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
作者:湖涂      更新:2022-02-25 10:31      字数:3414
  过了几天, 胡有梅就收到了家里的来信。

  胡妈在信里说明了困难。暂时是没有机会的。而且因为胡有梅已经结婚了,就比那些单身的人更加困难了。

  暗示胡有梅在必要的时候是否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看完信件之后, 胡有梅心情就低落起来了。

  看看还围在她脚边走路的两岁的儿子,她心情很复杂。

  这个孩子一直都是她自己带的,她一直很严格的管教这个孩子, 所以孩子虽然很小, 但是很乖,很少吵闹。生活习惯也很好。和村里的那些孩子差别还是很大的。

  至于还在地里干活的丈夫, 她想起那个老实沉默的男人, 心情更加复杂了。

  干脆摇摇头啥也不想。反正也回不了城,想那么多多干啥,还是这样过着呗。

  反正现在当老师, 日子也比以前要舒坦。

  要是教的好, 没准以后还能去公社小学教书呢。那样就更好了。

  她就不信自己还能比刘胜男那个没出息的过的还差。

  暑假里, 林晚就跟着刘胜男一起在李老师这边学习。但是因为他都提前学了,所以李老师实际上也没啥辅导他地方, 只让他看更深奥的辅导资料,然后发现不懂的, 再针对性的教导。

  倒是刘胜男的学习状况让李老师有些着急。

  这天才儿童的妈似乎学习方面有些缺陷。一道例题要讲好几遍才能懂。

  这要是自己的学生,李老师觉得自己可能要发火。但是想到刘胜男当初是第一批下乡的老知青, 也算是为祖国建设事业奉献青春了。而且这么大的年纪还坚持学习,可见这是多么的好学。

  李老师觉得自己应该好好的帮助这位好学的母亲。

  于是李老师就和刘胜男杠上了。这样一来, 林晚倒是清闲下来。一直到八月底, 除了老师的复习天之外, 他还学完了初一下学期的英语,历史、地理、政治。

  除了历史和政治之外,英语和地理都考了满分。获得了14个能量点。

  虽然没能全部考满分,但是林晚心情美的不得了。以前他觉得英语真是难啊,难的不得了,反正他是咋学都学不会的。每次学外语都要头疼。

  现在记忆力好了,外语简直太简单不过了。只要记住语法以及句子,甚至只要把课本课文都背诵下来,直接套用就行了。特别的简单。

  这14个能量点,他分别加在了注意力,观察力,以及想象力这三个比较薄弱的能力上面。观察力加了4点,注意力加了5点,想象力加了5点。加完最后一次得到的能量点之后,他查看 一下自己的智力值。

  记忆力(200):144

  观察力(200):104

  注意力(200):107

  思维力(200):146

  想象力(200):104

  平均智力值:121(优异智力120-140)

  看到自己的智力终于达到了优异智力级别,林晚更开心了。他现在终于算是天才了,都已经优异了!

  “宿主,请不要误会,你现在也属于优异智力层面垫底的。天才的智力最起码要超过140,你还差很远。”

  林晚郁闷道,“……可是我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都超过140了,某些方面,我也算是天才了。”

  “所以宿主你现在也就是个会考试的书呆子而已,真正的天才体现在创造能力上面。想象力显然还是很垫底的。在真正的天才面前,你就是个普通的学生。”

  “……”林晚鼻子一皱,“我就是个假天才!”不能把他和真正的天才比,这对他不公平!

  999送给他一个很欢乐的笑容,“宿主你有自知之明就好。不用我每次提醒你,总让我以为我的宿主还是个智障。”

  林晚黑着脸不想说话。

  还有两天就要开学了,林国安就开始琢磨着转户口的事儿了。

  要不然他和晚生倒是没啥,主要是刘胜男同志这边没挂靠户口,还要按时去办手续,要不然还要被街道办事处的给带走。

  林国安和刘胜男还有林晚商量这事儿。

  毕竟转户口有利有弊。比如林晚这边就比较吃亏。他作为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队里分粮食的时候,即便他没去上工,也能按人头分一小部分粮食。这算是白得到的便宜。

  不过林国安也有自己的考虑。

  他心里和城里人想的一样,觉得城里户口还是好一些。在城里生活,如果每个户口,容易被人瞧不起。

  在村里被人瞧不起倒是没啥,反正不碍事。但是在城里就不成了,去办事的时候,人家知道你是农村户口,就要开始查,看是不是没带证明,跑城里乱窜的。

  林晚倒是没看上那点儿粮食,他觉得奖金去买商品粮,也完全够吃了。反正他现在还是个孩子。

  “爸,转户口肯定好,但是你不是说咱家买房子这事儿,不好和爷奶说嘛,让人听了要怀疑。”

  林国安道,“这没事儿,已经故意拖了这阵子了。现在可以说我和单位借的钱。加上你的奖金,还有我的工资,七拼八凑的,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多少。”

  刘胜男立马表示支持,“他爸,那就转户口。我都听宋桃她们说了,她们每个月都有供应麻油呢,那东西咱都不好买,城里人才有这个供应。咱要是有这个,做饭多香啊。还供应啥冰糖白糖,反正每个月供应东西特别多,比以前我在市里那会儿都供应的多呢。”

  林晚点头道,“转!”

  这事儿一致通过了。于是一家三口就骑车回老家了。

  这次回去,都没穿新衣服。毕竟他们现在可是负债累累呢。穷的叮当响了。

  这会儿要忙秋收了,村里还在忙。

  一家三口回来,又引起了村里人的注意。

  自从上次林晚上报纸那次,这一家子已经一个多月没回来了呢。

  不过他们也听林家人说了,林国安要在单位上班,不能老请假,刘胜男和林晚都跟着老师学习。

  这次林国安他们一回来,路上就有人问他们咋回来了,是不是有啥喜事。

  这也就是随便那么一说,结果林国安道,“是啊,回来转户口的。”

  乡亲们:“……!!!”

  立马有人反应过来了,赶紧儿问,“晚生爸,转户口,转哪里去啊?你不是临时工吗,你转正了?”

  “转县城去呗。快转正了,不过不是转单位去,我要转自己屋里去。这不,正好碰着有人卖房子,我寻思着这以后来城里总是住人家学校的房子不方便,就给买了。”

  林国安买房子了!!!

  其他人都惊的没反应过来,比刚刚听林国安说转户口还要吃惊。

  农村人在城里买房子了,这,还能这样?去了城里咋过日子呢,没吃没喝的,听说城里吃口青菜都要钱,喝口水还要给钱。好像上个厕所也要给钱。

  反正就是没有不要钱的地儿。

  林国安这突然放出来的消息,把整个上林村都给惊的闹哄哄的。

  林爷爷和林奶奶听到消息,拿着农具就从地里跑来找林国安他们了。两人跑的健步如飞,林晚看的一脸吃惊。

  这会儿林国安一家子正在打谷场被人围观呢。

  林爷爷冲过去就嚷嚷道,“老三,咋回事,都说你买房子了,这牛是咋吹的?”

  林国安翻白眼,“爸,我咋吹牛呢,是真的。我找学校借了不少钱呢。对了,爸,你那边有钱不,要不借给我一点儿,我周转一下。”

  林爷爷:“……”这瘪犊子!

  林爷爷还没来得及发火,就被人给挤一边去了。

  作为上林村这么多年来,第一位城里买房的同志,林国安在大家眼里算是个稀罕物了。

  大伙儿都想知道林国安这房子是咋买的,以后买了如何在城里过日子。还有这房子是咋样的,是不是和县城其他人住的那种砖瓦房一样,听说上厕所还能在屋里上,还不臭。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甚至还有人问,在楼上上厕所,楼下的人没意见吗?

  林晚:“……”

  林国安是个喜欢吹的人,这会儿逮着机会就开始大说的特说。大家问道问题呢,他都一一回答。

  比如说他们现在买的房子是在筒子楼,住的二楼。二楼有厕所,上面上厕所,和下面没关系。房子不大,正好够他们一家三口住。毕竟没钱,大的也买不起。

  林国安虽然难得的说得谦虚了,但是对于农民同志们来说,那种楼房和他们住的阴暗潮湿的土培房子比起来,简直就是豪宅了。

  而且在城里买了房子,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在那边扎根了。

  大家都羡慕的看着他们一家子。

  林奶奶则艰难的挤了进来,“老三,你真买房了?城里的房子?”

  “买了,买了。”林国安忙不得的点头。

  刘胜男道,“妈,有时间去我们那边看看。”

  林奶奶激动的捂着心口,不知道是惊的还是气的,还是高兴的。

  又惊又气的是,你一个临时工,还不知道能干多久的,你在城里买了房子,去了城里,以后这日子咋过啊?!

  老三两口子,咋做事儿就这么欠缺考虑呢?

  高兴的是他们老林家人竟然有人成为真正的城里人了。