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藩王与朝廷
作者:愿做巫山水      更新:2022-05-18 23:37      字数:1345
  “体统沦丧?这似乎有些过了吧?”

  文人说话,本就习惯夸大影响,可朱元璋作为父亲,却是忍受不了,朱榑凭白被人如此冤枉。

  他轻声说了一句,还没等进一步辩驳,李沧便已经给出自己的解释。

  “陛下,选才任能,乃是国家根本;常人若在学子文人面前,稍有失礼、逾矩之处,便会被鄙夷;

  更何况坐下这等事的,还是齐王!”

  朱元璋眉头紧锁,想要争辩,可却猛然想起,自己是皇帝,有些事,终归不该自己出头。

  况且李沧严格来说,未必就是太子一党,若对方只是犯言直谏,想做铮臣,那自己一开口,岂不是要在史书上留下恶名。

  朱元璋终究是一代雄主,很快心里便有了轻重之分,觉得比起儿子被委屈,显然树立虚怀若谷,愿意纳谏的形象,显得更加重要。

  压住心中火气,朱元璋一抖袖子,借着调整坐姿,将原本动作掩饰了过去。

  “继续说下去。”

  得了朱元璋的回应,李沧心中暗喜,只当自己的话起了效果。

  当下,他再度拱手,算是谢恩,而后言语也变得越发急促、尖利。

  “况且臣听闻,齐王当着一众监生,公开许诺,给唐琦官职,还在国子学中,威逼利诱的抓了两人。

  臣以为,如此行径,与盗贼无异,平白授官,也会寒了天下学子之心!”

  朱元璋目光中闪过一道不易察觉地愠色,心里也开始暗暗思忖。

  之前朱榑也曾提过授官的原委,以及锦衣卫是如何取证的;当时朱元璋只想着不过是个不痛不痒的官职,况且唐琦也的确还算有些才干。

  可如今听了这般说法,朱元璋的心里,瞬间又生出担忧之意。

  一方面,正如李沧所言,若是真的对其行为不管不顾,会令学子寒心。

  另一方面,若是事情传出去,今后诸王也都效法,国家法度必然因此废弛,甚至朝中也会形成各种小势力,相互争斗。

  可问题是,昨天他才答应朱榑,不会追究此事,如今若是反悔,似乎有些对不起朱榑。

  他这边正想着呢,朱榑的声音,却从不远处响起。

  【这家伙倒是能言善辩,可朝廷因功、因才、因名授官,又不是个例。】

  【唐琦本就学问不错,若是求官,没我推荐,也必定是会得个一官半职,我不过是顺水推舟,借机行事,居然也被如此诟病、攻讦。】

  【好在我不贪恋官位,若是能因为这种事丢了官职,回去就藩,对我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只可惜我还没怎么见识过这江南胜景,没品尝过诸般美食;等闲下来,我可真得好好享受一下。】

  朱元璋起初还没反应过来,但随后便意识到,这是躲在暗处的,朱榑的心声。

  想到自己在这里为其解决麻烦,可朱榑心里却是在想去封地逍遥,朱元璋心中,又是一阵无名火起。

  他手掌重重拍在龙椅的扶手上,这一动作,着实吓坏了不少人。

  就连已经决定舍命进言的李沧,此刻也不禁面露一丝忧色,生怕一不留神,说了什么犯忌讳的话出来。

  他将头埋得极低,正要请罪,可朱元璋却在此时,突然开口。

  “你所说的,或许有些道理,可唐琦的名望、才学,若是入朝,似乎也并非不足以谋个一官半职吧?”

  李沧吸了口气, 勉强平复心绪,冲着朱元璋解释道:“陛下错了,朝廷授官,和藩王许诺,这是两回事。

  若是藩王尽可代表朝廷许诺,则法度纲常,皆将不复存矣!皆是,天子和朝廷的威仪,又当如何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