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 起飞的粮价
作者:尘世二把刀      更新:2022-05-22 11:19      字数:3656
  愤怒。

  王远面色铁青,两眼血红,势要与唐天一论高下的模样。

  王远,以前只是岳飞派到青州城内的细作,一直以来,只是关心军情,对待百姓生计只是同情,过问甚少。

  结识唐天之后,每天跟着百姓打交道,他知道百姓的苦楚,民众生计的艰难,看过百姓为一斗米当街而跪,看过无数良家女子为了生计坠入青楼,看过无数流民被官军肆无忌惮地抓掠……。

  他同情百姓,面对官府、金人,他做不了什么,他知道,粮价上涨一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要多付出更多的劳动,一旦涨五成,怕是很多人就要挨饿。

  铺子里的伙计听到王远同唐掌柜吵起来,识趣地退到后堂。

  唐天知道王远同情百姓,可是同情就能解决问题?

  同情,八大家族就不会炒高粮价了吗?八大家族几时考虑过民众的死活,他到青州这段时间,就发生两次大规模的哄抬粮价。何时有人管过民众生计。

  不仅是八大家族,而且官府也公然参与其中,更有刘师爷的亲属往公放粮食里参砂子,每个人都要打粮食的主意,靠着粮食发财。

  一旦这次粮价阻击失利,何止是十几万人饿死,怕是就是一场劫难。

  唐天想到此处,银牙紧咬,咯咯直响。

  “王远,我自有办法,你快去准备,明天天亮,粮价翻倍。”

  “你说什么,明天粮价翻倍,这粮价要飞呀!”

  王远瞪得痛红的双眼,微微再用力怕是要瞪出来了。

  “没错,我就是让粮价飞!!别跟彭黑子似的,就知道瞪眼,动动脑子。”

  王远听了唐天的话,眼睛死鱼一般盯着唐天,微微歪下脖子,轻轻地拍拍头,恢复了几分清醒,呆呆地看着唐天。

  他不傻,粮价上涨一成到五成那是奸商炒作,可是粮价翻倍,事情就没有那简单了。

  “别楞着了,快去准备,我去圆觉寺。”

  唐天转身出了铺子,街上百姓,十有八九识得唐天,远远地冲着唐天点头,但却无人上前打招呼。

  众人皆知,唐掌柜可是一个能惹事的主儿,说不定哪天就把天捅个窟窿。

  唐天发现几个人跟在身后,断定应该是王远安排保护自己的人,所以也没太在意,大脚流星朝着圆觉寺而去。

  圆觉寺必须得去,因为圆觉寺负责施粥放粮。

  一直以来,圆觉寺都负责施粥救济流民,现在流民没有了,施粥理所当然没有必要。

  唐天到了圆觉寺,见过方丈大师,直明来意,希望圆觉寺继续施粥放粮,方丈没有拒绝,随口答应。

  毕竟唐天是圆觉寺最大的施主,听圆清师傅所说,唐天也是圆觉寺最大的修建人。

  唐天一切交办妥当,一身轻松,他现在就要等,等到明天,粮价起飞了。

  回到烧鸡铺,王远已经交待好一切,正吩咐伙计们烤制烧鸡。

  唐天看着烧鸡,想到第一次做烧鸡的情形,于是让王远准备几只活鸡,他带着返回公主岭。

  王远则带着烤好的烧鸡,到公主岭贩卖。

  不得不说,王远现在就是一个财迷。现在青州太合烧鸡铺主要负责制作烧鸡,烧鸡清一水送到公主岭出售。

  为了保证烧鸡口感,居然用快马驼着木桶配送,保证了口感,也提高效率,原来一天卖五十只烧鸡,需要半天时间,现在卖三百只烧鸡才半天时间。

  唐天倒也不太在意王远的经营,他提着几只活鸡进了仁昭公主府。

  进府之后,直奔后厨,开始杀鸡,准备制作太合烧鸡。

  玲儿听说唐天回府,第一时间来到后厨,看着火炉里升起的火焰,呆呆地看着忙碌的唐天。

  “唐大哥,王远过来说,明天粮价要涨了,让我们做好准备,不用担心。”

  “噢,是,他倒是真快,看来,整个公主岭,他就服你了。”

  “说什么呢?”

  玲儿眨着双眸,盯着炉堂窜起的火焰,随手将几块木炭丢进炉堂,火焰随之不见,她抬头瞟了眼忙碌的唐天,满是感慨,道:“回不到从前了。”

  唐天腌好烧鸡,拿起挂钩,动作娴熟,五只烧鸡整整齐齐挂好,送进刚刚加入木炭的火炉。

  “洗洗手,过一会仁昭公主就来了。”

  就。

  唐天不傻,听出了玲儿的心思,三个人中,上官清儿现在昏迷不醒,珍儿还是小孩子,只有玲儿。哎!

  他看着玲儿放好的水盆,安静地洗手。

  他想解释,可是他也不能解释,不说,对不起大家,说了,伤了仁昭公主。

  男人,太难了。

  自己当时为了救下公主岭几十万百姓,答应娶下仁昭公主,如果自己不答应,怕是金人南下北上,还有公主岭在吗?

  仁昭公主能不顾及自己名声,主动说出要嫁给自己,也是一代英雄。

  这一切,自己不能说,一个字也不能说。

  主算是对上官清儿、珍儿、玲儿也不能说。

  “擦擦手。”

  玲儿递过布巾,静静地退在门口。

  此时,仁昭公主的声音已经传来,“唐大哥,听说你在做烧鸡。”

  唐天擦过手,将毛巾递给玲儿,道:“对,很快就做好了。”

  仁昭公主双眸一闪,停在门外,看着站在门口的玲儿,又看看厨房里的唐天,嫉妒道:“玲妹妹倒是快呀!我可是刚刚听说。”

  “仁昭姐姐,王远来了,告诉我唐大哥要做烧鸡。”

  唐天看着两人的架式,知道几个人中,上官清儿、玲儿、官芸、李清照、李姑娘,包括圆清师傅,总之除了珍儿,几乎所有人都看不上仁昭公主。

  主要是仁昭公主性子太直,不会说话不说,又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不过,仁昭公主这个人没有什么坏心思,就是直女一枚,唐在倒是感觉,跟仁昭在一起,从来不用考虑说话方式,有啥说啥,直接了当。

  “别扯什么王远,就说你喜欢唐大哥得了。”

  玲儿弱弱地站在门口,看着盛气凌人的仁昭公主,立而不语,目光柔弱地看向唐天。

  唐天看着救助的目光,明灭不定,道:“好了,仁昭,上官怎么样了。”

  “还没醒,珍儿喂药了。”

  “玲儿,把上官抬到院子里,大家一起坐坐吧?”

  玲儿转身走了,仁昭公主呆呆地看着唐天,道:“为什么?”

  “以前,在村子里,村民们没吃过肉,晚上,大家就一起烤烧鸡,所有人都闻着烧鸡的味道,静静地等着,那时候,还有人叫我厨子。”

  唐天坐在门槛上,晚霞映脸,烧鸡在炭火的催烤下,散发着焦香。

  “厨子,这个名子不赖吗?跟你挺配的。”

  仁昭公主一屁股坐在唐天旁边,两手毫无形象地扶着膝盖,接着问道:“说,那时,你是不是喜欢上官。”

  女人怎么了,整天得就是谁喜欢谁,烦不烦呀!

  “哈哈!”

  “你笑什么?”

  笑,唐天在笑话自己,当时要不是上官清儿救了自己,怕是早已死无葬身之地,真不知,自己穿越到这大宋为了什么,难道是老天捉弄自己?

  “说呀,不说就是喜欢了,我就知道,你喜欢上官清儿。”

  仁昭公主依旧自言自语。

  她从见到上官清儿、玲儿、珍儿的第一眼,就知道,上官清儿、玲儿都喜欢唐天,所以这三个人中只有珍儿对自己最好。

  此时,上官清儿抬进后院,珍儿手中拿着被子。

  “唐天哥哥,你做烧鸡了。”

  “名知故问。”

  玲儿怼了珍儿一句,然后看着静静的上官清儿。

  “清儿,你能闻到,这是我做的烧鸡,这味道你应该知道。”

  “是呀!记得当时,你吃了几口,就让给我了,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烧鸡。”珍儿边说,边记起往事。

  “对呀!玲儿还……”

  几个人一句两句……,说个不停,可是上官清儿依旧安静如初。

  唐天希望通过味觉刺激,让上官清儿好起来,可是,他只能失望地面对现实,上官清儿依旧未能苏醒。

  他也试过,完成上官清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愿望,在海边建房子,修田园,希望能刺激上官清儿醒过来,结果都失败了。

  不放弃,永不放弃!

  他看着被抬起的上官清儿暗下决心。

  “唐大哥,你们别在折腾上官姐姐了,让她安安静静地休息下,行不行,前几日,珍儿、玲儿,她们用中草药给上官姐姐又是泡脚、又是洗澡,上官姐姐她也累了,她也需要休息,也许,她休息久了,自己就会醒了。”

  仁昭公主双眸闪动,盯着发呆的唐天,道:“我也想,上官姐姐早点醒来,可是,大家实际一点,尊重下上官姐姐。”

  尊重。

  实际。

  唐天如梦初醒。

  是呀!何必让上官清儿跟着自己担惊受怕,也许她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情况,不用舍生忘死征战……。

  第二天。

  整个青州城快疯了,粮价一个晚上翻了一倍。

  所有人都在观望,无人敢卖粮,连八大家族也不在卖粮,在情况不明之际,所有粮铺关门闭市,均挂出“无粮”二字。

  青州知府衙门里,知府吴正,金二爷对视而坐,刘师爷依旧站在旁边,事不关已地候着。

  “怎么办,现在无人卖,更是无人买,而且该死的圆觉寺居然还在施粥救民,二爷,你说说现在怎么办。”

  吴正睁大双眼,六神无主,两眼颓废。

  吴正对面,金二爷一脸平静,轻轻地拿起檀木桌上的青花茶碗,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