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又是陈情
作者:愿做巫山水      更新:2022-05-18 23:37      字数:1373
  朱榑抬头一瞧,只见毛骧引着一名太监打扮的人,一脸急切。

  朱榑答应一声,但还是问道:“父皇诏我何事?”

  太监面露难色,犹豫片刻,这才说道:“有官员参奏殿下,陛下要您进宫说明情况。”

  朱榑没想到,昨天才出了国子学的事,今日居然就有人来参自己。

  他暗暗冷笑,朝着太监道了声谢,又附送了些许银两,旋即随着一并入宫去了。

  片刻后,皇宫,大善殿。

  朱元璋面沉似水,坐在龙椅上。

  屋外,空地上已经跪了一地大臣,饶是烈日炎炎,却没一个打算离开。

  瞧见朱榑赶来,大臣们各个眼中带着嗔怪,甚至是憎恶。

  朱榑瞧见这一幕,也是一脸狐疑,不明白为何这些会跪在这里。

  但很快,朱榑就什么都明白了。

  当进入大善殿后,朱榑一眼便瞧见,不远处,正站着三名官员。

  这三人分别是礼部的一位侍郎,国子学祭酒以及前不久才被朱元璋点为下科主考的一名学士。

  看到朱榑进来,那名学士立刻哀嚎着,朝朱元璋请旨。

  “老臣恳请陛下,惩处齐王,还天下文人一个清朗世界,让他们可以安心读书!”

  朱元璋眉头微皱,正要回答,朱榑却先一步开口。

  “本王是触犯了哪条律法,还是诋毁了圣人经典,竟要被说的好似十恶不赦一般,连什么清朗世界,都和本王有关了?”

  他嘴上如是说着,心里却也并没闲着。

  【这群读书人还真是狗皮膏药一样,才廷杖了一波,又吓唬了国子学一批,如今居然还有。】

  【也不知道老头子今天召我,究竟是做什么打算。】

  【反正这件事错不在我,要不然我借机耍赖,直接请辞?】

  听到朱榑前边的心声时,朱元璋还觉得有些道理,可到了后面,却是越听越不满意。

  特别是听到朱榑想要请辞,朱元璋更是几乎恼了。

  他吸了口气,冲着朱榑说道:“齐王,来时你应该也瞧见了,外面那些,可都是参奏你的;你可有什么要说?”

  朱榑冲着朱元璋共境地行了一礼,这才开口。

  “会禀父皇,昔日周公尚且要被诟病、猜疑,又何苦是儿臣这等庸碌之辈。”

  朱元璋没想到,朱榑会用周公自比,不禁有些诧异。

  而大臣们,则是更恼怒了。

  毕竟千古以来,不知多少能臣干吏,可都是以周公为楷模的;而朱榑在他们眼里,却是董卓、安禄山之流,乃是天下最大的祸患。

  学士吸了口气,壮着胆子,喊道:“齐王,你兵围国子学,还强行带走了两人,这还不是过错?”

  朱榑不怒反笑,走到那名学士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

  见朱榑这副模样,那学士有些诧异,正要追问,可朱榑却在此时开口。

  “本王带兵前去,的确没错;可本王几时围了国子学?再者说,那两人是本王请去的,当时的百姓,都可佐证。”

  学士闻言,一时间却也不知如何分辨。

  他当日并未在场,如今又是在御前,若是没有证据就胡说,只怕会有不小的麻烦。

  而朱元璋此刻,却也总算明白,为何朱榑带了锦衣卫,却并没怎么动用,甚至只是让其驻扎在各处出口。

  很明显,当时朱榑就已经预料到,会有大臣阶级发难,所以他已经做了万全之策。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对朱榑又多出几分好感,甚至隐隐地,开始期盼起,朱榑能够真的开始监国。

  “几位,你们也都瞧见了。齐王已经说了当时有百姓围观。

  那你们这边,可有什么证据,或者有什么证人可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