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风流雅士,齐投袁桓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4:47      字数:2611
  庐江,舒县。

  夜色如墨,一灯如豆。

  周瑜手捧书卷,津津有味的阅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旁孙策淡然笑道:“公瑾,这段书你幼时便知,怎么现在读起来,跟个小孩子一样兴奋,像没读过书一样。”

  “伯符,这能一样吗?”

  周瑜立刻否定道:“以前用的是竹简,现在用的纸,而且还不是蔡侯纸,是咱们主公发明的纸,比那蔡侯纸不知强多少倍!”

  “怎么?用纸写出来的《论语》,就不是《论语》了?”孙策反唇相讥道。

  “《论语》还是那个《论语》,但它意义不同啊。”

  周瑜解释道:“你可知那蔡侯纸写成的书多贵?一本少说十金,若是由蔡大家等名家亲自誊抄的书卷,那价值可在百金以上,像咱们这种普通人,怎么能读得起那种书。”

  孙策顿感惊诧:“百金以上?一本书而已,竟然价值百金?这跟抢劫有什么区别?豪门世族一点不把钱当钱吗?有百金,可以买百匹战马了!”

  周瑜白了眼孙策道:“伯符,你就是个莽夫,目光太过短浅,这一点你弟弟孙权就比你强,知道多读书,多好书,以后才能入仕途,光宗耀祖!”

  孙策没有丝毫委屈,反而傲然道:“那是......我家权儿自幼喜欢读书,与我和父亲,甚至小妹完全不同,他可是我们孙家的全部希望!”

  孙策祖上不过一江边小吏,而周瑜祖上却官至太尉,只是到了周瑜父亲这一辈,仅仅只是个县令而已,虽然是全国最大的县令,但品级放在那里,是完全不能和太尉相提并论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瑜才自称是普通人,把自己和孙策放在一个层级上,否则他俩焉能成为朋友?完全两个世界的人,好不好!

  周瑜深吸口气,又缓缓吐出:“三百本纸书,如此大的手笔,而且里面的笔迹一模一样,真不知道主公到底是怎么办到的!”

  孙策嗯的一声道:“是啊!主公的确是个奇人,在他身上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奇迹,也不足为奇了。”

  周瑜的思绪飘飞出去:“伯符!你说主公能把《论语》《孟子》刊印成册,那么便可以刊印其他书籍,如此一来,天下书籍必以寿春为尊,风流雅士必趋之若鹜!

  伯符,我隐隐感觉到主公必有大手笔跟进,咱们选择投靠主公,又被委以重任,将来必定可以扶摇直上,一飞冲天!”

  孙策放下掌中书卷,望向窗外的明月,长吁口气:“如此最好!我孙策别的不求,只求主公能够让我率领大军,亲自斩杀刘表,以报杀父之仇!”

  周瑜似乎感受到孙策爆发出的怒气,开口安慰道:“伯符放心,这一天应该不会太远!咱们拭目以待吧!”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

  门被推开,从里面转出个侍从:“阁下是......”

  张昭欠身一礼:“哦,在下张昭张子布,特来拜见你家主人,鲁肃鲁子敬。”

  侍从赶忙笑着回应:“原来是张昭大人,常听我家主人提起大人,大人在此稍候,小的这便去通禀。”

  不一会儿,侍从开门,从里面转出鲁肃,上前一礼道:“子布兄驾临寒舍,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呐!”

  张昭一揖回礼:“哪里哪里。”

  二人寒暄毕,双双回到屋中稍坐。

  鲁肃命人烹茶待客,与张昭对座攀谈起来。

  “子敬过得好生优雅,怪不得不愿到寿春做官。”

  张昭调侃道。

  “嗨!哪里!”

  鲁肃淡然道:“说实话,袁公子手段的确惊人,这么短的时间,便先后平定了庐江、汝南、丹阳三路兵马,徐州一路怕是也是因为袁公子的原因,才退了回去。”

  张昭脸上遮掩不住的笑容:“我家主公的确有王者之资,子敬兄难道还准备待价而沽?若是脸上咱俩之间的信笺往来,在下已是第三次邀请了吧?”

  鲁肃默默点点头:“承蒙子布兄厚爱......”

  “别!别!别!”

  张昭赶忙回收打断道:“先别着急拒绝,在下此次前来,乃是受人之托,送子敬兄一个东西,咱们看完东西后,再做决定,如何?”

  鲁肃当然知道张昭口中之人,便是袁桓,虽然因为袁术的原因,鲁肃不喜欢袁桓本人,但碍于情面,鲁肃也好直言拒绝,只能委婉答应。

  张昭卸下书箱,从里面取出用丝绸包裹着的书籍,递给鲁肃道:“子敬,这是我家主公送给你的礼物,希望你能喜欢。”

  鲁肃接过书籍,打开一览,顿时愣怔当场,一双眼瞪如铜铃,似乎完全不敢相信眼前洁白如雪的纸张,竟然出自袁桓之手。

  哗啦!

  鲁肃翻阅纸张,那种坚硬中透着柔和的感觉,完全不是以前的蔡侯纸可以比拟的,他轻轻的抚摸纸面,果然没有半点棱角,极为平整。

  “这字......”鲁肃不由的好奇。

  张昭解释道:“哦,乃是刊印上去的,活字是由一个叫金大坚的人雕刻而成的,此人刀工极为精湛,别说是字了,便是画也能给你雕刻出来,怎么样,这小篆还入得了法眼吗?”

  鲁肃不自觉点点头:“好字!”

  张昭淡然笑道:“那书呢?”

  鲁肃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好书!尤其是这纸,真乃千古绝品!”

  “哈哈哈!”

  张昭狂笑一声道:“子敬,若是我告诉你,这纸我家主公每日可生产万张,书籍每日可生产百本,你又作何感想?”

  “这书......每日百本?”鲁肃愣怔道,“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说罢,张昭又从书箱中拎出一本书,递了过去,“不信,你自信看嘛!时不时完全一模一样?甚至连笔迹都一样!”

  鲁肃赶忙翻开另一本《论语》,两下一对比,果然一模一样:“这......这怎么可能?”

  张昭嘿笑一声:“怎么样?傻了吧!我家主公说了,他要在寿春建立私学,让全天下百姓都能读得起书,上得起学!

  他还要修建全国最大的藏书阁,要比被雒阳大火焚毁的藏书阁还大,凡是喜欢读书的人,全部可以来这里读书!

  他还要引进《九章算术》等科学,争取恢复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那样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全面发展!

  他要科举,给全天下学子一个出人头地机会!

  他要......”

  张昭一开口便将袁桓的一些战略构想呈现出来,说得鲁肃是热血沸腾,意气风发,他已沉寂多年的心,似乎又被点燃了一样。

  “子敬,跟我走吧,帮袁公一起,匡扶汉室,造福天下!”

  “嗯!如此宏图伟业,又岂能少得了我鲁子敬!”

  “哈哈哈!”

  “咱们把子纲、子瑜、子翼叫上一起,投奔袁公,如何?”

  “在下正有此意。”

  “事不宜迟,咱们走吧!”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