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开门红
作者:苹果小馅儿饼      更新:2022-05-20 04:29      字数:2238
  第一期节目,当然是从安然他们这边的开始。

  “有了这样的模式,大家才会更明白咱们的节目是怎么做的,到时候看了原片,比我们口述和文件表达得只会更清楚。”

  视频才是最好的记忆法,安然很明白这件事。周姐则是完全相信她,此时的安然已经非常有这方面的才华和天赋了。

  “反正需要我的时候你就尽情使唤,我一点都不担心。”

  周姐完全给了安然所有的权利,即便刚开始这个点子是她提出来的,但现在,她完全信任安然。

  有了周姐的信任,安然非常快速的敲定了接下来的录制方案,并且开始了广告的插播。

  跟之前的选秀一样,安然一样在电视剧上发表了公告,只要手艺过得去的,就能得到一份专属于他们的工作,每天都是做一样的,但有了基础的工资保障,只是需要过来这边工作而已。

  安然非常的熟悉这样的业务,一条条好处打出去,她就不相信会有人不动心。

  事实证明安然是正确的,报名的人数很多,而这一次时间限制比较长,因为工作的事情,大家思考会更多。

  安然给了半个月的报名时间,只需要附上一张他们正在做东西的照片,就可以了。

  报名之后,就要到省城这边来参加第一次的节目录制,来往的车费可以报销大半。比如三十块的车费,安然给报销二十或者二十五,他们只需要拿出几块钱就可以了。

  至于节目的录制,安然让公司的制片人过去,自己就不去了,远程指导。在成片剪辑的时候,她会过去看看。

  很快,第一期节目录制就结束了。报名的一共有五十多人,录制这一期节目花费了他们两天天的时间,最后剪辑成了两期,每一期节目时长都是一个半小时,不会太长,也不会太短。

  国家电视台也专门买下了这档节目,放在黄金时段播放,那播放率,也是节节高升。并没有因为这个是鉴宝啥的,就冷场了,反而喜欢看的人还挺多的。

  这一次的五十多人,安然最后留下了十个,其中做窗花的两个,编织品的三个,还有五个都是木雕的手艺人。其中还有一个木雕的手艺人,那是流传很多年的手艺,几百年的历史了,也是最让安然敬佩的一个。

  留下了这些人,安然直接拟定了合同,开始走签约的流程。至于那些被淘汰的,安然也没有让他们失望,而是承诺,只要他们做得好的,都可以卖给她,她会以市面价格收购。反正绝对不会让他们亏本的。

  这样大家都高兴了,更高兴的当然还是留下来的那些人。

  “这些东西都会被买到国外,你们在制作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尽量做到最好。”安然对他们说,“留下你们,因为需要你们做的是精品,这是值得收藏的,而不是想其他人那样拿去看看就扔了的。数量不多,但质量一定要好。”

  哪怕半年只做出一件,安然都觉得可以接受,但唯一的条件就是,他们得做好。

  大家都没想到东西是朝着国外销售的,一开始大家都只觉得是要开店,然后需要人做。但没想到的是,他们做好了就要送到国外去买。

  “安老板,这是真的假的?我们的东西可以送到国外去买?”

  安然点头,“这些都是主要送到国外的,国内喜欢这样的人,其实并没有多少,大家也不是很愿意花钱去买这些东西。”真的喜欢了,那都是到几十年以后了,手艺人越发的珍贵,大家才开始珍惜。

  所以安然干脆先开始做,主要销售在国外,这样做出品牌了,知名度起来了,大家只会更信任他们的公司。

  这下大家都激动了,高兴的签了合同,接下来的手续什么的也非常配合。

  周姐在第一批人确定下来后,就开始联系自己在国外的朋友。她丈夫常年在外面拍戏,认识的演员导演什么的都不少,移民的更多,大家都觉得国外好,要去国外发展。当初周姐家里也差点出国,不过后来周姐有了孩子,觉得太折腾,也就放下了。现在周姐则是很庆幸,自己没又出去,不然哪里会遇到安然呢?

  在朋友的帮助下,周姐很快就弄到了商铺和注册商号,至于店铺的名字,非常简单,就是东方手艺馆。简单明了,字体还是请著名的书法大家帮他们设计的,店里的装潢也是怕偏复古风,为了找几个镇店之宝,之前的专家们还贡献出了自己做了舍不得买出去的。这次也告诉安然,如果真的能卖出去,不管价格贵贱,能推开就好。

  安然笑着应下了,当然是不可能卖的,即便是真的要卖出去,那也得是很高的价格。否则说什么珍品?

  店铺准备开张的前一个月,周姐和她丈夫亲自去了一趟国外,这次他们只是选了一个地方,因为第二批人还没挑选出来,首先是货物不够多,其次就是他们也需要试验。

  在前一个月,周姐和丈夫在周边打下了基础,找了当地留学的国内学生,让他们帮自己看店,也是要经过培训的。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亲自过去,当然,也要找那种信得过的人。

  忙忙碌碌,反而是安然最轻松了。在家带着三个孩子,时不时的跟周姐通电话,告诉她这边的进度问问国外的情况,非常的悠闲。

  转眼,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店铺的员工定了下来,开业当天,周姐和丈夫在店里镇场,倒还真的卖出去了一两件,收入瞬间就上千了。

  接下来的两天,手艺馆的生意反而越来越好,基本每天的流水都在一千以上,当然是以他们的国内的货币来算的。

  安然惊讶,也非常的高兴,看来这条路是真的走得通。

  而因为精品少,很多人喜欢同款的东西,甚至还有人开始预订,周姐回来后就说了这件事。

  “预订什么的,是没问题。但是送过去的时间太长了,很多人其实等不了的。”周姐有些发愁,要是这边发货了,那些客户又不要了,那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