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补药
作者:苹果小馅儿饼      更新:2022-05-20 04:24      字数:2248
  蔡父蔡母看到女儿已经顺利解除了婚约,曹家也没有追回聘礼,再加上安然又着实看好蔡春花,也就半信半疑的答应了安然,他们不但允许蔡春花参加这一次中考,还说如果蔡春花考得不错的话,他们一定支持她读完中学。

  得到了蔡父蔡母的保证,安然几人才算是松了口气,这个时候,他们对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也有了了解,这个地方的人就是因为穷,所以说都不愿意送孩子去上学,这不但意味着家里没人干活,还意味着要额外支出一大笔开销。

  这样一来,反而使得孩子的教育陷入了恶性循环,越穷就越不读书,越不读书就越穷,毕竟看天吃饭,地里面的出产能有多少呢?

  说句不好听的话,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就是种地也得靠脑子。

  几个人对这件事情感触很深,一边议论一边回到了山上的小屋里边儿,接下来就是给几个孩子专心备考,也就是俗称的中考冲刺。

  以前小学校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现在听到安然和孙笑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都明白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道理,大家都拿出吃苦的劲头来,开始拼命的复习。

  学习这个东西,学一天就有一天的效果,大家伙赶着学了几天之后,成效还比较明显。

  在最新的摸底考试之中,三个六年级的孩子竟然考得都不错,其中考得最好的就是蔡春花。

  看到这个成绩,几个新入门的老师这才放下心来,就凭着蔡春花的这个考试成绩,想要升入一个小镇上的中学,问题应该不是很大。

  到了考试的前一天,学校里边儿只留下了杜玉虎一个人坐镇,刘浩陪着安然和孙笑笑,带着三名六年级的学生,一起去镇上参加中考。

  现在的中考只考语文和数学,考试的时间倒是不长,不过开考的时间挺早,上午八点就开考,所以他们必须提前一天赶过来,要是第二天再坐车的话,那就赶不上考试了。

  几人在小镇上的旅社要了两个大房间,刘浩带着两名男学生住一间,安然和孙笑笑带着蔡春花住一间。

  因为第二天就要考试,安然几个人也不敢让孩子们吃太复杂的饭菜,就领着他们吃了一顿汤面条加素菜。

  要是在考试前吃的太油,或者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造成了腹泻,那第二天哭都来不及。

  “今天先简单吃一点,等明天你们考完试了,咱们再好好吃一顿肉,”安然给几个孩子一人要了一个水煮蛋,此刻正在帮他们剥鸡蛋皮儿。

  蔡春花很懂事儿,她在家里还吃的还不如这个呢,“安老师不用吃肉,有面吃就很好了,这一次进城花的都是你们的钱,可不能再浪费你们的钱了!”

  孙笑笑伸手摸了摸蔡春花的脑袋,“说话别想那么多,好好考试,老师们没有大钱,这点小钱还是有的!”

  孙笑笑这话可不是无地放矢,原本她自我感觉挺好,觉得自己带着工资上大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还有实惠,可是这次出门一看,她才发现自己其实挺穷的,不说别的,以她的能力,如果要负担一个学生都很困难。

  别说是孙笑笑,就连安然也仔细算过一笔账,如果要负担一个小学生读完整个中学,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学杂费,还有这孩子的伙食费呢。

  因为当地的村民,已经把孩子们当成了壮劳力,如果孩子们去上学而不去劳动,那么本来由孩子们干的活就没人干了。

  所以对他们来说,就要少收入不少钱,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想说服家长让他们送孩子们去读书,不但得把这孩子的学费伙食费供出来,可能还要给家里一点补贴,这一正一反加起来可就是一笔大钱了。

  当然,即便是如此,安然和孙笑笑也早就下定决心,这一次离开之后,肯定要负担一到两名贫困学生的学习,至少要把他们供到高中毕业。

  孩子们很懂事儿,吃完饭之后就要求回到旅社去学习,刘浩不喜欢逛街,就带着孩子们回去了,安然和孙笑笑则去集市上走一走,顺便消化一下。

  小镇上的集市主要卖的是当地土特产,百货商店里边卖的才是日用品百货什么的。

  女人们天生爱逛街,就是这么一个凌乱简单的集市,安然和孙笑笑也逛得津津有味。

  “安然,你看这个筐子里边是什么呀?是生姜吗?”孙笑笑突然眼睛一亮,好奇的跑到一个竹筐前边儿,这竹筐里边儿放着生姜一样的东西。

  孙笑笑拿起一个生姜放在眼前,仔细研究着,看完之后又看到旁边筐里的东西更稀罕。

  那卖东西的老农民抽着旱烟袋,似乎觉得孙笑笑的这个举动挺好笑,就慢条斯理的说道,“闺女,我这可不是生姜,也不是做饭用的东西,我这都是药材!”

  “是药?”孙笑笑学的专业跟医学类远差十万八千里,她家里也没有人吃过类似的东西,所以说尽管老农民给了提示,她还是看不懂筐里装的是啥。

  “这个筐里装的是当归,”老农民拿起一块生姜一样的东西,让孙笑笑看看,紧接着又拿起了另一个筐里大棒槌似的东西,“这个是锁阳!”

  安然和孙笑笑都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她俩完全没有见过这两种药材的原型,不过却听过这两种药材的名头,这都是小有名气的补药。

  安然就想起来肖爸和肖妈,这一次出来支教也快到结束的时候了,她就想买点儿当归和锁阳给老人带回去。

  “这东西怎么卖呀?”安然记得这两种补药都不便宜,在药店买当归的时候呢,当归都被切成了片儿,然后按克售卖,现在这当归和锁阳这么大个,肯定得不少钱。

  “当归一斤两毛钱,锁阳一斤三毛钱,你买回去之后可以炖鸡,炖肉,不但味道好,而且还滋补的很呢!”老农民一看对方问价钱,顿时来了精神。

  听到这个价格,安然差点儿腿一软摔倒在地上,这个老农民是报错价了吧?

  他是不是把一克的价格给说成了一斤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