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蔡琰、步练师暗生情愫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4:49      字数:2145
  寿春。

  论坛报社。

  众大儒齐齐聚在厅堂前,遥望高悬而下的书卷,不由得心生感叹。

  “好一个书中自有千钟粟!”

  阎象长吁口气,扭头望向张昭:“子布,我记得你在下蔡还教过一段时间的水稻种植,还被人戏称为张老师,可有此事?”

  张昭淡笑着点点头:“确有此事!当是主公给了在下一本关于水稻种植的书,那一段时间里,我是每天他乡亲们呆在一起,共同学习水稻种植!

  现在想想,还真是应验了这千钟栗的结果,如今下蔡、九江、丹阳,已经全部种上了超级水稻,明年开春时,吴郡、豫章、会稽也会种植超级水稻!

  到那时候,咱们江南会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地方,家家户户有余粮,每日三餐的战略目标也会更容易实现。”

  正说着,张昭突然眉头一皱,似有恍悟地又点了点头:“难不成当初主公的大钱,也全都是来自书中?这......未免有点太匪夷所思了吧。”

  没办法!

  在张昭心里一直有个疑惑,当初二人在下蔡携手共建时,急需要大量的钱财给工人发工资,每每到了快要亏空的时候,袁桓总能变着法给他搞到一大笔钱。

  如今“千钟栗”是有着落了,张昭自然会把“黄金屋”和那一大笔钱联系在一起,可他同样读了很多书,特么怎么没有冒出过一枚大钱?

  难道......是我读书的姿势不对?

  张昭心里的小九九自然不会说出来,众人也没有纠结这个黄金屋,在他们而言,理解的是通过读书成才,可以改变命运,当大官挣大钱!

  “你们听说了没有,咱们上两期加推的论坛报发出去以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才短短十来天的时间,到咱们寿春,准备明年求学的学子便已经突破百余人了。”

  “才百余人而已,你可知道咱们新建的私学,可以容纳多少人?”

  众人顿感好奇:“多少人?”

  张昭负责内政,又是袁桓的心腹爱臣,自然可以接触到更加核心一点的东西:“主公原本希望可以招收千名学子,但考虑到师源不足,这才仅仅规划了两百人,但咱们的私学,是绝对可以容纳一千人以上的!”

  管宁深吸口气,露出惊诧的表情:“一千人同学,便是朝廷的最高学府太学,怕是也没得比吧?主公的野心,可真是......太大了!”

  邴原淡笑道:“幼安,这可比你在北海的书院大多了吧?”

  管宁重重地点点头:“岂止是大多了,简直没有可比性!”

  张昭继续道:“主公的构想,远不止这些!咱们不仅仅要学习孔孟之道,还要学习老庄哲学,墨家机关术,九章算经等!

  主公说过,真正的学术氛围,不应该是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要百花齐放,百家齐鸣,让天下百姓,人人可读书,人人能读书!”

  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各家流派便开始销声匿迹,到了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让儒家学说占据了主流,其余一些小的学派,基本上失去了传承。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氛围,众学者们亦是心向往之,他们期待那种可以为了学术而争得面红耳赤的场景,那才是学者们真正的天堂!

  不远处的窗脚下,蔡琰安静地坐在那里,遥望着窗外的天空,那比翼飞过,嬉戏打闹的鸟儿,正在欢快的歌唱,让她不禁有些羞红。

  “书中有女颜如玉!”

  蔡琰心中不停回荡着这句:“明年,袁公子就要结婚了,大小乔绝代双骄,双喜临门,果真是美颜如玉啊!”

  长长呼出一口浊气,步练师翻开自己的小本子,第一页上画着一个俊美的男子,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身穿盔甲的袁桓。

  这个形象,像是烙铁一样,永远刻画在步练师的心上。

  从第二页开始,乃是步练师收集的袁桓的诗句,从《将进酒》开始,一章章,一篇篇,全部用极精美的小篆书写,似乎字里行间,都藏着步练师浓浓的爱意。

  她提笔而书,款款深情。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此时此刻,她回想起了自己的家族,逐渐没落的淮阴步家,曾几何时也是属于世家大族的序列,又何止千钟栗这么简单!

  可是今时又如何?

  为了他们家的十余亩薄田,竟然各种损招用尽,逼得步家兄妹,不得不远走他乡,避祸于淮南,投靠了袁桓。

  笔落出,一股极强的怨念深深印在了墨色中。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想想如今的步骘,谁又能知道,一年之前的他尚在流浪,身无分文不谈,便是路边的乞丐,也会嫌他身上那股酸文嗅气!

  可如今呢?

  果真如袁公子所言,书中车马多如簇,自家兄长不论走到哪里,皆会大量的车马相迎,威风八面,气派非凡。

  笔落。

  一气呵成。

  恣意,方才潇洒!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颜如玉吗?

  大小乔绝代双骄,的确让步练师有些汗颜。

  步练师真的很羡慕大小乔,但也仅仅只是羡慕而已,没有半点记恨。

  “玉”字落款,柔情深处,佳期如梦。

  在她脑海中,似乎看到了情郎一身红装,正笑着朝她走来,不过掀开的,确是别人家的盖头!

  柔情中,更多了一抹淡淡的遗憾!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步练师下笔如有神助,龍飞凤舞,他似乎能感受到袁桓在此句中潜藏的怒吼!

  像是在呐喊!在召唤!

  唤醒沉睡着的百姓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