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论清流界大咖的影响力(下)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4:49      字数:2260
  青州,北海。

  哒!哒!哒!

  廊道内传来飞快的脚步声。

  邴原推门而入,手中拿着论坛报,向不远处正在列席讲演的管宁招手。

  管宁不得不停下讲演:“诸位,咱们暂且休息一刻钟。”

  说罢,管宁起身,摆首示意邴原到一旁叙谈。

  二人来到一僻静小屋,对面而坐。

  “发生了何事?竟如此着急。”

  管宁一边给邴原斟茶,一边开口问道。

  “幼安,你自己看。”

  邴原将论坛报直接塞到管宁怀里,随手拿起茶盏,小呷一口道。

  管宁接过论坛报,展开一览,头版头条便一下子吸引住了他的目光,对方的行文布局,他极为熟悉,等到全篇浏览完毕,才发现落款乃是孔融。

  管宁大惊:“这......竟然是文举?”

  邴原重重地点了点头:“没错!我也是才得到的确切消息,文举放弃了北海太守的职位,到袁桓那里当了论坛的主编。”

  “什么?”

  管宁惊诧更胜。

  孔融竟然放弃年薪两千石的官职,去给人当一个主编?

  额......

  管宁突然觉得,不能用俸禄来做对比,因为天下人都知道,袁桓麾下官员的俸禄是极高的,它分基本俸禄和绩效俸禄两个部分。

  基本俸禄乃是按照朝廷规定的俸禄发放,而绩效俸禄则是根据其业绩合同,也称之为当年的军令状,依据每月完成进度指标,核发绩效俸禄。

  主编虽然是个新型职业,但极其适合孔融的身份,更加重要的是,这样的工作丝毫不必他当北海太守挣得少,你敢信?

  不管是为了俸禄也好,还是为了人生理想也罢,孔融的这个抉择,的的确确是让管宁大大吃了一惊!

  邴原继续道:“如果所料不差,明年寿春的私学便建造完毕,文举应该会是校长一类的角色,全权负责学院的教学事业。”

  嘶~~~~~

  管宁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顿时透心凉,心飞扬:“真是太出人意料了,文举竟然会投奔袁桓,他难道不知道此事的阻力有多大吗?”

  “他能不知道吗?”邴原反问。

  那意思很明白,孔融不仅知道这其中的难度,而且还非常建定了自己的抉择。

  “原本他是和祖德一起去的寿春,但祖德已经回到了弘农,而他却还在寿春!”

  邴原饶有兴致地分析道:“他们俩一个乃是世家大族,一个乃是书香门第,袁桓乃是世家的头号大敌,文举投靠了袁桓,那便是与祖德为敌呀!”

  管宁点头表示认同。

  邴原深吸口气,又缓缓吐出:“幼安,这件事情,你持什么态度,难道咱们便一辈子窝在这里给大家讲学?”

  言外之意,他有投靠袁桓的意思。

  管宁自然能明白邴原的心思,沉吟良久后道:“根矩,在下是无意于官职的,可你分明有大号的前程,若是也投靠袁桓......”

  (PS:邴原,字根矩。)

  邴原轻声道:“如今天下大乱,局势虽不明朗,南北二袁必定是未来霸主之一,虽然此时的袁绍实力雄厚,但根基相对不稳,在我而言,更喜欢袁桓小子,敢做敢为,步步为营,其必为天下雄主,此时投靠,于我而言,反倒是最佳机会。”

  管宁长吁口气,默默点了点头:“那还等什么,咱们何时启程?”

  邴原大喜,笑道:“别着急,我已给平原的华歆写信,估计三五日便会有回音,咱们先收拾行囊,若是五日后,他不来,那咱们自己走。”

  扬州,寿春。

  遥望着寿春巍峨的城墙,一个年纪约莫四十余岁的中年人,发出一声感慨:“寿春!终于到了,琰儿,咱们走吧。”

  在其身旁,一个身穿粗布麻衣,但却丝毫遮掩不住华美气质的少女,此时怀中不知抱着什么,但却可以看得出,那东西她视若珍宝。

  此人正是蔡琰,那中年男子正是其父蔡邕。

  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在这个世界中,蔡琰没有被外族掳走,而是与父亲一样,流浪在外方,如鬼魅般不知何处。

  某日,蔡邕突然得到了散落的论坛报,便对袁桓这个名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尤其那一次文章,里面还专门写了拼音执法,这样的科研成果,对于一个老学究而言,无疑是致命的,他在那时便产生了到寿春求学的念想。

  没错!

  蔡邕想得便是求学,而不是当老师。

  对于他而言,总感觉寿春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在哪里他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走在半路上的时候,他又听到了关于孔融的事情,心情豁然开朗,连孔融这家伙都投靠袁桓了,证明此子的发展潜力巨大,不投靠若何?

  于是乎,蔡邕连夜出发,飞奔赶往寿春,他原本日子便过得萧条,等到了寿春的时候,更是像个乞丐一样。

  来到寿春城下,有守城将士将其拦下:“这位老丈,敢问可是哪里有流民?您放心,只要到了我们寿春,便到家了,大虎、二虎,拿点干粮和水来。”

  两个魁梧的将士带着干粮袋便走了下来,掏出牛肉干,递过来一囊水:“老丈,你先吃着,等吃完了,我派人带您到城内登记一下,在我们这里居住,满五年,可以分一亩水田。”

  蔡邕细嚼慢咽,喝了一口水后,轻声道:“这位官爷,实在不好意思,我不会耕田。”

  说着这样的话,蔡邕脸都羞红了。

  守城将士微怔:“老丈,您不会耕田,可会做些啥?养猪、养牛会吗?裁缝会吗?还是会点别的什么手艺?”

  “这个......”蔡邕沉吟良久,尴尬道,“这些我全不会,我会写字、书法、作画、弹琴,可以吗?”

  “这个......”守城将士直接懵了。

  蔡邕这个反问,还真把他给难住了。

  突然,从城门洞内传出一个声音:“会写字更好啊,我家主公就喜欢会写字的读书人,敢问您是......”

  蔡邕忙欠身一礼:“在下蔡邕,此乃小女蔡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