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天工院的建立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5:00      字数:2303
  “荀彧的建言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现在这件事还不能交给他,我还需要荀彧做更重要的事。

  子布虽然最近看上去老了很多,但以他的精力还是足够应付这种事,而且我也很放心的。”

  想着荀彧那无人出其右的内政辅佐能力,袁桓只觉得当初能够提前收服了他是个极其明智的选择。

  不然若真是让他按照历史那样,只做汉臣而搞得最后无汉食可禄,多可惜啊,想到这里,袁桓不放心的对张昭说道。

  “子布,你尽快去安排人手搞定人口普查这一事,若是发现有没有记录在册的黑户那便和那些流民一起重新安排并为他们上户。”

  “主公大义,将那些黑户以及流民记录在册的话,我们对与这群百姓们的影响力又会大大提高,而且一旦给了那些流民机会,必定能让这民心所向尽归我们。”

  张昭虽然看起来苍老了很多,但看其刚才所言,一言一句皆中气实足。

  估计其身子骨的依然硬朗,活到八九十岁都不是问题。

  当然,有一个身怀逆天系统的袁桓,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属下突遭横祸之类的,或许有意天袁桓借助系统创造出可以永生的技术,但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子布大人,荀彧还有一言相告。

  此次人口普查之事所涉及范围甚大,须知如今除了凉州和长安等地之外,其余尽归我主。

  工程量之浩大,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还得多多利用我们的情报网做为暗中辅助,以免发生什么意外,或许是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一向沉稳冷静的荀彧此刻倒是一反常态的严肃着,他看向张昭的眼神之中,全然充满了请谨慎行事的意味。

  这也难怪,虽然他们人力众多,但人心难控,基层官员又多不是他们的直系麾下,难免不知道会不会有些关于枉公执法,或故意隐瞒之类的。

  因此,想要消除这些隐患,就不免需要张昭多花些心思,至少在某些方面上是免不得要亲力亲为的。

  “嗯!子布,文若所言极是,如今我们家大业大,免不得有些宵小之辈借着我们的名头做事,我在给你增添两个助手吧。

  荀攸和阎象二位先生就还请你们二位辛苦一点了,毕竟这天下九州我已独占八州,而我们的人才贮备还是不足啊。”

  “谨遵主公吩咐,我等定会齐心协力将此事办好。”

  张昭,荀攸,阎象三人此刻都是恭恭敬敬的说道。

  虽然这门差事确实很苦,但不光是他们三人,这大殿之内的所有人,心里都明白。

  以如今袁桓的威势,称帝是迟早的,那么到时候他们这群人就是跟随他的开国功臣。

  到了那个时候,怎能不兴奋。

  当然这群之中只有两个人对此没有太大感触,一个是荀彧;另一个自然是从汉中跟来的沈括。

  前者本身一直决定自己是汉臣,虽然被袁桓思想教育了不少但难免有些感慨。

  至于沈括,一个科学狂人自然不会在乎这些。

  “糜芳,这次钱庄的投入运行如何。”

  “回禀主公,这次在我们与甄家的联手造势中,整个汝阳城有名有姓的商家都已经开户。庄内可流通资金已经达到百万余两,而且现在已经吸引了不少下层人们的观望,估计参加人数也会越来越多。”

  “而且之前由于白檀城的自由贸易站顺利实施,所以反而那里的钱庄是发展的最好的。其次才是我们汝阳城,而雒阳一切都属于百废俱兴中,所以发展的较为缓慢。”

  这个如今一跃成为袁桓的大舅子的糜芳,此时虽然很正常的答道。

  但却是异常的紧张,额头上汗珠密布。

  大概因为这钱庄的重要性实在太大,即便是他和甄家一起操办也不知道能不能达到袁桓心中的满意。

  “是吗?”

  “额,这个......差不多是这样。”

  被这袁桓一问,糜芳感觉自己现在的头更大了。

  糜芳只恨为何甄家的人今日为何没来,还可以替他顶上几分压力。

  现在的情况,糜芳自问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希望袁桓顾及糜贞能稍微宽限一些。

  “子方何须如此紧张,这钱庄能被你们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实属不易。

  我赏赐你们都来不及了,你看看你,满头大汗。

  怎么?怕本侯吃了你吗!这次钱庄的建成你糜家和甄家我会重重有赏,无需担心。”

  袁桓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满是笑声。

  虽然刚才他们都替糜芳捏了一把汗,但现在可是真正的放心了,顺便借助主公的话语嘲笑一下,免得他们糜家得意忘形起来。

  糜芳此时心里的大石头可是终于落了地,悄悄用袖子擦了额头上的汗,慢慢退回众人之中,不过,一举一动在众人的嬉笑之中可是变得更加谨慎了。

  “好了,大家可别笑话糜芳了,人家也是要面子的,阎象先生,之前我让你筹办的天工院如今建的怎样了。”

  “启禀主公,自在群聊里收到了主公的要求,老臣便立马派人召集工匠在这汝阳城西靠近军营的位置上另划了一片空地,正在按照主公的要求如火如荼建设中。

  以目前的进度,这天工院的建成估计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也罢,现在就先给各位介绍一下这天工院的机能吧。”

  “这天工院总体来说,是本侯网罗这天下之中一等一的科学技术性人才而建的,主要是针对农业,医药,数理化等等之类的。

  而且为了方便,待到天工院完全建成以后,所有的工匠,铁匠之类皆会被他们纳入名册之内,统一管理。”

  紧接着,袁桓用手指向了一旁已经站了很久的沈括继续说道。

  “这位,就是这天工院的第一任院长沈括,沈先生。

  沈先生涉猎的范围之广见解之深,这天下之中怕是无人能比,之前给各位看的这汝阳新地图,也是沈先生来了之后通过其创新的技术绘制所得,其精细程度远超以往。”

  “想必各位知道了我的意思吧,从此以后沈先生的院长之位就相当于一方太守,各位可有意见,而且,若无特殊情况,沈先生可不必参加朝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