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义兄要节制啊
作者:千苒君笑      更新:2022-05-19 02:08      字数:2158
  她断断续续地呢喃,“那不然还能怎么办呢……喜欢一个人,在打算跟他死磕到底之前,最好不要去深究。因为人的表面皮相可以有很多比较,我现在喜欢他的表面,等将来遇到更好看的人,我便能轻松地忘了现在的他。可若是我去追逐他的内心,那却是世上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东西,到时候我又去哪里寻个他的替代呢?”

  姜黛怔然,无言以对。

  今晚清宁净做了些无用的事,说了些无用的话,可是姜黛没想到,她的心里却是这样想的。

  清宁依稀含泪,又道:“姜黛,我突然之间觉得你说得不对。退一步我不甘心,进一步我知道没戏,所以还是站在原地最妥。如有哪天,他带着他心爱的女子在我面前,兴许我会嫉妒,但我是公主,该祝福的还是得祝福。但是今晚,”她又笑了起来,“能够肆无忌惮地看他一回,已经觉得非常心满意足了。”

  最终姜黛什么也没多说,只拭了拭她的眼角,道:“睡吧,今晚喝了这么多,明早兴许就不记得了。”

  清宁翻个身,拧着被子就背对着朝里面,说翻脸就翻脸,对姜黛道:“一会儿你洗漱了就去隔壁睡吧。”

  姜黛:“……嗯?”

  清宁蛮横道:“你隔壁不是住着大都督吗,你去他家睡,我这里今晚不欢迎你。”

  姜黛:“……这里是我家。”

  清宁翻身又坐起来,对姜黛颐指气使道:“可本宫是公主!本宫今晚不想要人陪,就想一个人待着!”

  姜黛哑然地看着清宁满脸泪痕。

  她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她只是想给自己留点体面。

  姜黛不想跟她一个喝醉酒的人讲道理,于是最后只好妥协,离开了卧房。

  但她也没去隔壁褚昱家里,而是让山芙临时铺了客房的床,在客房里睡了一晚。

  第二天醒来,清宁喝了姜黛端来的醒酒汤,一照镜子吓了一跳,指着镜子里那个双眼水肿的女人问:“这个丑八怪是谁?”

  姜黛:“你猜猜她是谁。”

  后来姜黛用鸡蛋给她揉了好一会儿,看起来才顺眼一点。

  清宁绝口不提昨晚的事,看样子是真不记得了,姜黛也没有必要再提起。

  早上用过早饭后,姜黛把清宁送回宫里,自己则去太医院当值。

  昨天游家的婚事完成得很圆满,游庄在寇家的表现也令人称赞,除此以外,一切都很平静。

  清宁不记得自己喝醉酒后明目张胆盯着苏砚看的事情,苏砚也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的样子。

  两人见了面一如往常,苏砚温文有礼,而清宁公主依旧架子十足。

  游庄新婚后第一天就到宫里来任职了。

  姜黛来给皇帝调理身体时,正逢他在殿外值守。

  彼时游庄看见了她,眼神都和之前不一样了,有两分磨牙的意味。

  等姜黛忙完了从殿内出来,方才得空跟游庄闲话两句。

  她笑得十分温煦和善,问道:“义兄昨夜新婚夜过得还满意吗?”

  一提起这个,游庄就黑着脸,真是又气又尴尬。

  今早他问过嬷嬷了,昨天傍晚姜黛趁着新院无人时又去过一趟。

  要不是她动手脚,游庄实在想不出第二个人。

  游庄道:“义妹年纪轻轻便如此多的歪门邪道,还是趁早改邪归正的好,不然以后可能要吃亏。”

  姜黛笑眯眯地指了指自己的下眼睑,道:“义兄这里都有黑眼圈了,想是昨晚没怎么睡。又听说今早第一天上任就差点误了时辰。义兄血气方刚可以理解,但还是要懂得节制才行啊。”

  游庄头一次被姜黛气得七窍生烟,道:“也不看看是谁干的。”

  要不是姜黛动了手脚,寇晚照虽是他的新婚妻子,但他昨晚上也没打算碰她。

  他们两人一个是京中世家里的小姐,一个是地方武将出身的子弟,若是寇晚照本来就瞧不起游庄,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圣命难违,游庄奉旨和她成了亲,也没有要强迫为难她的意思。

  可是寇晚照待他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冷漠,两人便似一堆柴火被慢慢催燃了起来,久久不熄。

  姜黛笑道:“既然已经是夫妻了,这些事总是不可避免的,培养夫妻感情要趁早嘛。义兄不用不好意思,这都是人之常情。”

  姜黛临走时还道:“哦对了,我过来时特地带了药膏可以拿回去给义嫂用,义兄要不要?”

  游庄快吐血了,额头突突跳,道:“姑娘家的,说这些害不害臊?”

  姜黛勾着唇角转身,道:“不要就算了。”

  “站住。”

  姜黛似笑非笑地回头看他。

  游庄撇开头,低低道:“药留下。”

  姜黛从药箱里取出瓷瓶给他,道:“改日我再去拜访义嫂。”

  游庄把药揣进怀里,傍晚有同僚来换值,他便得以回家去。

  回家进了自己内院,游庄抬头看见寇晚照正倚在窗边,整个人慵懒娇媚与成婚前的女儿态大不相同。

  两人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话,寇晚照便先红了脸,嫣然绯彻似胭脂。

  ***

  游庄任职不久,宫里亲卫军总领也进京任职。

  而游庄已经在京里安家立业,皇帝让游重留下来就显得顺理成章多了。

  那空缺出来的巡城御史一职,总算是有了一个着落。

  皇帝任命游重做新一任的巡城御史,同时还指派给他一个副使,说白了就是在他身边安插一双眼睛。往后做事,多少还会相互掣肘。

  游重不得不受命,而游重手里的那部分兵权,皇帝便名正言顺地收了回来,指派自己的人接管。

  这个时候内阁提出,眼下正值太平盛世,而朝廷每年军用兵防的开销却是一笔惊天数目。

  可是这些年士兵不用打仗,白白被朝廷养着,不仅耗财,还发挥不了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