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不破不立,袁桓大志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4:52      字数:2288
  汝阳,县府。

  花园中。

  袁桓端立在八角亭中,遥望着池内的荷花,嗅着淡淡的清香,唇角微翘起一个弧度,露出微不可擦的笑容,心情好到了极点。

  “子布,速速飞鸽传书给伯温,命其派人杀入东郡,前后夹攻,千万不要让曹贼逃到袁绍的地盘,这两人若是联合起来,咱们便不好对付了!”

  张昭欠身一礼:“主公放心,在下早已派人给伯温飞鸽传书,命其分出一支人马,与逸箫等人合兵一处,专门对付曹操!”

  “嗯!很好。”袁桓点点头,转身面对张昭,摆手示意其一旁稍坐。

  “但是主公。”张昭坐罢,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东郡距离袁绍太近,咱们的兵马虽然强悍,却未必能拦住曹贼!”

  袁桓小呷口茶:“嗯!这一点本公子明白,尽人事,听天命嘛!即便杀不了曹操,咱们也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他已经被咱们盯上了!”

  说罢,袁桓双眸阴沉似水,好似一柄冰冷的剑意,夺眶而出,让人不免心生寒意:“咱们退一万步讲,即便曹操和袁绍联合,又岂能当得住某麾下铁骑!”

  “那倒也是!”

  张昭逐渐稳下心神,分析道:“由于主公斩杀袁绍二子袁熙,令袁绍心生恨意,特意暂缓了对公孙瓒的进攻,转而强攻咱们!

  从这个层面讲,咱们是公孙瓒的恩人,如果主公能亲自手书一封给公孙瓒,答应给其些许好处,命其袭扰袁绍后方,咱们获胜的概率将更大一些。”

  袁桓嗯的一声点点头:“此事本公子自会放在心上,子布放心便是!子布此来,除了战事之外,可还有别的事情吗?”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主公,昭确有一事需要提醒主公!”

  张昭防下茶盏,眉头赫然一蹙,开口言道:“主公,在下听说您将袁家上下三百余口全部关押在监牢了?”

  袁桓点点头:“没错!”

  张昭身子往前一探,眉头皱得更紧:“主公,那可是您的宗家,是您的长辈,您如此这般,难道不怕天下人非议嘛?

  袁家可是真正的世家豪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尤其在豫州,袁家的势力盘根错节,几乎大半县令全都和袁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您这样,岂不是得罪了天下士子?”

  袁桓淡笑,显得略有些不以为意:“子布,你别忘记了,从本质上来讲,本公子也是世家豪族出身,也是袁家子孙,说白了这是我们家内部的事情,跟他们没关系。”

  “理是这个理,但.......”

  张昭眉头紧蹙,颇为担忧地道。

  “但怎么?”袁桓轻声问道。

  “但主公,即便是再大的世家,他归根到底也是家,一些伦理道德的东西,别人不遵守,但咱们不能不遵守!”

  张昭深吸口气,像是打定了主意一样:“不管您是派人打了袁荣也好,还是囚禁了袁家三百余口也罢,略施小惩即刻,万不可妄动刀兵,杀人性命!”

  顿了顿。

  张昭阴沉着声音道:“天下百姓都看着呢,您可万万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论坛报虽然能操控得了百姓的渔轮,但也只是引导而已,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根植在他们内心深处的伦理道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才是他们的信仰!”

  袁桓猛然一滞,抬头望向张昭,那张脸显得极为恳切,充满担忧。

  袁桓唇角微翘,冲着张昭露出会心淡笑:“子布,你是第一个跟本公子说及此事的人,你就不怕本公子在气头上,故意给你小鞋穿吗?”

  张昭暗松口气,他知道自己的话,袁桓听进去了:“主公,咱们从下蔡便在一起,那个时候您和我说的话,直到现在,在下仍牢牢记得!

  主公英明神武,雷霆手段令昭钦佩,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平定了整个江东,如今更是率领铁骑,横扫豫州,囊括徐州,真可谓天下雄主!

  可是......

  主公毕竟年轻,某些方面仍旧不太成熟,作为臣子的,自然要时刻提醒,若是因为害怕便置若罔闻,那么要我等又有何用!”

  “子布,本公子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此番对付袁家,是必然要见血的,否则难以震慑那帮腐朽!”

  袁桓小呷口茶,抢在张昭面前道:“不知你一路走来,对于豫州有何感受?但给我的直接感受,就像是一潭死水,官员尸位素餐,以至于百姓流离失所,何也?

  不正是桓灵以来,宦官专权,党锢之乱,使得官场一片污浊,灵帝更是将官场变成了他敛财的来源,常言道,上行而下效,皇帝如此,就更别提士大夫官员了。

  如今!

  天下百姓食不果腹,人人流离失所,这才导致了动摇汉庭的黄巾起义发生,人们希望太平教中描述的世界降临,因此会拿起兵器反抗!

  本公子在下蔡以小士族开刀,才能迅速安定整个下蔡,使得民心所向,安居乐业,即便到了寿春,同样如此!

  我承认,这些政策之所以能够畅行,其中一部分原因,乃是因为我袁氏子孙的原因,但我不能因为这一点,便否定世家兼并土地,祸乱天下的行经!

  天下若要大治,世家大族早晚必须挨刀!不破则不立,不论是我袁家也好,还是追随本公子的其余世家也罢,胆敢阻拦者,某必格杀,毫不留情!”

  其实!

  张昭何曾不知道天下大乱的根源,但没有人敢忤逆这个潮流,像当年的屈原,他正是因为没有办法扭转局面,这才跳江自杀!

  “主公,您......”

  一时间,张昭竟无语凝咽。

  “子布,这个世道已经烂到根儿里了!”

  袁桓长吁口气,郑重道:“本公子此时若不能采取点措施,突破这层阻碍,那么到以后再行治理,阻碍只会更大!”

  张昭愣怔当场,他从袁桓的眼中看到了坚定,那是一种义无反顾,舍生向死的执念!

  恰在此时,有传报声飘入亭中,袁桓循声望去,来者正是胡远:“胡县令,本公子让你准备的东西,不知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胡远忙欠身一礼:“袁公子,已经全部准备妥当,还请公子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