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8章 特么!全都是人才呀
作者:曲径小路      更新:2022-05-19 14:47      字数:2639
  下蔡城外,三十里处。

  雄兵横列,旌旗截天蔽日。

  兵甲森森,杀意直冲云霄。

  在森冷的寒刀之后,乃是一排足足有百丈长,由数百张长桌拼成的办公席,其后坐着至少数十个文人,一旁悬着秃笔,桌上铺着绢信。

  只是此时的办公人员各个紧张局促,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在战场办过公,一旦战事恶化,他们这帮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必定是死无葬身之地的节奏。

  别说什么肯定会把他们安全送走,那不过是哄人的鬼话而已,没有人能做到,一边战斗,还一边保护一群吓得腿都要摊了的人,更何况对方足有数十万人!

  但是,特么连张昭这么大的官儿都亲自坐镇席间,他们这帮小人物,又岂敢唠叨一些废话,将不惜死,士必用命,正是这个道理。

  在军队中间,隔开大约十丈左右的距离,搭设了十余个棚子,里面正熬着香喷喷的粥饭,一大群火头军严阵以待,已被不时之需!

  而在办公席背后,乃是大量的马车,延绵不绝,一直蔓延向各个地方,其中甚至还有牛车,每一个马车或是牛车,皆有一员将士负责驾车,这是要接送那些流民,赶往不同的郡县。

  事实上,还有一些郡县由于距离太远,没有赶到,他们正在赶往此处的路上,不管是压力山大也好,还是兴奋难耐也罢。

  前方!

  沙尘滚滚,好像一团乌云强势罩了过来。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张昭开口笑道:“诸位,汝南的老百姓要来了,咱们要将其中有特殊才能的人分开,最后再进行集中分配,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切记不能出任何差错!”

  咕噜~~~

  众人紧张的甚至忘记回答“诺”这个字。

  沙尘越来越密,地动声越来越剧烈。

  张昭不禁感到好奇,对方乃是流民,这搞出来的动静,怎么感觉有点像千军万马在奔驰一样,流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恐怖了?

  而正前方的张辽却看得极为清楚,此时此刻,流民们全部奔跑起来了,他们恨不得甩开膀子,以手做脚,撒开四蹄,学那畜生一样飞驰!

  “这是......是米饭,好香!”

  “大家快来,这里有吃的!”

  “大家快来啊,这里有吃的!”

  “还有兵马,这是哪里的兵马?下蔡的兵马?”

  “不管他,只要敢阻挡咱们吃饭,咱们就和他们拼了。”

  “......”

  一群饿疯了人,难免会失去控制,在他们眼里死亡甚至没有一口饱饭要来得实惠。

  张辽一招手,便有百骑顷刻间飞出,他们手中持着自制的大喇叭,待到逼近流民大军时,开始集体喊话:

  “袁桓公子有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前方每一面旌旗乃是一座粥厂,排队取粮,否则杀无赦!”

  “袁桓公子有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前方每一面旌旗乃是一座粥厂,排队取粮,否则杀无赦!”

  “......”

  听到喊话的老百姓欢呼雀跃,朝着那随风飘扬,吹得扑噜噜直响的旌旗,更快地飞奔。

  “是开仓放粮,袁桓公子开仓放粮,咱们有救!”

  “哈哈!真是太好了,这么粥厂,终于能吃一顿饭了!”

  “真是饿死了我,感觉馋虫都被勾~引出来了。”

  “......”

  这百余骑兵一手拎着雁翎刀,一手举着大喇叭,不停的嘶喊,没办法,他们一方面要保护自己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把将领传达出去,如此才能保证赈粮会场的基本秩序。

  效果还是有的!

  前方的狂奔的流民,霎时间分开了近乎二十股人流,朝着不同的旌旗方向奔去。

  早有骑兵策马而来,从旁指导引流:“不要乱跑,在这里,人人都有粥喝,放心!”

  “胆敢随意插~队造次者,格杀勿论!”

  “......”

  雁翎刀可不是唬人的,真有流民不顾一切的冲挤,破坏秩序,立刻会有负责秩序的将军手起刀落,然后喝令:“扰乱粥厂秩序,杀!”

  每一处粥厂,一连斩杀了七八人之后,流民开始变得安分起来,尤其是在流民真正喝上粥,欢呼雀跃的时候,更是给了其余流民信心!

  他们要活下去!

  “来来来,莫要着急,全都有,全都有的!”

  “打好粥的,去哪里喝粥,不要影响别人!”

  “放心放心,别说你们只是数十万人,便是一百万人,我家主公也能养的起你们!”

  “......”

  在喝粥的时候,同样有人给他们灌输各种安心的心灵鸡汤,当喝到粥的那一刻,他们一个个变得像小绵羊一样,极为乖巧。

  早有火头军摆好了大盘,专门用以清洗喝完的粥碗,然后回收利用,虽然这样稍显得不卫生,但在那个年代,这种情况,能做到这样,已经足够振奋人心了。

  喝完粥的百姓被工作人员带到了后面的工作席,有官员询问道:“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可会些什么技艺吗?”

  “俺叫铁柱,家住陈留,俺不会啥技艺!”

  “哦!当过佃户嘛?会不会种田?”

  “恩恩!种田俺倒是会,俺还会放牛,能养狗,俺家老爷家里的狗全是俺一人在照顾。”

  “哦哦,可以了!”

  官员在小本本上记下养殖人才铁柱,便吩咐他从旁等候,如果饿了,马车上有干粮,一人一个麦饼。

  “俺叫小芳,家是汝南平舆的,俺当过裁缝!”

  “大人,俺叫狗蛋,是上蔡的,俺会打渔,还会编网!”

  “大人,俺叫狗剩,是汝阴的,俺当过泥瓦匠。”

  “......”

  张昭喜笑颜开,不停地记录这些人的特长,甚至用光了十七八张绢信,负责研磨的小厮手都酸了,但他更是开心,因为能够被记录,可全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呐!

  “我跟你们说呀,下蔡可是全九江最富饶的地方,今年的那场洪灾,扬州全部遭受损失,就我们下蔡没有遭受损失,待会就到我们田亩了,那稻米长得......就住在我们下蔡吧,我们下蔡管户籍,住满十年还能无偿给你一套房子,多好的事儿啊!”

  “这位帅哥,到我们寿春县吧,我们寿春可是九江治所,粮产丰富,商业繁荣,你自己种出来的稻米,还能到城里贩卖,换些钱花,主要是距离近呀,白天进城,晚上回家,不耽误事儿!怎么样,到我们寿春如何?”

  “......”

  各大县城的马车队特么已经开始了不要脸的抢人模式,他们代表的可是生产力呐,不论是城建,还是制造业,全部要需要建立在人力基础上,他们就是赤.果.果的廉价劳动力呀!

  “你们合肥辣么远,我才不去呢!”

  “可是我们合肥环境好,还有湖泊,能打渔,你不是会打渔嘛!来吧来吧,有马车,最多三天,咱们就回去了。”

  “......”

  “历阳!?好远好远,还是算啦,我怕我人还没过去,就已经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