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 29 章
作者:花日绯      更新:2022-05-20 02:36      字数:3737
  第二十九章

  周敬把奎牛筋交给鲁娘子,又把航海图交给戴传。

  办完这一系列的事情后,周敬以为可以清闲一阵,拿着系统的奖励‘玄冰针’去找叶大夫。

  谁知还没到保济堂,马车就被堵在街口,周敬还以为有人在保济堂闹事,谁知李寿问过后才知,原来这些堵在街口的人和车马都是来找叶大夫看病的。

  自从上回保济堂和老医馆打了擂台之后,就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周敬将头探出车窗看了看,让李寿把装有玄冰针的木盒拿去交给叶大夫,自己回府去了。

  经过门房,老刘唤住他:

  “王爷,京里来信使了。”

  信使?

  周敬发愣的时候,一个背后插旗的官差走上前来见礼:

  “参见岭南王。”

  周敬回神:“免礼。你是来……送信的?”

  “是。”那插旗官差从随身竹筒中取出一封卷起的书信,双手托着献给周敬。

  周敬伸手接过,见信封是明黄色的,便知这信的来处是宫中。

  当场打开看了起来,信的内容让周敬眉峰微蹙,神色渐趋凝重,片刻后,他把信收回信封,对周围吩咐:

  “老刘派人去把王妃请回来。张顺让厨房去准备酒菜,招待一下这位小兄弟,跋山涉水辛苦了。”

  老刘和张顺领命,信使也躬身谢过。

  说完这些,周敬便抬腿进府,沉着又冷静。

  他径直回到房间,把房门关上后,周敬顿时后背一松,小脸一垮,对着空气拳打脚踢好一阵才歇。

  气呼呼的把信掏出来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然后直接摔在地上。

  神马玩意儿!

  齐毓被门房老刘急匆匆的叫了回来,路上听说是京里来了信使,到主院一看房门关着,便屏退左右,独自推门进房。

  门一打开就看见地上赫然躺着一只明黄色的信封,还有散落在旁的信纸,周敬则死尸一般躺在罗汉床上,用毛毯一角盖住脸,一副拒绝和外界沟通的样子。

  齐毓上前把信封和信纸捡起来,在圆桌旁坐下,一边看一边倒茶喝。

  周敬听见开门关门声,知道齐老师回来了,也不动弹,就等着看齐老师的反应,谁知他等了半天齐老师那边都悄无声息,最后还是他自己沉不住气,把盖在脸上的毛毯一角掀开,定定看着房梁发呆。

  “陛下三月的生辰,那我们要尽快出发了。”齐毓说。

  明黄信封中装的是一道宣召回京的指令,而让他们回京的原因就是陛下三月生辰,特召岭南王和王妃回京贺寿。

  周敬猛地坐起,气道:

  “不是说好了再不回京吗?他们怎么说话不算话?”

  藩王离京若无宣召,此生再不得踏入京城半步,说是没有诏书,连他亲爹死了都不能回去奔丧,这是他们自己规定的,这才过了一年,有意思吗?

  齐毓心中虽也有不满,但还算淡定,她把诏令塞回明黄信封,猜道:

  “估计是你那几台机关扇闹的。”

  “是吗?”周敬有点怀疑。

  “肯定是。”齐毓说。

  “……”

  周敬懊恼的掩面哀嚎:“哎呀,早知道我就不给他!”

  当初他送机关扇回京,就是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蹭个皇帝的流量,让他做个免费广告。

  现在好了,机关扇是火了,也把他们给坑进去了。

  “诏令下都下了,不回不行。所幸只说是回京贺寿,等寿辰过了还能回来。”齐毓劝道。

  周敬仍觉不快:

  “一来一去,光在路上就要大半年。折腾死了。”

  齐毓也觉得时间太长,可也没别的办法,毕竟诏令都下了,不去等同抗旨。

  封建社会,可不敢挑战皇权。

  岭南王夫妇要回京恭贺圣诞,因路途遥远,这几日便要动身。

  “下个月就过年,估计年前是赶不到京城了。”张顺在院里盘点要带上路的东西,跟一旁李寿感慨。

  想起他们去年来岭南,就是在路上过的年,不过王爷王妃待下人客气的很,在兖州城直接包了个客栈,让随行的人全都吃了顿热乎的年夜饭,睡了个安稳的觉,在客栈修整了几日,过了初五才出发的。

  那个时候张顺和李寿就知道他们从宫里出来是对了,王爷王妃都是难得的好主子。

  “得多备几条棉絮,把王爷王妃马车里的软铺再垫垫厚,去年从京城来岭南是越走越暖和,今年估计相反。”李寿从旁提醒。

  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打点回京事宜。

  孔大人得知岭南王夫妇要回京的消息,特地前来送别,周敬托他照看岭南王府和在府文书院读书的童大佬。

  “王爷放心。您即便不交代,下官也会照顾好童小友的。”孔大人一口应下。

  当初童喜耕进府文书院,算是周敬和孔大人一起送进去的,原以为就是个普通孩子,没想到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一年不到就中了童生头名,这样一个读书的好苗子,将来必定前程似锦,孔大人当然要多多

  关注爱护了。

  有他这句话,周敬就放心了。

  其他大佬周敬就派人去知会了一声,让他们这段时间有事可以找孔大人帮忙。

  但周敬觉得这些大佬肯定不会找,毕竟除了童大佬年纪还小需要照顾之外,其他人都步入他们各自命运的正途,个个都是开了挂的强人,遇到问题自己就能解决。

  临行前夜,鲁娘子来找周敬和齐毓,给他们搬来一个大木箱。

  两人走出房门,围着廊下的大木箱转了两圈,问:

  “这是什么?”

  鲁娘子把木箱打开,里面是一堆拆下的零件,有长有短,有圆有方。

  “这是我来泉州以后新做的两套身甲,穿上后人高九尺半,行动自如,不敢说铜墙铁壁,至少能挡一会儿刀剑,普通门窗车马都拦不住你们。”

  鲁娘子一边向周敬和齐毓解说箱子里的东西,一边把箱子里的零件都拿出来展示,请齐毓上前演示穿法。

  这身甲分为头身四肢六个部位,分别穿戴,比她原来那套轻便很多,但用料更讲究,做法更精致,齐毓穿上之后,在院子里行走了两圈,只觉登高望远,如履平地。

  周敬在旁边跃跃欲试:“齐老师,你现在就像个机甲女战士,好帅啊!我也要穿。”

  鲁娘子又教周敬穿了一遍,周敬大步来到齐毓身边,两人不约而同的发出惊叹。

  穿了一会儿后脱下来,周敬还有些意犹未尽,不假手他人,亲自把身甲拆开装入木箱中。

  “先生这几天都在为我们赶工吗?”齐毓问。

  “其实之前就做的差不多了,只是王爷王妃突然要去京城,我才连夜把细枝末节修整了一番。”鲁娘子说:“京城路远,也不知路上太不太平,王府虽有护卫,但我还是有点担心……”

  齐毓拉住她满是薄茧的手,感激道:

  “我们参加完陛下寿宴就马不停蹄的回来,给你带京城胭脂好不好?”

  鲁娘子笑道:

  “那敢情好,我最喜欢胭脂了,先多谢王妃啦。”

  周敬还趴在箱子上不肯走,鲁娘子又把身后的一只囊袋拽下,递给齐毓说:

  “这里面是两管我师门早年研究的暗器,便于随身携带。”

  鲁娘子把囊袋打开,取出一只竹筒般的东西给齐毓,抬高齐毓的手对准檐下灯笼,指着竹筒尾端凹槽中凸|起的开关说:

  “这里弹一下,就能射|出一银针,虽不致命,但好歹能争取点时间。”

  齐毓按照鲁娘子的指示,对着灯笼一射,只听‘噗’一声,银针就扎在灯笼底部。

  “哇……”齐毓惊叹。

  周敬终于被更新鲜的东西吸引过来,正想自己也试一试的时候,张顺领着叶无为来到跟前。

  “叶大夫也来了?”周敬拿着竹筒暗器迎上前去。

  叶无为低头看了一眼这暗器,先前走进王府主院垂花门时,正好看见王妃在廊下试用,脑中突然生出个想法,对周敬说:

  “这暗器虽精妙,但银针太细,就算射中人也未必能阻拦对方,尤其是遇到练家子时。”

  周敬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就听鲁娘子道:

  “说的不错,可惜这暗器太小,装不下更粗的利刃。”

  叶无为却笑了,说:

  “不用装更粗的利刃,只需在银针上做点手脚就好。”

  鲁娘子来了兴致,走下台阶对叶无为问:

  “愿闻其详。”

  接着,两人便凑到一处商议起来,很快便有了结果:

  “王爷王妃,给在下一个晚上,把银针上熏蒸一些能叫人瞬间麻痹的药粉,这样即便杀伤力小,也能更大程度保护自己。”

  周敬和齐毓对望一眼,暗叹学霸间的交流不明觉厉。

  这就是被大佬原地带飞的感觉吗?

  暗器和银针都交到叶无为手上,而他也说出今晚的主要来意:

  “在下听说王爷王妃要回京,路上也不知太不太平,我一个大夫也帮不上什么忙,便给二位预备了一些可能会用到的丹药,都是我自己炼制的,功效和用法全都贴在瓶身上,写的很详细,二位用时挑选即可。”

  说着,叶无为把他肩上挂着的一只医药箱放到鲁大佬给的身甲木箱上,医药箱盖子打开,里面至少有几十种瓶瓶罐罐。

  周敬拿起一瓶看了看,瓶身上贴着纸,药名、作用、适用病症、注意事项等等,果然非常详细,赶忙道谢:

  “多谢多谢。”

  除了这些,叶无为又另外从袖袋中取出一只匣子:

  “我听说天家富贵无人及,却也凶险残酷,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的宫闱秘事层出不穷,医药箱中都是救命的丹药,这里面则是给王爷和王妃……呃,自保用的东西。”

  周敬听得糊里糊涂,打开匣子看了几眼,顿时目瞪口呆。

  匣子里也是几个瓷瓶,不过瓶子上的药名就有点意思了。

  迷魂粉……七日醉……断肠散……化尸……

  周敬心情复杂的看着一脸真诚的叶大夫,欲言又止。

  他是回京给亲爹贺寿,不是送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