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赚钱的好生意(求推荐,求收藏!)
作者:尘世二把刀      更新:2022-05-22 10:50      字数:4351
  回到村子已近中午。

  “这牛病了吧,怎么买了头病牛回来,这牛能耕田吗?”

  村子里的人看着唐天买回的病牛,都在指指点点,说三挑四。

  “小子,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怎么买了头病牛回来,哈哈……。”

  “吴哥,这小子砍一担柴都吃力,要我看,估计活不这头病牛,哈哈哈……。”

  “怎么能这么说呢?人家叫人傻钱多,前些天还给了我们一袋子钱,不能这么说,不能这么说?”

  上官清儿狠狠地瞪了三个一眼,无奈地跟在唐天身后。

  她真得不看好这头病牛,也不知唐天是怎么想的……。

  唐天这货,脸皮着实够厚,不时朝大家笑了笑,并没有在意大家的说笑,也没有理会吴正几人。

  他本想拿吴正这孙子在地上摩擦,可是他也不太确定李老先生说的话。

  药馆的老先生不会无故地说这些话,一定是想告诉上官清儿,只是清儿并没有理会医馆李老先生的话。

  “这个给你,我去给牛打草了,你帮我多喂点水。”

  这货把包子放到上官清儿手里,捡着柴刀打牛草去了。

  上官清儿看着手里的两个包子,心里暖暖的。

  一共给他买了三个包子,居然只吃了一个。

  看着粗心大意的,真是想不到。

  …………

  山上别的没有,就是草多。唐天挥着柴刀打草,他不知道病牛能不能吃草,还是打许多牛草。

  他感觉差不多了,把草捆好。座在上山发呆,他看见山间有很多黄色的小花。

  我的天呐,

  这可是天然的金银花,这东西在后世里贵着呢?

  他用草编了个蒌子,把摘下来的金银花摘下来放好,这才背上草往回走。

  把草丢在地上喂牛,又在旁边晾晒金银花。

  “这个给你。”

  唐天拿着一大把从山里采回来的花,递到上官清儿面前说道。

  “放哪吧。”

  上官清儿正忙着给牛喂着水,眼里瞟了眼唐天的的一束花,淡淡地说道。

  唐天把花束放在一边。

  接过上官清儿手中的手桶,给牛加水,把打来的鲜草堆放在一边,然后又打来水,给牛洗澡。

  做得认真又细致。

  “唐大哥,我的花呢?”

  “我的花呢?刚刚还在这里呢?”

  上官清儿眨着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焦急地问道。

  唐天看着老牛口中还有一点点的黄花,摸着牛的肚子,笑呵呵地说道:“估计被老牛吃了。”

  “什么?真是的,给你洗澡,给你喂水,你还偷吃鲜花,真是的。”

  上官清儿在牛头上拍了几下,气呼呼地走了。

  不就一束花吗?

  至于吗?

  明天我再采给你就好了。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上官清儿会发这么大的火,只是用手摸着老牛光滑的皮毛。

  给老牛洗干净之后,他开始琢磨做兔皮包的事。

  三天后要送过三十五个兔子皮包,时间很紧张。

  做生意就是这样,诚信最重要。

  做兔子皮包,第一个来帮忙居然是牙子,毕竟牙子的皮子都是唐天帮着卖出的,牙子很实在,干活也麻利,就是不太爱说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

  唐天把割皮子的活都交给了牙子,自已则把布样裁好。

  牙子能干,手脚麻利,不用两个时辰,所有的皮样,还帮着唐天把布样都裁好了。

  上官清儿也不慢,利用大家裁样的时间做好一个兔子皮包。

  三个人一阵忙碌,不到两个时辰,已经做好十五个兔子皮包。

  “牟!”

  老牛拉着长长的叫声,从院子外面传来。

  牛真是个吃货,又饿了。

  唐天看着兔子皮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干脆拉着老牛上山放牛了,一边放牛,一边利用空闲时间做兔子包。

  五个皮包的时间,牛也吃饱了。

  唐天看着老牛大大的肚子,真是担心哪天肚子爆了。

  他系好牛,看着上官清儿正在赶做的免皮包。

  “啊!”

  上官清儿急忙将用嘴吸着手指。

  “小心点,要不然别做了,明天还有时间,不用这么赶的,太累了。”

  “不用你管。”

  上官清儿低着,声音冰冷地说道。

  又怎么了,自己放个牛回来,这也生气了,放牛有错吗?

  唐天想了半天,依旧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他努力地回想着,到底哪里惹到上官清儿了,这时,他看见老牛依旧在外面吃草。

  “明天没有什么时间,今年大家说不借牛了,说是自己犁地种。”

  上官清儿一只手按着被针扎的手指,依旧声音冰冷,不高兴地瞟了一眼唐天。

  “怎么不借了?”

  “今年借牛一天要两百文钱,比去年高出一倍还多,族里人商量不划算,所以不借了,吴家人太黑心了。”

  上官清儿看了唐天一眼,低头又忙着手里活计道。

  “族里有多少人,还出不了这些钱吗?”

  “我们村子不算大,却有八大姓,我们上官一族人口最少,不足百人,地也不是最多,每户不足四十亩良田,村里还有些外姓人,他们没有地,只能给八大家族的打个长工,平时里以打猎为生。村子里所有的牛都是吴家的,他可以随意设定借牛的价格。”

  “原来是这样。”

  吴家是靠着牛来发家的,也是靠着牛来管理着村子。

  “你看,牙子,年纪不大,却做这么重的活计,因为他是外姓人,不能有地,这是村里订的规矩。”

  “就不能用外面村子的牛吗?”

  “外面村子和我们村子都是一样,十里八村的都是向大户人家借牛,从我记事时,就知道有借牛的事,有些族里也想着买牛,结果还不是好端端的牛就病了,死了,大家都知道是这些大户人家动了手脚,可是又怎么样呢?。”

  “唐大哥,你别想了,估计咱们买得这头牛,应该也是被他们动了手脚,尽管李爷爷说了病牛的事,我也只是听听,这牛不耕地还好,如果耕地怕是要惹出事来。”

  想不到眼前的上官清儿,真是聪明,也是事故,怪不得不说病牛的事,原来是这个原因。

  她可是十几个金人都不怕,却怎么怕了这村里人,做起事来少了杀伐之气。

  “清儿,快去休息吧,天也晚了。”

  上官爷爷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好的爷爷。”

  上官清儿一边收拾好手中的活计,一边答应着。

  “你快去睡吧,等一下,我去拿个东西给你。”

  唐天把放牛时采的一束花放到上官清儿手里,接着说道:“回去放在房间里,别让牛吃了。”

  “好!”

  上官清儿低着头,看着手里的一束花,推门而出。

  还算你有心。

  这花真漂亮。

  可惜了中午的那束花……。

  晨光映照。

  唐天和上官清儿背着一大堆兔皮包已经朝村外走。

  “上官,听说你们家买了一头病牛,那牛不能耕田,小心哪天病死了。”

  “吴正,闭上你的嘴。”

  上官清儿正眼都没看吴正,低头继续走着。

  看来村长的儿子,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唐天习惯地用后世的眼光看待村长,毕竟后世村长的口碑不是很好,都成了做尽坏事的代名词。

  ……………………

  “小子,让你小子牛,这回看你买个病牛回来,我看你怎么犁地。今年就提高你们借牛的钱,你不是有钱吗?看你能有多少钱,村子的穷人就是个无底洞,你能填得几个窟窿。”

  吴正看着唐天和上官清儿的背影,冲着从树后闪出的小北和小刚说道。

  “小刚、小北,你两个有空就给我盯着他们,听说他们做了个什么包,听说挺赚钱的,哪天让他们也出出血。”

  “我也听说了,皮货行的老板一口气订了三十五个,一个就五百铜钱,这家伙发死了。”小北说道。

  “一个五百,两个就是八百,三个就是一千……”小刚扳着手指头,数着说道。

  “刚子,就你这石头做的脑袋,别算了。”小北实在听不下去了,不耐烦地说道。

  “你们马上到集子上去,把这件事告诉赵爷。”吴正一脸阴笑,恶狠狠地说道。

  “放心吧,赵爷可是个三百里就能闻到肉腥的人。”

  “哈哈,有他们好瞧的!”

  “记住,不能伤了清儿,明白吗?”

  “明白,放心了,怎么可能伤了未来的嫂子呢?”

  …………………………

  镇上不开集,却是冷清,皮货铺的张老板就是开口订兔皮包的客人。

  “兄弟真是守信,没想到还提前来了,昨天你们走后,就有好多人来打听那个兔子皮包的情况,这样,我今天再订上三十个,你把今天的货先放下。”

  铺主眉开眼笑地拍着唐天的肩膀说。

  皮货行的铺主姓张名开,一直在集子上做皮货生意。

  山里别的没有,就是动物多,这些年,张老板也是小有名气,发得不清不楚。

  “张叔,这一切都好说,只是。”

  他停了停并没有接着往下说。

  他知道这个张叔做皮子生意,一定是闻到铜钱味,所以才急着再订上三十个,看来这价钱是要提上一提。

  要不然起早送货,摸黑赶做,怎么也得挣个辛苦钱。

  “好说,好说,这样,每个皮子包再加二百钱,皮子的钱都算我的,你看这样如何呀!并且你在集上的散客生意,也都可以到我这里取货,不需要另外加收。”

  铺主老张算是开出狠价。

  “好的,没有问题,明天我再送三十个来,放心。”

  唐天确实很开心,没想到又接三十个皮子包的订单,还比以前多了两百钱。

  尽管他知道皮子铺的老张挣得更多,但是他也很满意,做生意一定要双赢。

  “走,我们去买些包子回去给牙子吃。”

  唐天想起牙子吃包子的样子,又是同情,又是悲愤,受苦的人太多了。

  集镇上的铺子虽不是太多,但也都开了门。

  包子铺的生意算是集上最好的,很多人都来买包子,相比之下对面不远处的木器铺,就萧条很多。

  乱七八糟的破旧耕犁堆放在外面,显得更加破败。

  真想见识下宋朝的犁是什么样子。

  原来没有什么区别吗?

  最大的区别犁头居然是木头做的,很多犁损坏的位置,都是这个木制的犁头坏了,为什么不做个铁犁头,不就不容易坏了吗?

  “老人家,这犁多少钱卖。”唐天客气地说。

  “卖什么卖,你不要戏弄老夫,一把新犁才三百钱,你说这破犁有人要吗?”

  “老人家,你帮我把这旧犁修修,我做几个小东西,你看可以吗?”

  唐天给老人家简单在地上画了个图。

  “好的,你先忙吧,等下过来取。”

  老人家低头,认真地看着地上的图。

  唐天捡起一把已掉下来的木犁头,直接跑到旁边的铁匠铺,让铺主打四把铁犁头。

  上官清儿拿着一大捆布站在布行门口张望。

  唐天拿着几把破犁和四个铁犁头跑过来。

  “唐大哥,你这是做什么呀!这东西都烂成这样子,不能用吧?”

  上官清儿看着这堆破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