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严白虎竟然是山越?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4:48      字数:1853
  扬州,寿春。

  窗外小雨淅沥,伴随着寒风吹入书房。

  袁桓身披大氅端坐在桌旁,正批阅着各地上报来的奏疏。

  不知何时,张昭来到书房中,朝袁桓一揖作礼,轻声道:“主公,下蔡兵工厂果然发现了曹贼细作,张县令已经顺腾摸瓜,将其一网打尽,请主公放心!”

  袁桓置笔一旁,抬眼望去,讥笑道:“真不愧是曹贼,尽干些贼寇的勾当!倒钩箭、三棱箭的秘密,是这么容易便被他知道的嘛!”

  张昭暗松口气:“主公放心,在下已按照咱们预先的设想,在豫章、庐江、丹阳三郡分别设置了分厂,它们只负责兵器的粗加工,而下蔡负责兵器的精加工以及最终的组装过程。”

  事实上,现代化的兵工行业同样是这样一个框架模式,不同的公司负责不同部件的加工,然后会在某一个核心工厂,负责总体组装,称之为总装备部!

  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核心机密的泄露,毕竟每一个兵器,他们只负责制造某一个原件,即便是核心的总装备部,也只是负责组装而已。

  袁桓便是效仿这种模式,将弩炮的生产,安排给了至少三个大型兵工厂,而这三个大型兵工厂中,又将各个工序分给了不同车间,如此一来,即便有细作混入工厂,也不可能获得全部兵工制造技艺!

  靠运营模式来防止机密的泄露,要比单纯的保密原则,以及防止敌人派细作刺探情报可靠得多,它基本上达到了本质安全化的程度。

  只要张昭麾下的监察机构能够正常运转,辅佐在外围寻找细作,与此运营模式配套使用,双管齐下之下,泄露机密的事情,基本上不会发生。

  袁桓嗯的一声点了点头:“子布!虽然咱们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但也不可能保证把每一个细作全部查清楚,与其将精力放在防贼上,还不如将精力放在科研上,只要能发明出更强的兵器装备,这些老旧装备,即便是卖给曹贼等人,又有何妨!”

  张昭深以为然道:“主公之言,切中要害!在下已命人在论坛上刊登招工信息,顺便把主公的《求贤令》一并刊登了出去!

  “嗯!很好!”

  袁桓点点头,对张昭的办法给予了肯定:“子布,藏书阁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明年可以顺利开工吗?还有书籍的收集工作,可千万不能落下。”

  “主公放心便是!”

  张昭淡笑道:“如今咱们书库已经有一万八千余本书籍,而且在下也放出了消息,要重金购书,只要是咱们书库里没有的书,百金一本,当场结算,绝不拖延。”

  “嗯!很有想法,继续努力,钱不是问题!”

  袁桓对此给予了最高的支持:“先要把藏书阁盖起来,让天下学子皆可以免费读书,至于剩下的普及教育的事情,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

  其实张昭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属于世家的序列,起初他很不理解袁桓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一旦将教育普及,那么便相当于从世家碗里挑肉吃,此举肯定会让很多人不瞒。

  但是......

  接触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张昭才发现,其实袁桓不是要断了世家的路,而是从某种意义上,缓和世家和寒门只见的矛盾,如此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权利。

  张昭脑海里忽然想起一个事情:“时近冬季,咱们平定的丹阳、豫章、吴、会稽四郡,山越蠢蠢欲动,各地在分发粮食给百姓之后,很多都遭受到了山越袭村抢粮的事情。”

  山越,乃是一波盘踞在长江以南、浙江、绍兴、福建、嵊州等省境内,因社会动荡,或者不纳王租而占山为王的贼寇。

  会稽的严白虎,便是其中很大一支,而且实力不弱!

  “山越?”袁桓饶有兴致地咀嚼道,“派人征讨了吗?”

  张昭点点头:“嗯!各县县尉均有派人征讨,而且不止一次,吴郡富春县尉甚至在征讨山越的过程中殒命,某些县令还被人绑架,等找到的时候,早已身死!”

  “张狂!”袁桓不禁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张昭赶忙劝谏道:“主公息怒,山越自黄巾之乱开始,已然数年,屡禁不止,如今更是成了气候,大者七八万人,小者六七千人,寻常县令根本没有办法!

  他们其实和黄巾有些类似,虽然大部分是异族山民,但其生性善良淳朴,若不是由于南方瘴气太重,难以生存,绝不可能做出此等勾当!”

  当权者如果理解成谋反叛乱,那么他们就只有死亡这一种下场而已;可若是理解成被逼无奈的行为,那他们则是一群愤怒的百姓,长满钢牙的绵羊而已。

  “子布言之有理,山越有地势之利,绝不能和其硬拼,应当智取!”

  袁桓沉吟良久,开口言道:“山越袭击村民,证明他们缺少粮食,而他们不愿下山归顺,是因为长期被压迫,已经被官府失去了信任,方才会有如此行径!”

  张昭点点头:“主公明察秋毫,正是如此!”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