。

  朱慈烺见状也陷入了沉思,如今可用之人实在是太少了,而想要攻城略地,召集士兵,自己手上的资源又不够。

  不攻城略地,又没有成就值召唤新的文臣武将。

  如此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

  而想要打破这个死循环,那便需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了!

  朱慈烺看着海瑞正色道:“买吧,买多少算多少,缺的,等去了江南我再想办法。”

  海瑞无奈的点了点头:“似乎,也只能这样了!”

  这件事摆不平,但是也没办法,他们就这几个人,不可能再去调查研究米价去。

  “还有别的事情吗?”朱慈烺又问道。

  海瑞在公文堆里翻找了一下,然后又递过来一本。

  “下官张立宪启禀巡抚大人,根据南京工部官员的仔细测量勘探,本次需要修缮的地方共有八处。”

  “其中,新安江以及长江湖广一带最为严重,其次便是长江沿岸的数个险要隘口。”

  朱慈烺看完又将公文丢了回去,然后沉思良久说道:“你觉得,哪里会是最麻烦的地方?”

  海瑞指了指淳安方向说道:“新安江最为危险,嘉靖年间哪里溃堤,死伤百姓无数。”

  “同时,其他地方也不能怠慢,必须尽快修缮。”

  这时朱慈烺想到的是,崇祯给他的话。

  你让河北山东两地的灾民去修理河堤,这便得罪了当地靠着修河堤发财的地方工人,这些人大多又都是受氏族支持的。

  到时候,那些氏族肯定会给你使绊子,干扰你修河堤。

  而修河堤这种大事又绝对不能被耽误,一旦耽误等汛期到了,那江南七省也会大乱!

  朱慈烺看向了海瑞,他开口道:“御史台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

  “我人手不够,等忙完了山东河北两地的灾民转移,你找两个得力的人替了你的位置,然后来南方帮我。”

  海瑞跪拜行礼:“遵命,殿下!”

  见海瑞没了下文,朱慈烺便开口了。

  他将路上听到的灾民们的想法和海瑞说了一遍,然后对海瑞问道:“如果灾民们出工不出力,到时候只解决了灾民的安置问题,那南方水患又该当如何?”

  海瑞一听也有些头疼。

  自古以来,贪官和刁民都是当权者最头疼的事情,贪官害民,刁民更害民。

  欺负乡里不说,有的刁民如果上面有关系,甚至还能欺负底层善良的官员,让那些善良的官员也变得贪恶。

  朱慈烺和海瑞面面相觑。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办法处理,而是没有办法分辨。

  下手重了,很容易伤到普通人,下手轻了对这些刁民有不痛不痒。

  二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也只能定下回家的路引,在修河堤结束之后,再统一发放的规矩。

  当然,这消息要等到大部分灾民到了南方七省之后,再公布出来。

  不然的话,那些刁民势必会放慢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