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三字经》惊呆杨孔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4:49      字数:2319
  一旁孔融赶忙劝阻:“祖德,休要动怒,休要动怒。”

  霎时间,杨修只感觉到数十双凶神恶煞的眼睛齐刷刷打在自己身上,吓得他浑身不由得一怔,特么的,这可是在人家地盘上,他还敢动怒?

  杨修愣是从突然爆发的盛气凌人,直接变蔫儿了,惹得袁桓差一点儿没笑喷了,杨修这家伙还真是一个识时务的俊杰。

  “我倒要看看,三个字组成的文章,能好到哪里?”

  泄气了的杨修把长袖一甩,装出一副不饶人的模样,下巴微扬,却稍稍有些颤~抖,喉结强有力的上下滚动,脖颈处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也不知是热,还是其他原因使然。

  袁桓发出一声讥笑,虽没有直接挑破,但这一声讥笑,已经足够打破杨修身上的尴尬,给他一种刀架在脖子上,寒气逼人的感觉。

  “文章好坏,结构是一方面,内容乃是令一方面。”

  袁桓照顾孔融的情绪,慢条斯理的还击道:“我认为,文章结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乃是文章的内容!

  内容是一篇文章的核心,如果仅有结构,没有内容,你的文章不过是层华丽的外皮而已,可如果是有内容的文章,即便没有按照相应的结构编排,它却也是有灵魂,可以沁人心脾的美文!

  文举,你以为呢?”

  孔融忙点点头,欠身一礼道:“袁公子格局更大,不拘泥与文章结构,实在令我等敬佩,像公子的《将进酒》,便没有按照既定的结构编写,但依旧雄伟大气,慷慨激昂。”

  袁桓淡然一笑:“然也!”

  说罢,他狠狠地眼杨修,转身上去,拿出《三字经》交给孔融:“文举,此乃在下新作文章,唤做《三字经》,主要是为了启蒙教育,上面加注了拼音,还请文举不吝赐教。”

  孔融如获至宝,掀开第一页,仔细研读:“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不错不错,简单、明快、朗朗上口,美文!的确是美文。”

  杨修则在不停的拒绝这《三字经》,想要努力将其改编为四字经,但不管怎样添加,总给人一种奇葩的感觉,相较之下,远没有三字来的简单、直接、明快。

  叮咚!

  “来自杨修的震撼值+326!”

  “来自孔融的震撼值+124!”

  袁桓故意开口问道:“敢问杨先生,您可能将其改编成四字结构?还是五字结构?不妨说出来让大家品鉴品鉴,若果真美文,本公子愿当着众人的面,向你致歉!”

  杨修试着开口道:“人生之初,性情本善......额,有点别扭、拗口;性情相近,习性相远,这个......也不行!”

  袁桓发出一声讥笑,没有理睬杨修。

  孔融更是被美文吸引,哪有时间理睬杨修。

  杨修像是个小丑一样,一个人站在孔融、袁桓身旁,不停地反复试验各种结构,但总是会摇摇头,没办法,与三个字的明快、简单相比,这些东西简直就是渣渣!

  袁桓摆首,示意孔融继续道:“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荀季和,有义方;教八子,名俱扬!”

  读到此处,孔融突然想起了袁桓一直在落实的教育普及战略,从这篇《三字经》的字里行间,完全可以看出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孟母,到荀淑,他们全都是教育界的典范,袁桓将其放在《三字经》中,引经据典,以事实说话,的确可以引起人对教育的重视。

  不由得,孔融对袁桓的敬佩,更上升了一个档次!

  叮咚!

  “来自孔融的震撼值+666!”

  “来自杨修的震撼值+547!”

  袁桓震惊,孔融的震撼值收入,竟然反超了杨修的震撼值,你敢信?

  其实,原本《三字经》中应该是: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但窦燕山乃是五代后晋时期的人,这个年代根本没有,袁桓即便解释成一个名不经转的小人物,也会显得相对牵强,没有代入感。

  所以,袁桓用荀淑将其代替,荀淑有八子,人称“荀氏八龙”,在这个年代,名气那时杠杠的,代入感极强。

  也正是因为如此,孔融才会产生如此大的反应,尤其他在来之前,还听到典韦说,文章中有他们家的内容,更是对此书推崇备至,喜爱有加。

  杨修愣怔的表情更胜,上一段内容,他还没有来得及改编,竟又冒出一段更难改编的三字经文,这可让他如何是好!

  但索性......

  自己的存在感不高,哪怕很丢人,也没有人在在意。

  孔融越读越有兴致,不由得开始摇头晃脑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亲师友,学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香九龄乃是东汉时期的人物,她温席的事情在全国也是广为流传,人们称赞她的孝顺,如果放到现代,必须必的模范道德人物啊!

  继续往下读时,孔融的脸不由胀红:“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袁公子,在下此事,还是不要写了吧,毕竟没什么可以值得......”

  孔融话音未落,袁桓直接打断道:“为什么要撤下来,《三字经》要弘扬一种孝顺的文化,兄友弟恭的氛围,你孔文举的事情,放在这里,既能和香九龄对仗工整,又恰如其分!

  不能撤!绝对不能撤!”

  虽然孔融让袁桓把他自己撤下来,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以及遮掩不住的笑容,是那种让袁桓真的撤下来的主儿吗?

  袁桓两世为人,这点道行要是还没有,那还谈什么一统天下,干脆洗洗睡得了!

  “这......”孔融开口道,“怕是有些不太好吧?”

  “怎么不好了?”

  袁桓反问道:“如今天下纲常崩坏,正是需要像文举这样的人,来维系这仅剩的一些道德案例,弘扬民族文化的事情,你孔文举必定是当仁不让才对啊!”

  “这......”孔融有些难为情。

  “书是我写的,自然由我做主!”袁桓直接拍板道,“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