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三季稻+超级水稻=什么?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4:49      字数:1941
  三十六天罡刀横空出世,立时在三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到李存孝、典韦等忠勇猛将,下到军营中的小吏,全都在谈论着这一柄钢刀,而他们谈论的核心,更偏向于剩下的三十五柄钢刀,到底会花落谁家?

  典韦乃是亲卫军统领,是袁桓最信任的将士,时隔两天,便被授予了第二柄天罡刀,唤做天勇星,真是羡煞一干老将。

  这家伙不会表达内心的欢喜,但却将那柄追随了多年的钢刀珍藏起来,换成了天勇星,每日悬在腰间,在寿春县每日巡查,上到将军府,下到城池小巷,皆能碰到他的身影。

  一开始的时候,别人眼中流露的是羡慕嫉妒,没有恨,但到后来,实在是因为典韦得得瑟瑟的小模样,太贫太贱,以至于别人的目光中,没有羡慕嫉妒,而更偏向于恨!

  袁桓对此也不做理会,反而派人传出消息,有种自己也建功立业,获得一柄天罡刀,那时你便可以在老典面前炫耀。

  其实老典也不是故意炫耀!

  其一,这柄钢刀的确是神刀级别的存在,吹毛断发,削铁如泥,凭他的力气,断一百札甲没有任何问题,这样的钢刀,你难道让它睡在家里,等人来偷?

  典韦是个实在人,他只觉得好刀就应该随身佩带,让它在战场上舔血,才是它应有的归宿!

  其二,正因为典韦是个实在人,他感觉自己获此殊荣,便要更加努力才对,因此这才加大了巡逻城池的频次,而不是故意在向别人炫耀。

  当典韦听到外面的那些流言蜚语的时候,说实在的,作为一个老实人,他还是比较苦闷的,但袁桓却对他讲了个老夫妻与毛驴的故事。

  不论是老夫妻骑驴,还是驴骑老夫妻,总有人看不惯他们的作为,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咱们是活自己,只要问心无愧便好。

  典韦豁然开朗,巡查力度更加频繁,一段时间后,大家便也习惯了典韦的作为,流言蜚语自然便少了点。

  有了天罡刀的刺激,将士们倍加用心,由其是那些老将,一个个恨不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超标准得完成袁桓布置的任务。

  某日。

  刘伯温赶到将军府,面见袁桓道:“主公,咱们的战略初见成效了!”

  袁桓腾得从座上站起,露出惊诧的神色:“哦?这么快吗?是哪个郡县?”

  刘伯温来到沙盘面前,用手指着丹阳郡纪灵的部队:“是丹阳的费栈,咱们派兵围了他的山头,纪灵又断了他山上的水源,如今已有大量的山越选择下山,投靠咱们。”

  袁桓大喜,哈哈笑道:“真是太好了!传令纪灵,一定要做好山越的安抚工作,给他们划出一片土地,既然他们下来了,就绝不允许他们再回去。”

  刘伯温嗯的一声点点头:“主公放心!此事我已经交给步骘负责了,此人语言能力极强,已经学会了山越的话,能更好的和他们沟通。”

  “很好!”

  袁桓对刘伯温的决定予以肯定:“伯温,传令纪灵,告诉他千万不能松懈,此时的费栈一定非常暴躁,保不准便会派人下山,发起突袭,面对这样的顽固份子,咱们绝对不能心慈手软,要打出咱们该有的军威!”

  “主公放心,在下已然与纪灵将军交代!”

  如今,袁桓的兵力也相对比较匮乏,不是他招募不到兵力,而是如今正在恢复产生阶段,而且他走的乃是精兵路线,因此才没有去招募。

  但为了能够彻底稳固山越民众,袁桓与刘伯温有过商议,在最开始要用雷霆手段震慑这帮贼寇,只有让他们感到害怕,他们才会对你产生敬畏。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袁桓采取的政策,竟然不是进山剿匪,而是派人守住要口,断其山泉水源,逼他们下山决战。

  于此同时,袁桓又发布了关于山越的优惠政策,但凡下山者,每人一亩水田,只有什二的田赋,而且举家下山归顺,可以免去两年的田赋,另外奖赏一石粮食。

  山越为何占山为王?

  不就是因为土地兼并实在太过严重,以至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太大嘛!

  而今袁桓派人开垦荒田,将其赏赐给山越,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两大阶级的矛盾,既然有田种,有粮吃,干嘛要当贼寇呢?

  袁桓的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从山越内部,将其分裂,顽固分子自然会盘踞山林,而和善之辈,自然会下山接受招抚。

  如此一来,袁桓的军队,也可以更好的打击顽固分子,减少对无辜百姓的迫害。

  袁桓点点头,心中暗喜。

  丹阳费栈乃是山越中颇具影响力的人,在其麾下至少有六七万山越贼寇,如果将其吞下,获得三五万兵力,应该不成问题。

  若是能平定丹阳的费栈,那么剩下的一些小的山越部落,便不足为虑了,袁桓可以慢慢地消化掉他们,争取最大限度的和平解放。

  要知道,山越百姓也是恢复生产力的一大助力,像会稽等处的荒田,只要开垦得当,引水灌溉足够,他们可是真正的三季稻啊!

  三季稻+超级水稻=什么?

  广积粮的战略目标,还不是分分钟可以搞定嘛!

  山越!必须必得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