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监国之事
作者:愿做巫山水      更新:2022-05-18 23:40      字数:1377
  见朱元璋发怒,一些还想出来的官员,立刻不再动弹。

  而已经跪下的,却也都是心中惴惴。

  唯有方才带头的那人,此刻高声回答,显得不卑不亢。

  “陛下,自古以来,纲常有序,长幼有别;

  太子无罪,又在京中,陛下岂可让旁人监国?

  若是传扬出去,旁人还会觉得,您有废立之心,甚至生出别的什么事端。

  还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另外几人闻言,旋即随声附和。

  被几人这么一搅和,又有些官员胆气稍壮,快速出列,开口请命。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元璋听到这种话,牙关紧咬,恨不得立刻便将这些人宰了才好。

  而另一边,朱榑心里也在暗暗唏嘘。

  【只是监国,就这么多人反对,若是真的坐上这个位置,只怕他们也不会尽心办事,我又何必自讨苦吃?】

  【做了见过,太子那边只怕是要记恨我了,到时候,想要回头都没机会。】

  心中想了片刻,朱榑赶忙也跪了下去,朝朱元璋请命。

  “父皇,人心如此,儿臣恳请您收回成命!”

  这下,就连那些准备作壁上观的,也都有些坐不住了。

  众人之中,唯有李善长和徐达,心中犹如明镜,知道朱榑越是如此,朱元璋便越不可能收回成命。

  而事实,也正如两人所想。

  朱元璋在瞧见百官如此后,心中愤怒到了极点。

  再听到朱榑的心声,朱元璋更是恨不得好好教训朱榑一顿。

  结果,还不等他平复情绪,朱榑却已经主动站了出来,这让朱元璋的愤怒,彻底遏制不住。

  他哼了一声,冲着百官嚷道:“此乃咱的家事,只是监国,怎么就扯到了太子?”

  百官还没回答,朱元璋便又想到了另一件事,随后继续抢白。

  “当日胡惟庸作乱,你们为何没想过,有太子,没想过咱?

  难不成那个时候,你们都聋了瞎了吗?”

  这话出口,事情算是彻底闹大了。

  胡惟庸案牵扯甚广,此刻被抬出来,不免让人觉得,朱元璋是想借题发挥。

  一时间,不少人都再次沉默,也有人连连磕头,主动请罪。

  朱元璋抬手指向朱榑,怒道:“你小子,别以为咱不知道你的心思!

  你大哥身子骨不好,如今做不了事;

  难不成,你就不能为他分忧?”

  朱榑心中一沉,只觉得事情似乎要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

  【这是分忧吗?这是分权,我真接了,朱棣他们就能把我吃了,更别说这么多的大臣啊!】

  【好不容易胡惟庸案结了,又出来个蓝玉案,如今好不容易都结束了,我若再接别的差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京,这买卖可不划算。】

  暗自推敲过后,朱榑赶忙说道:“父皇明鉴,儿臣并非不愿分忧,只是此法与礼制不和,且容易被有心之人,加以挑唆,乱了君臣之情,兄弟之情。”

  朱榑这话,算是有些道理,可朱元璋此刻已经打定主意,又怎会听朱榑去说什么。

  他一抖袍袖,道:“都不用说了,这件事咱心意已决。今日时候不早了,等到明天,你便走马上任!”

  说完,朱元璋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有不懂的,便来问咱,或者去问你大哥,问韩国公他们。

  你是咱的种,就该什么都会一些,不能给咱丢脸!”

  朱榑还想再说,另一名大臣却已经嚷了起来。

  “陛下如此,乃是乱命!长幼有序,况且齐王从没处置过朝中事务,让他监国,只怕唯有祸国,绝难监理、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