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袁恒提出男女平等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5:02      字数:2086
  袁恒对诸葛亮说道:“你说吧,樊秀的母亲在临终的时候对她的如意郎君有什么要求?我尽量满足她,找到这么一个人。”

  诸葛亮点点头,对着袁恒说道:“她的娘亲不奢望她嫁给什么名门富家,只希望她嫁到一个普通的人家,希望那个男子能够这一生都对她好,不要像自己一样,最终因为自己的丈夫三妻四妾而沦落到这种下场。”

  袁恒内心有点汗颜,这未来丈母娘的所有要求,自己竟然没有一点符合,这可有点难办,我现在要征得谁的同意的话。

  那首当其冲肯定是诸葛亮,毕竟,未来岳母已将女儿托付给了诸葛亮,要迎娶樊秀的话,就得先过诸葛亮这关。

  看着诸葛亮这副认真的样子,袁恒打赌,他肯定没有将这种想法放到自己身上,要说找一个平凡的人,自己本来就是这天底下第一号的不平凡,要说三妻四妾,自己身边美女如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自己肯定是会对自己的女人好的,毕竟也是自己的人,再怎么样也不能够受委屈。不过短时间内,这件事情当然是不能和诸葛亮说的,要说的话也不能自己开口,否则肯定会被拒绝的。

  现在袁恒想和诸葛亮讨论的一个问题是,人人平等。

  于是袁恒对诸葛亮说:“关于寻找如意郎君这件事情不着急,这是需要时间的,短时间内我也是无法找到的,我现在想和你说的一个问题是关于人人平等。”

  诸葛亮做出一副恭敬的样子,一本正经的说,我洗耳恭听。

  于是袁恒接着说道:“先生也知道,自古以来总是男尊女卑,在许多人的家里,很多都是男子当家,女子留在家里,为了辅助男子必须牺牲掉自己的很多东西,就像先生自己的夫人,明明有着和先生一样的才华,却也不得不留在家里。

  既然如此,明明都是人,为何要有这么大的区别?每个人生来都是平等的,既然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也能做的话,为什么不给女子同样的机会?甚至有的方面,女子明明是比男子更出色的。

  就因为这世俗的眼光,因为女子不能抛头露面,所以从来都不给女子做事情和发声的机会,就连女子出门都要裹着头巾,甚至连学习东西的权力都是男子比女子多,我认为这就是不平等呢。

  既然生而为人,那么所有人拥有的权利就是平等的,男子能做的事情,如果女子可以做的话,就应该给她这样的权利,就像我的夫人祝融,既然他她喜欢呆在军营里行军打仗,并且她并不拖后腿,比很多男子都要出色。

  那我就认为我应该给祝融这样的权利,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即使她已经嫁为妇人,那她也应该有自己为自己生活的权利,她不应该附属于某个男子,她是自由的。

  先生觉得我这番话说得如何呢?”

  诸葛亮从袁恒第一次为黄月英看病的时候,就隐隐知道了袁恒的这种想法。诸葛亮深受古人思想的影响,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女子天生就应该在家里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可今日听袁恒这么一说,他便有一些明白了。

  诸葛亮对袁恒说:“主公说的这些甚是有理,但是倘若是我自己一个人,自然是很容易说服的,可是天下有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男尊女卑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要说让他们接受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时间内根本是不可能的。”

  袁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然后对诸葛亮说:“我自然也是知道的,这件事情不能冒进,只能循序渐进,慢慢影响全天下的人,所以这就是今日我要跟先生商量的事儿,我希望将这种观念慢慢的推在民间,然后让人们从心底里接受这种思想。”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这种事情实在是太难了,这就像人们总是相信天圆地方,倘若有一天,你忽然告诉他们是天方地圆,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一开始总是会要和你争辩的,因为他们从心底里已经接受了这种想法,所以就很难改变。

  但是,几千年来所接受的,如果都是错的话,自然是要及时更正的,因为错误的道理,错误的事情,是经不起时间长河的考验的,既然是错的,那就要早早去改正,将正确的思想贯彻到人们的头脑当中。

  即使是很艰难的事情,但是能做一点就做一点,有所改变,总归是好的。

  诸葛亮想了想,若有所思的对袁恒说:“主公所说的这些道理,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应该是接受程度比较高的,所以我们需要分阶段来进行。”

  袁恒点点头,这诸葛亮还是有两把刷子,不用自己过分的提点。

  诸葛亮又继续说道:“我们先将一部分人将这个观念给接受了,然后通过他们就可以影响到他们的家人,通过传播,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更重要的是,或许我们需要一些榜样的作用。”

  “刚刚主公提到了你的小妾祝融,若是将她的故事发散到民间中去,告诉那些市井中的女子,让她们知道,要去做自己愿意去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想必还是有些效果的。”

  袁恒点点头,然后笑着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想法是很不错的,不过这花费的时间似乎需要很长,我这里还有一个想法,既然,前段时间已经有了书册,那么,不如我们将书册再变为一张简单的纸。”

  “这张纸要有最简单的内容,不需要像书一样叙述长篇大论,就将最直接的想法写在上面,我将这张纸取名叫做传单。”

  “然后每日将它发放到全国各处每个角落,每日每日的发,一开始,人们可能都不以为意,但到最后久而久之,这种想法也会刻在脑子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