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罗三哥
作者:苹果小馅儿饼      更新:2022-05-20 04:37      字数:2214
  路过罗村长家竹楼的时候,陶娟的脚步就停顿了一下。

  时过境迁,当初罗三哥想要求娶桃娟的事情,已经被传开了,所以一看到陶娟的举动,刘哥就笑了笑,主动介绍起罗家的情况。

  “罗三哥的命不好,他的腿受伤以后一直没有治好,差一点截肢,后来碰到了一个老中医,用中药给他洗伤口,倒是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腿,不过他这个腿却是废了,虽然还长在身上,可中看不中用啊!”刘哥十分感慨。

  都说人在做天在看,如果当初罗家不自己作死,那么罗三哥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大家伙想到这一点都不说话了。

  正好这个时候,从竹楼后面慢慢转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大家刚刚议论过的罗三哥,他拄着拐杖,左腿还能用,右腿就跟个装饰一样吊在半空中,看起来像布娃娃腿一样。

  罗三哥听到了大家伙说话的声音,猛的一抬头就看到了陶娟,陶娟站在阳光下,笑容明媚,比当初他刚见到的时候还要漂亮了。

  就这么一晃神的功夫,陶娟已经跟着大家伙离开了。

  只剩下罗三哥呆呆的站在竹楼前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原本罗家是村里面最富裕的人家,自从刘哥接过了村长之后,罗村长赌气,对于罗刘哥作出的任何决定都不支持,包括村办工厂他也不加入,所以错失了很多挣钱的机会,导致现在罗家成了寨子里边最穷的人家。

  罗村长愁眉苦脸的从竹楼上面下来,家里边又没钱了,他寻思着要是不行的话,得让老大和老二出去找个活才行,村子里边也有工作,不过他没有脸让几个儿子去做。

  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都不愿意让自己的丈夫外出,所以这件事情现在一直就这么僵持着。

  一想到这一点,罗村长就是一阵子头痛,这些娘们事情就是多,头发长见识短,要是搁在他以前当村长的那会儿,一定会让两个儿子跟媳妇离婚,这种拖后腿的婆娘留下来干什么?

  然而现在罗村长不敢说这个话了,要是真的把两个儿媳妇赶走了,以他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是没有能力再为儿子娶媳妇的,总不能让几个儿子都打光棍吧?

  看到了罗三哥在发呆,罗村长就问他,“三儿,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不进屋养着去?”

  “我又看到陶老师了,”罗三哥朝着陶娟消失的方向指了指,那里的一群人,还没有走远。

  罗村长看着桃娟和肖子健的背影,眼睛眯了起来,如果说以前他还不知道罗三哥的伤是怎么回事,在找到了中医之后,他就对罗三哥的伤势有所怀疑了。

  中医说过,罗三哥的伤口是受到了毒物的侵袭,所以才会久治不愈,而这些毒物也很常见,就是当地一些常见的草药,也就是说不管是谁找到这些草药之后,把汁子抹在弹头上面,都会对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一开始的时候,罗村长还以为是有人准备打动物,用了这些药物来增加效果,可是中医说这些药对动物根本没用,这是专门侵蚀人类神经的。

  中医说这些药就是为人量身打造的,目的就是要让人多受苦,所以中医就让罗村长多想一想,和村里的什么人家有仇怨,他怀疑罗三哥受伤根本不是意外,而是有人蓄意报复。

  到了这个时候,罗村长才明白,当初罗三哥受伤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有人处心积虑的对付他们,这样一怀疑,他自然而然就怀疑到了陶娟和肖子健的身上。

  可惜那个时候,陶娟和肖子健已经离开,他就算是怀疑也没有证据,而且他也不再是村里边独一无二的村长,村子里的人也不听罗村长的话了,根本不配合他进行调查。

  一想到这些,罗村长心里就有些不痛快,“这个死丫头,她还敢回村里来?”

  陶娟可不知道有人在偷偷骂自己,她打了个喷嚏,跟着肖子健进了刘哥家的大门,厨房里面传来了扑鼻的香气,这是竹笋炖鸡的味道,果然刘哥的妻子没有食言,已经开始在为他们做好吃的了。

  刘哥笑呵呵的跑到厨房去跟妻子打了声招呼,然后搬出小桌子,招呼大家都在院子里坐下。

  竹笋炖鸡还差一点火候,刘哥的妻子为大家端上了炒花生和大盘的糕点。

  糕点就是村子里自己制作的米糕,把米磨成粉,然后加上糖和各种馅料蒸成的,这一盆子里都是新蒸的米糕,柔软滑糯十分好吃。

  看到动客人们都动手拿起了米糕吃,刘哥家的大黄狗,就乖巧的坐到了陶娟身后,摇着尾巴耐心等待,似乎很笃定陶娟会喂它一样,果然过了一会儿,陶娟就偷偷的把米糕塞进了大黄狗的嘴里。

  肖子健冲着陶娟摇头,后者调皮的吐了吐舌头。

  刘哥把这两个年轻人的互动都看在眼里,笑眯眯的问道,“陶老师和肖老师还没有结婚呀?”

  “已经订婚了,过几天就打算领证结婚了,”肖子健笑呵呵的说道,他求婚成功之后,安然和肖景瑞就把后续的事情都接了过去,正在帮他们筹备婚礼事项呢。

  “那就好呀,当初二位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你们是一对儿,”刘哥高兴极了,站起身来就去找米酒。

  很快刘哥就抱着一个坛子过来,拍开坛子上的泥封,一股醉人的香气就飘了出来。

  “去年大家伙就赚了些钱,我用自家地里产的最好的糯米,做了这些酒,然后埋在了树下,想的就是你们再来的时候请你们喝酒,你们尝尝这酒的火候咋样?”

  刘哥说着,就在每个人面前的粗瓷大碗里面倒上了一碗酒,农家的米酒,清甜甘洌度数不高,闻着就有一股香味儿,不过喝的太多了,也还是会醉人的,陶娟轻轻抿了一口,只觉得酸甜适口,不由得连连点头,“这米酒可真好喝。”

  以前村里的人温饱都很困难,谁也没有闲钱和多余的粮食去酿酒,现在可不一样了,酿酒成了一种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