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一 四章胜福寺
作者:尘世二把刀      更新:2022-05-22 10:56      字数:2452
  唐天怎么也没有想到,随着小猫一起落下的还有这本胜福寺记。

  胜福寺。

  隋唐以来佛教盛行,道教,佛教,儒教三教于世,这胜福寺也不知是哪里的寺院。

  胜福寺能修书立撰,应该也是小有名气的宝刹灵隐。

  历朝历代,只要有皇亲国戚到寺院进香拜佛,都会提高寺院的名望,如果有皇帝贵妃亲临,则会立碑授匾,著书立撰。

  “唐天哥哥,快说说书里到底写的什么。”珍儿带着特有的体香,凑到唐天身边说道。

  天呐,又是古文,繁体字。

  这货一脸懵逼的看着书上歪歪扭扭的文字。

  现在都不记得自己的语文,到底是哪个老师教的,总之,肯定不是语文老师教的。

  唐天面对着绕口而又难懂的古文,又看着一大堆很多不认识的繁体字。

  “胜福寺始建于,二年春,柴,,功德,,”

  这货仅读了六个字儿,就已经有不认识的字,后面断断续续地识得几个字,读得声音越来越小……。

  “唐天哥哥,这是什么意思。”珍儿一脸懵b的看着唐天。

  什么意思,我问谁去。

  这货恨不得找块豆腐撞死,只能硬着头皮说。

  “我估计是说,胜福寺的建造情况,应该为了体现功德而用柴木建的。”

  唐天一顿胡言乱语地猜测,连自己都觉得狗屁不通,他所能理解也只有这些。

  “唐天哥哥,这一本书不可能就这么一句话,其它的讲什么?”

  珍儿双眸闪动,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式。

  我也不知道啊。

  那么多字,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真不知道写得什么意思。唐天无奈的看着珍儿。

  “这里好多字我都不认识,我也只能大体猜猜是什么意思,你们认识吗。”

  这货把书递给上官清儿和玲儿面前。

  舒服呀!

  这货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不用在这里不懂装懂,不会装会,太舒服了。

  装逼太累了。

  自己不会就不会,会就是会。

  唐天想起后世的一笑话,领导到村里检查,看见欢迎语上写着欢迎XXX莅临指导。

  领导笑着把村干部叫到一起说。

  “同志们,我们都是好干部,是大家的带头人,要加强学习,更要爱学习,就拿这个欢迎词来说,“位”临的“位”字什么时候有草字头呢?拿笔来,我把把他划掉,咱们做事要实事求是。”

  村干部知道领导是个不学无术的大白字干部,都窃笑不语,任着领导胡来……。

  这时一老农跑进来说道:“不好了,不好了,村长,不知道哪个不学无术的孙子,把莅临指导的“莅”字改成“位”字啦。”

  不懂装懂害人呢?

  “唐大哥,让我来看看。”上官清儿接过书说道。

  难道青儿认识古文。

  不太可能呀!

  要说李清照认识古文繁体字,我还是相信,毕竟是书香世家,才华久富,名声在外。

  青儿一直生活在村子里,怎么也能断文识字。

  毕竟读书都是大户人家世家子弟的事,穷人怕是没有几个人能请得起教书先生。

  清儿认真地看着,眉头一皱。

  “上官姐姐,到底说得什么?”珍儿盯着上官手里的书问道。

  上官清儿抬头看看唐天说道:“唐大哥,咱们要先回去再说,这事一言难尽。”

  一言难尽。

  看来书中内容一定不简单。

  唐天观察四周说道:“走吧,我肚子确实饿了,咱们先去吃些东西,等会再回来找,我就不信找不到郑老五的钱,欠老子十吊钱,就是死也要还。”

  珍儿和玲儿一脸狐疑地跟在后面。

  郑老五什么时间欠的钱,我怎么不知道,难道唐大哥也有私房钱?

  十吊钱!

  唐大哥太不像话了,院子里的钱可都是我管的。

  玲儿打量着唐天。

  珍儿跟在唐天身后反复的回忆。

  我刚刚有说吃东西吗?

  没有啊。

  怎么唐天哥哥说要去吃东西呢,难道猜到我们都饿了。

  珍儿用小手摸着自己饿得扁扁的肚子。

  上官清儿非常佩服唐大哥见坡下驴的功夫。

  自己只是感觉书中内容隐晦,怕隔墙有耳,这货就讲出个追债的故事。

  …………

  青州依旧人车如流,没有人在意蚂蚁被踩死的小事。

  唐天的太和烧鸡铺,生意依旧火爆,王远已经很像个掌柜的坐在桌子前。

  烧鸡的味道还是熟悉的味道。看来工人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烧制烧鸡的方法。

  “上官姐姐快说来听听,书中到底写着什么。”珍儿已经关上房门。

  “书中说了一件很奇怪的事,你们怎么也想不到。”

  “什么事,什么事,快说来听听。”玲儿眼里闪着好奇的目光,追问道。

  唐天倒是平静,因为自己是穿越而来。再怎么离奇的事儿,再怎么惊奇的事儿,也没有自己穿越到这离奇诡异。

  “你们知道吗?郑家两兄弟不是郑老五亲儿子。”上官青儿也满脸兴奋地说道。

  我去!他奶奶的,狗血了。

  私生子吗?

  小三上位吗?

  这都什么情况,难道是古代版的小三上位,别人的私生子争家财吗?

  这货脑子里闪出一连串的问题。

  “哪是谁的儿子。”玲儿接着问道。

  “上官姐姐你说什么呀,我怎么听不懂,书里就写这些东西吗?”

  珍儿转动着小脑袋,怎么也想不明白,书里为什么会写这些东西呢。

  “郑家两兄弟姓柴。”上官清儿沉声说道。

  “姓柴有什么奇怪呢?”玲儿并没有太在意地说道。

  姓柴。

  唐天可是知道历史,大宋赵家天下是窃取后周柴家的天下,赵祖建立宋朝就是欺负年幼的少主柴宗训,建宋后柴宗训被贬为郑王,二十岁就去世了,其子孙世袭为王。

  难道这两个孩子和柴家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个死去的郑老五又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和柴家的两个孩子在一起。

  “柴家可不是一般的姓氏,曾经掌握天下,与民共享。”上官青儿看着唐天说道。

  “你是说郑家的两个孩子,就是郑王柴宗训的后代吗?”

  唐天不淡定地看着上官清儿。

  难道历史的真相都是在不经意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